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一切都在算計之中(2)

2013-12-25 19:30:46



  “——真的,我愛上海。因為,我是上海的孩子,土生土長,喝著黃浦江的水長大;而南方實業同樣亦是上海的孩子,土生土長,喝著黃浦江的水長大……”

  “又打感情牌。”說話的是喬甯,他對李萬生的舉止頗為不屑,“上海人的本土情結真的有那麼濃麼?這李萬生每次作秀,總是要打上一圈這樣的感情牌,才切入正題。”

  一旁的韋康沒有吱聲,莉莎倒是接上嘴去:“他們這種人是這樣的,作秀就是為了樹立公衆形象。李萬生不是剛剛被媒體評為‘上海十大企業名人’麼,自然是要時時處處為上海做廣告喽……而且,當一種言行舉止成為習慣之後,那就是一個人的個人風格。”

  韋康十分贊同地點了點頭,又看向喬甯道:“媒體那方面,你都安排好了嗎?”

  “都安排好了。”

  “好,要註意掌握時機。”韋康仔細交待他,“南方實業以及大會方面,同樣會安排媒體對李萬生進行採訪。所以,我們安排的人,一方面,要見縫插針,另一方面,又要不露痕迹。”

  “嗯,沒有問題。”

  “對了,”韋康又想起,輕聲告訴莉莎,“今天的會議,林懷文也來了。”

  “嗯,是的。”莉莎附和,“剛才在會前,我們已經見過面,相互招呼了一聲。”

  “好,一回生,兩回熟。你跟他,亦算是老相識了。”韋康別有意味地說道,“等大會之後,你不妨出現,作一個正式的自我介紹,再花些工夫跟他多多接觸,溝通一下。他是工貿部華東事務的負責人,南方實業要做政府的星火扶持計劃,總歸會給他三分面子,由他給我們適時地敲敲邊鼓,推薦一下,事半功倍。”

  “嗯。”莉莎明白韋康的意思,想起上次跟林懷文的“做戲”,不由臉紅,輕輕地點點頭。

  正說著,李萬生的壓軸演講結束,會議進入最後的真正的高潮部分——大型的交流酒會。

  政府、專家、企業名流……各方人員,三五成群,各舉著酒杯,尋著合適的對象、合適的話題高談闊論。

  李萬生更是被一群媒體記者包圍著。

  “李總,請問一下,您認為應該如何從實際出發解決能源開發及環境污染之間所存在的矛盾?”

  這是南方實業預先安排好的媒體問答,李萬生早有答案。

  他微微笑道:“今天,參加這個會議,我是騎自行車來的。”

  衆人一笑。

  他解釋說道:“我認為,要解決這個矛盾,最首先的一點,就是從人人做起,盡可能地節約能源,避免過度使用。其次,作為企業來講,最為重要的是,應該進行能源工業的革命,減免,甚至是摒棄使用常規能源,而把未來的方向投重於再生新能源的大力開發、利用,比如說太陽能、風能、地熱能……”

  “呵,從人人做起?”遠處,喬甯忍不住又自言自語地反嗤他道,“他倒真是騎著自行車來的。不過,跟隨他護行的汽車,恐怕就不止一輛二輛了。”

  韋康微微皺眉,對於喬甯的現場自制力有些不滿。莉莎不在,已經按照他的吩咐,去跟林懷文接觸了。

  “我們的人員已經到位了吧?”他問喬甯。

  “是的。”

  “很好,一切按照原定計劃進行。這兒交給你,要保持通信順暢,隨時向我報告李萬生的行蹤方位。”

  “嗯,明白。”

  韋康說完,最後看了一眼李萬生,然後離開酒會大廳。

  “李總,請問您,今天參與這個環境技術交流大會,是因為貴企業將有目標向新能源工業進軍嗎?”

  這依然是預先安排好的媒體問答。

  李萬生答道:“我糾正一下這位記者的問題——並不能說我們的企業將有目標向新能源工業進軍。事實上,我們一直都致力於這一方面的工作,從未間斷。”

  一陣喝彩聲。

  “李總,那請問您: 您剛才在演講中所提到的一個美好的願景、一個理想的答案以及新能源工業的革命等等。能不能說得更深入一些——這是不是跟貴企業的華東項目有關?”



本文摘自《騙局》


   兩個職業騙子詐商詐情63計:騙局 “餐”,即是佈局。A或者B,是他們之間的一個暗語。上A餐,韋康所扮演的角色是感情掮客;上B餐,則魯健所扮演的角色是商業掮客。不間斷地上A 餐、B餐是他們的工作。他們的職業叫做“騙子”。九洲公司老總秦春華為了簽下一份神秘的合作協議,以五百萬的價碼雇佣了這對騙子搭檔。為了這次騙局,兩人挑戰自己的職業技術,AB套餐同時運用:一幕幕美人計、借刀殺人、以逸待勞、偷梁換柱、打草驚蛇的好戲逐步上演……豈料,一個更大的局中局等待著他們的到來……龐大的資產運作,盤絲錯雜的人物關系,環環相扣的騙局,宛如一部商界無間道。再加上真真假假的邂逅和浪漫制造,連愛情也越發地撲朔迷離。究竟哪個局才是最後的一個局? 不到最後一刻,誰都無法判斷,誰輸誰贏。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