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歐盟對美國經濟的減慢沒有免疫力
美國經濟減慢會通過貿易、資本流動和匯率、在美國的歐資企業經營以及金融市場傳染等四個渠道影響全球乃至歐盟的經濟。
從貿易方面看,美國一直在國際市場上占最重要的地位,其進口額占全球貿易的25%左右。美國經濟減緩,其進口必然萎縮,從而影響全球貿易的發展,但對各個地區的影響程度不盡一致。日本、拉美、東南亞國家受影響較大,日本對美出口占其總出口的三分之一;拉美、東南亞的經濟嚴重依賴對美出口,特別是電子產品有一半以上出口美國,根據高盛公司的估計,1997年以來,東南亞經濟一半的增長來自對美出口的拉動。歐盟對美國的貿易只占其貿易總額的8%左右,相對於日本、拉美、東南亞國家來說受影響較小,但若美國的進口出現類似於1990年下半年和1991年上半年下降20%左右的情況,將直接影響世界經濟下降1.3個百分點,其中歐盟下降0.5個百分點。
從資本流動和匯率看,美企業信心下滑、股市下跌和利潤減少,會限制企業的投融資能力,企業兼並活動會大大減少,流入美國的資金會減慢甚至出現中斷,如果美國的巨額經常項目赤字得不到外來資金的彌補,美元兌歐元和日元就會貶值;同時美元幣值也會隨短期利率的調低而下降。若歐元兌美元的匯率上升,歐盟的經濟會受較大的影響。
從金融市場看,現在世界各國的股市都在隨華爾街的波動而波動。美國股市下跌,歐洲股市也難有起色。盡管歐盟股市市值占其國内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50%,不到美國的一半,且股票主要有法人持有,個人持股量不大,相應的財富效應很小,但股市不振不可避免地會影響歐盟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
美經濟減緩也會影響在美國的歐洲企業的經營業績。過去十年,美國經濟的繁榮和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吸引了大量歐洲企業在美國投資,1997年以來,歐洲兼並美國企業的金額高達2400億美元;1999年,歐洲對美國的直接投資占美國利用外資總額2900億美元的70%,在美國的歐洲企業銷售額高達10000億美元以上。美國經濟的放慢無疑會減少歐洲公司在美國的經營利潤,從而影響其國内母公司的業績。
因此,美歐經濟互為依存,相互影響,盡管美國打一個噴嚏,歐洲就會患感冒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但歐盟對美國經濟減緩的影響沒有免疫力,當美國經濟繁榮時,歐盟經濟更容易發展,如果美國經濟減慢或發生衰退,會嚴重拖累世界其他國家經濟,歐盟抗沖擊的能力勢必大打折扣。
三、歐盟經濟的增長率較低,難以承擔拉動世界經濟的重任
自1999年下半年以來,由於歐盟各國加快了經濟改革和結構調整的步伐、歐洲中央銀行實行了有利於經濟增長的貨幣政策、美國經濟發展迅速以及歐元大幅貶值帶動歐盟出口增長加快等原因,歐盟克服了1997-1998世界性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2000年全年國内生產總值達到3.4%,十年來首次超過3%。經濟增長步伐的加快也使得就業穩步增加,到2000年12月份歐盟的失業率降至8.4%,使長期困擾歐盟的就業問題得到了緩解。但由於歐元疲軟和國際石油價格的上漲帶來的成本推動型物價上漲給歐盟的價格穩定造成一定的影響,整個歐盟的通貨膨脹率上升2.1%,其中歐元區上升2.3%,高於歐洲中央銀行確定的2%的中期警戒目標。未來歐盟經濟增長仍有很多有利因素,首先,歐盟的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將繼續發揮作用,歐盟的生產能力會不斷提高,新經濟的發展步伐會不斷加快。其次,歐盟各成員國實行積極財政政策,今年整個歐盟的減稅幅度相當於國内生產總值的1%。再次,就業形勢的不斷好轉會使消費保持穩定增長。第四,歐盟股市的財富效應很小,不會象美國那樣,因股市崩潰、財富縮水而突然出現經濟大幅減慢的情況。
然而,歐盟經濟面臨的挑戰依然是嚴峻的,經濟體制相對僵化誘發的失業嚴重、投資不振和新經濟發展滞後依然困擾著歐盟經濟,其宏觀調控能力亦待加強。首先,歐盟新經濟發展依然落後,從傳統的工業化進程和形成的經濟結構看,歐盟和美國同屬於發達地區,區別不明顯。但以電腦、通訊、網絡和金融化了高新技術產業等所謂新經濟方面,歐盟落後於美國。1999年,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在美國占國内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8%,歐盟只有4.8%,對信息技術的支出美國為6350億美元,日本為3000億美元,歐盟僅為2500億美元。1995-2000年,美國經濟新增加部分的三分之一由新經濟創造,相比之下,歐盟只有六分之一,歐盟經濟沒有出現類似於美國勞動生產率大幅增長的現象。經合組織和歐洲中央銀行的估計表明,歐盟的長期經濟增長率難以維持在2%以上。其次,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困難。歐元的誕生意味著歐元區各國的貨幣政策由歐央行統一實施,但歐元區沒有統一的財政部,財政政策由12國各自掌控,因此12國政府必須密切協調經濟和財政政策。但12國的發展水平不完全同步,政策實施也不一致,甚至出現偏差,統一貨幣政策也意味著各成員國只能利用財政政策作為其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這就導致各國政府傾向於採用擴張性財政政策支持本國經濟發展。愛爾蘭就由於今年的稅收和政府開支計劃與歐盟總體要求不符,受到歐盟委員會和歐央行的批評。同時,目前歐元區的通貨膨脹率仍達到2.3%,高於歐央行確定的2%的中期警戒目標,各成員國的寬松的財政政策對物價上升的影響如何有待進一步觀察,以穩定物價為首要目標的歐央行在降息上會採取謹慎的態度,歐盟的宏觀經濟政策很可能出現松財政、緊貨幣的組合,成員國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將在很大程度上被貨幣緊縮政策抵消。實際上,歐盟經濟在2000年年中達到最高增速後就開始放慢,2001年以後歐盟一直在承接這一減緩趨勢發展。盡管歐盟經濟不會像美國那樣迅速降溫。歐元區三大經濟區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政策制定者的估計更為謹慎,這樣的經濟增長速度難以支撐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
從中長期看,歐元的前景看好。不僅歐元成為了12國唯一的合法貨幣,而且貿易結算的地區將擴大、除歐盟國家外,與歐盟有密切貿易關系的中東歐國家、非洲14個法朗區國家、地中海沿岸國家、東南亞國家也將全部或相當部分使用歐元。“儲備多元化”將使得許多國家增加歐元儲備,預計到2020年歐元和美元將各占世界各國外匯儲備的40%左右,而歐元啟動前,美元獨占57%,德國馬克占12.8%,日元占4.9%。可能是相信歐元的前景看好,英國首相佈萊爾宣佈要為英國加入歐元計劃進行準備,英鎊將結束它700年的歷史。
盡管前景看好,但荊棘尚多,歐洲中央銀行在它的報告中曾說.“從許多方面說,歐元啟動時具有很有利的條件。與此同時,歐元區面臨著許多結構性的挑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高失業率問題。這是80年代末以來一直困擾著西歐國家的難題。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歐洲高失業率問題是個結構性問題。歐洲中央銀行在報告中也認為歐元面臨的首要問題是離失業率問題,並說“這個問題主要源於結構方面的問題,主要是由歐元區的勞動力市場和商品市場缺乏靈活性造成的”,“恰當的政策應是為增加靈活性而進行結構性經濟改革”。顯然,這種結構性經濟改革是一項長期性任務,需要各國通力合作,通過多項政策協調、配合來實現。這個問題,將繼續威脅著歐洲經濟和歐元地位。
21/30 首頁 上一頁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