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思維 工作可以造就你,你也可以造就工作
有人說,每個人永遠做著兩份工作,一份是當前所從事的,一份則是自己真正想做的。於是,人們常常把眼光放在別處,總是一味地換工作,希望以此來找到更好的發展舞台,結果卻往往陷入另一番失意的泥淖。
其實,很多人是在騎馬找馬,好工作從來不在別處,而是在身邊--關鍵在於你能否有個好的心態,安於本職工作,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將平凡的工作打造成你理想中的好工作。只有這樣,你才會成為職場永遠的贏家。
當工作遭遇"七年之癢"
工作時間一久,難免會像夫妻一樣,開始感到厭倦。某一天,當你發現自己已經開始讨厭這份工作時,甚至每天如坐針氈想離開時,它是否就像你的糟糠之妻?
婚姻有所謂的"七年之癢",那麼職場也有嗎?
答案是肯定的。
隨著職業生涯的增長,我們就會逐漸失去對工作最初的激情,出現倦怠甚至是厭惡的心理。這個時候,你就有必要好好檢視一下你的工作--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了這樣的境況,是公司,還是工作本身?又或者是自己?
你的工作"七年癢不癢"
剛剛踏出校門時的激情滿懷,不知從哪一天起消失在城市的高樓裡、馬路上了,工作越來越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由此,不少人對工作發出了"七年之癢"的感慨。
七年,並非一個定數,而是一個概數,可能是一兩年,也可能是七八年。工作的七年之癢,追根究底,還是一種工作的懈怠、郁悶、失意現象,是典型的工作亞健康狀態。工作之癢可謂人人都有過,不管你是從事什麼樣的行業,也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身份與地位,概莫能外。
不少人為了工作穩定、薪酬待遇之類而找了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他們用"上錯花轎入錯行"來形容這種感覺,這種情況是最容易導致心情郁悶的。
有一位秘書就說到了自己的無奈:"我做了7年的秘書。7年以來,我是除經理以外全公司所有崗位上沒挪過窩的。當初與其說愛這個職業,不如說是愛這個職業給我帶來的薪酬。但現在,我特別讨厭我的工作,不過沒辦法,為了生活,我沒有勇氣甩掉這樣一份讓我衣食無憂的工作。"
另一位自由職業者也說:"我幹過7年彩擴攝影的工作,前5年幹得挺開心也挺投入的,但是後面兩年工作便成了莫大的痛苦,雖然每天只上五六個小時班,但卻感覺很難挨。就算現在離開工作崗位4年了,每當想起以前的工作,經過類似的工作場所,我心底還是抗拒不已,可想而知我對以前的工作多麼厭倦。別人以為我的工作是五顔六色的,可在我看來卻是蒼白的,沒有一點色彩。"
可見每個人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都有別人難以了解的工作之癢。
本文摘自《行走職場江湖的智慧》
本書針對當下職場中常見的頻繁跳槽現象,深層次剖析了頻繁跳槽的危害,提出跳槽並不能改變根本性問題這一觀點,並以此為出發點,總結出了保證職業常青必備的8種思維方式,提出了許多具有指導意義的觀點,旨在告訴讀者應轉變觀念,換個思維看待工作,通過努力提升個人能力等來創造一份屬於自己的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