有效控制風險,風險一定要管理,有很多例子。舉例互換。現在你們平均年齡25歲,工作到60歲還有35年。現在你們基本上都沒有錢,然而35年以後,有的人運氣好,成為億萬富翁,有的人特別不幸成為窮光蛋。這就是必然的,是風險。現在你們都不知道你會如何,這就是你面臨的不確定性,現在做個最簡單的假設,你只有兩中狀態,你要麼是億萬富翁,要麼窮光蛋。概率都相等,取期望是5000萬。這樣你一生中不會高興,你賺的錢要不斷積累。而美國人為什麼這麼潇灑,因為他退休的時候都有一個穩定的收入,所以錢都可以花出去。所以中國人特別可憐。年輕的時候有精力有時間沒有錢。到我們這樣有了錢沒有時間。到退休的時候有錢有時間,沒有精力了。美國人會很好的安排自己的一生所以幸福程度高。美國人單獨的財富來說不會比我們高。所以面臨這樣的風險我們要學會管理,第一參加社會保障。中國人的社會保障我們都不敢恭維,效率很底,所以不願意。那麼我給你出註意,你們回去班長將所有的人召集起來簽訂一個合約,你們60歲的時候,將財財產的十分一拿出來交給班長,全部加起來,除以總人數100。如果剛才的假定是正確的話,你們會有50個人是億萬富翁,50個人是窮光蛋。有錢人每人帶1000萬來,結果帶500萬回去。而窮人帶0來,但是帶500萬回去。你是億萬富翁,根本不在乎拿出500萬去幫助同學。如果你是窮光蛋,那麼500萬對你來說就很重要。為什麼是10%,因為如果全部交納=公,我不幹了。我就吃光、喝光、用光。所以人類的許多安排需要大家互相支持,講信用。如果最後有錢人不來了,來的全是窮光蛋。中國現在就是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很多可以安排的事情就沒有辦法。很多可以達成的交易就沒有辦法交易。收益互換就是這樣。我們的金融理論告訴我們,我們的投資應該多元化。可是多樣化同專業化之間始終是一個矛盾。多樣化就意味著我應該投資點股票、債券、房地產、黃金、藝術品,越分散越好。可是我不一定是這些方面的專業人士,買個蒙娜麗莎的微笑回來,發現是假的。因為我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而為了這些投資我還要去修建藝術博物館。去買黃金,我還要研究黃金,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專業話同分散化是一對矛盾永遠無法解決。怎麼辦,合作,你是黃金專家,我是藝術品專家,你是美國專家,我是南非專家,我們合作起來。大家都有一千萬,專門投資你們專業的領域,這樣每年的投資收益合起來除以人數分給大家。這樣一來就是最優秀的人來做最專業的事情,分享最優秀的成果。可是如果你不信任我,我不信任你,算了。本來很多美好的事情無法達成。我們說金融工程的目的就是設計的合約一定使大家更好,然後要去促成它。有信用風險我們就來解決信用風險,進行各種制度安排。大家說安全值多少錢,安全的價值可以很多來衡量。作為小麥,明年要收割,有兩種選擇,第一現在就賣小麥期貨,或等到明年隨行就市的去賣。但是如果現在就賣一定比等到明年去買要少,這就是因為安全。為了安全我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還有確定性等價,它的期望值是多少?我不確定性的價值是多少,這兩者的差別就是安全的價值。所以這部分就是說要將非系統性風險全部覆蓋掉。因為非系統性風險是不會帶來收益的。如果那個是負的系統性風險,千萬別去沒事找事的去摸它。否則不但沒有得到收益而且還要承受風險付出代價。並不是說一個人非要有回報才行,主要還是要根據你的風險能力來選定你的風險值。
第三點是使不完美的變得完美。有交易成本、稅收賣空限制、管制的世界是不完美的。所以你要繞開這些解決這些問題就行了。Merton指出了交易成本的存在為金融機構提供了巨大的舞台。所以為了解決交易成本的問題才出現了基金。你想想看,我為了分散風險,我在購買股票上應該如何做,我東買一點,西買一點,我的一百萬元錢要買那麼多股票,這不是很累嗎?於是我就委托基金來做,只要買基金就可以了。這就是組合投資。你們學習過CAPM,但是你們可能忘記了這是靜態模型,CAPM告訴你的為了分散風險,應該組合投資。大家可能就簡單的理解為我分散了就行了,我不用管它了,東方不亮西方亮。實際上投資組合要根據情況不斷的調整組合。在連續時間狀態下每時每刻都要調整才能達到最優。可是我們誰能做到這點,今天買一點,明天買一點,算來算去不可能那麼精確。交易成本都導致這些都不可行,那麼交給基金就好了。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種風險源,那麼世界上只要有這幾種風險就夠了。我們只要購買這幾種基金就可以控制住這幾種風險。所以基金主要是複制風險,提供給大家管理風險。你要去承受這種風險也可以、你要去轉移這種風險也可以。你要買進賣出都可以,這樣使得大家管理風險非常方便,這才有效果。可是我們的基金實際上莊操縱股市,所以在中國很多東西都變味了。現在才出現向好的方向轉變。期貨也是一樣,實際上是替代現貨。通過這個公式你就可以做很多聯想。實際上買期貨同買現貨一樣。但是買賣期貨需要保證金,而現貨買賣是全額交易。由於使用保證金所以交易資金量少,交易成本更低了。期貨除前面講的功能外,更重要的一個是交易方便。一個減低成本的運用是七天通知存款。你們有沒有存過七天通知存款?我曾經試驗了一次這個東西。七天通知存款在銀行存進去以後,不要告訴你什麼時候提取,利率按照七天通知存款利率給你,一點幾比較高的。你只要在提取前的七天提前通知我。如果你今天通知了,第七天你沒有來取,第八天就全部轉變成為活期了。哪怕你存了一百年,全部變成活期。如果你第六天來取,銀行會拒絕你。非要第七天來。這就是七天通知存款,作為一種制度規定下來的,所以非常的沒有人性。我為了實,我就將錢存在我的一個現在當行長的同學那裡。我就要求他現在就存七天通知存款。七天到了以後,根本不要我跑到銀行,你銀行將我的錢提出來再存進去,同時在做一個七天通知。然後就這樣不斷循環。我們還有一種存法叫做定活兩變。你存進入不要告訴多久,只要存款期限達到最低的存款期限,它的利率就按照這個利率支付,大概打六折。如果你這樣存五年,到期全部按照5年期限的利率打六折,我告訴你,你這樣存的金額也沒有我七天通知存款的多。仔細的研究一下我們的很多規定是有問題的。我要存五年的還沒有這個七天通知存款的高。所以你們千萬不要存定活兩變化,也千萬不要存活期限存款。存七天通知存款大不了就是定活兩變。更有效的是一天通知,成為累計複利了。所以銀行一定要體現創新人性化服務。我就建議一個銀行對客戶做這樣的承諾,這是對大戶銷售,不能在報紙上做廣告,不然銀監局會找他。客戶經理對大戶說,你們的錢存款進來了,每七天我就按照七天的通知存款給你利息。到期取出來不就利滾利嗎?所以一年就是52次方。現在你們在銀行不是有活期存款嗎?你們每天起來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銀行將錢取出來,再存進去。這樣一年能多5元錢。這樣做銀行沒有辦法,因為存款自願,取款自由。所以你要搞垮一家銀行很容易,你讓民工每天拿一元錢重複這樣的事情。銀行說你搗亂,你可以宣稱這是最大限度的保障你的利益。因為我不提取出來算單利,提取出來算連續複利。另外支付系統的創新也是為了減低成本。通過互聯網的交易成本只相當銀行交易成本的百分之一。在美國Instinet,Open-IPO,Ebay,B-to-B交易等的出現都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還有一個是世界不完美,就是解決信息不對稱和代理人問題。縱觀歷史,信息不對稱促成了很多創新。Haugen和Senbett(1981)發現將期權嵌入證券中可以緩解道德風險問題,如在R&D融資中嵌入期權。資本結構對治理結構有決定性作用。治理結構比較完善也取決於道德風險。另外世界不完美還有稅收,稅收導致很多的問題,我們做金融工程就要實現收入形式的轉換。總的原則是高稅負的投資者投資低稅率的資產,低稅負的投資者投資高稅率的資產,這為互換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例如國債,無論是利息還是資本利益得都不要交納所得稅,可是對於企業債券來講個人要交納利息的20%。對於公司來說,利息和差額是一起並入成本,最後總利潤交納所得稅。還有不同地區的所得稅不一樣,成都可能是33%,廈門可能是15%。而有些公司成功的,交納真正的33%所得稅,而虧損公司不交納。導致了同樣一個證券不是誰都能買,稅前收入是一樣的,但是成都的可以買、廈門的不可以買,個人可以買,企業不能買。所以作為銀行我的信息非常充分,我就知道了那些公司持有了不該持有的東西,就可以促成互換。互換之間不怕違約。因為你要支付我一筆錢,我要支付你一筆錢。一旦違約,你不給我,我也不給你,我們之間的差距就是一點點差額。信用風險相對比較低。還有要繞開管制稅收。例如零息票債券,以前利息要交稅,現在我就發信零息票債券,沒有票面利率,我發行就九十多元錢,到期收益一百元。我個人來買這個零息票債券就不用交納這20%了。我們現在上市公司真是苯,一派紅利,就要交納20%的稅收。因為配股票不交稅,紅利要納稅,所以在配股之前就要派息。國外的公司如果有好的投資機會就融資,融資一定不分股利。沒有好的投資機會就分紅。而中國的是我既分錢又交錢,坑害的是我們。而大股東他們的利益沒有受到損害,一分紅同股同權,你分多少他得到多少。一配股的時候,你們交錢我棄權。所以股票權分治給中國帶來無窮的問題。現在證監會就要求萬一你要融資就一定要配股。股票上市它就賺一刀,股票下跌,它就高比例的分紅。我的成本是一元錢,你的成本是20元。我一分紅,我就沒有成本了,而你還有19元。所以配股,明年再分紅,我就賺了一塊錢,可你還有18元。這本身是大股東剝削小股東的手段,居然被我們證券會強令推行。這就是照搬國外的東西。他的思想是你會造假帳,如果你有利潤,你一定能分出來。我假帳都會造,要錢更容易,一配股就有了。如果沒有錢我讓投資銀行墊,或者是銀行貸。我只要來配股票誰都願意給我搭橋。跨境交易的限制催生了股票互換。伊斯蘭教禁止利息的教規促成了回購合約的大量使用。借款可以但是不能支付利息,那麼我就回購,到時候在買回來就是兩者的利息。回購表面上不是利息。所以很多東西都可以垮過去。政府法規、法院判例、信用評級機構的規則等都會促成金融創新。最後一個是不完全的世界,在世界中有N個風險,但是證券沒有這麼多,有一些風險我們不能去回避。我們金融工程就是使我們這個世界盡量完全。讓我們能沿時空自由的配置資源。發現企業應提供多種索取權(將企業撕成片)以滿足不同偏好和需要的投資者的需要。有研究發現企業是多種索取權,這意味將企業撕成碎片。不僅要讓他發行股票,而要讓他發行各種各樣的東西。金融機構的產品是企業索取權的組合,實際上是一個中介,並不是最終餓供給者。所以這就是四個維度。再總結一下就是:第一,將不流動的東西流動起來;第二,把不安全的東西變的安全;第三,將不完美的東西變的完美;第四,所有不完全的世界讓它變得更加完全。這些東西就是金融創新。那麼此外金融創新還要技術進步促成。技術進步推動了金融創新。信息技術、通訊和互聯網的發展促成了衆多的金融創新,如證券承銷的新方法(OpenIPO) 、組建股票組合的新方法(folioFN)、證券交易的新手段和新市場(如純電子證券交易所),這些是硬的技術。而另外的是新“智力技術”,如衍生產品定價模型,新的風險度量(VaR)和管理系統、新的估值技術(如實物期權),數值方法和模擬手段的發展等,也促成了衆多新合約的流行。在做的金融工程的就是學習這些東西。如果沒有Black,Scholes和Merton等人的貢獻,許多衍生產品可能資金都不會出現。我們各位就是要創造適合中國國情的技術。我們現在的金融創新非常缺乏人才。前幾年的金融畢業生,無論是西南財經大學、北大、廈大、人大的,基本上是培養貨幣銀行學的人比較多。新金融方面的學生非常少。國外在這些研究上有很多的金融軟件,但是不能用。因為不符合中國國情。所以就依靠你們來改變。不然出大問題。比如可轉換債,國外有非常成熟的軟件和模型。但是不能在中國直接套用。因為其中含有四五個期權。每一個都要有自己的行為模式,只有在搞清楚了以後才能帶入數學方法,進入模擬系統才能定價。可是國外的行為方式同國内的不一樣。這樣導致結果就不一樣。所以為了這個定價我們花費了一年的時間,對相關的問題做了研究,包括利率期限結構的變動、上市企業的行為模式,大股東的決策模式。這些搞清楚了以後才開始定價的。而且肯定是沒有解析解的,只能數字方法做模擬。所以需要很多優秀人才,在我們那裡最優秀的人都是報金融工程。但是老師有限,每年只能收小部分的人。
5/6 首頁 上一頁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