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妙的生物社群
■ 人類社群的演變與互聯網社群的形成
■ 移動互聯網催生社群爆發
一、奇妙的生物社群
大自然的奇妙在於自然現象中蘊含著原生智慧。在人類社會的漫長演變軌迹之外,大自然的生物社群,早已經彰顯出其嚴密而獨特的規律。遷徙的鳥群遮天蔽日、整齊劃一、蔚為壯觀;弱小的蟻群看似盲目亂撞,卻總能找到洞穴與食物源之間的最短路徑;勞作的蜂群不斷重複簡單的動作,卻有著嚴密的組織和分工,從而做到最有效地採集蜂蜜。這種無組織的自組織、簡單中的複雜、無意識的集體行動、自發的協作和精準的規律,堪稱大自然的奇迹和對人類充滿智慧的饋贈!科學家們通過對生物社群結構和行為特徵的研究,來揭示生命現象、優化組織管理、挖掘人工智能。
讓我們以鳥群、蟻群、蜂群為例,來感受生物社群的奇妙。
1. 鳥群
歐椋鳥(European Starling,雀形目下一科,在全世界多有分佈)是鳥群行為研究的典型對象。歐椋鳥在遷徙、繁殖、覓食過程中都以集群行動,小的群體上百只,大的群體超過萬只。歐椋鳥群體遷徙的時候遮天蔽日,蔚為壯觀,卻又保持令人驚歎的整齊劃一隊形。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喬治•巴雷西(Giorgio Parisi)的團隊長期追蹤研究歐椋鳥群時發現:不管歐椋鳥的群體有多龐大,衆鳥之間在定向和速率的相關性上幾乎毫無差別,任何一只鳥變向或變速,其他鳥就會瞬時效仿,這樣所有的鳥都形成相同的頻率和強度,就像每個個體都鍊接在相同的網絡裡。
這種個體接受群體刺激,形成相同的頻率和強度的現象,被研究者解釋為 “臨界性”——臨界系統處於邊緣狀態,隨時都能進行瞬時的轉化。歐椋鳥群正是基於個體接近瞬時的信號處理速度,隨時應對外界變化,來保證群體的一致行動。美國研究學者肯尼迪(Kennedy)和埃伯哈特(Eberhart)博士根據對飛鳥集群行為特徵的研究,於1995年提出粒子群優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即利用群體中的個體對信息的共享和傳遞,使整個群體的運動從無序到有序,從而獲得最高效率。
2. 蟻群
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數量最多的昆蟲種類之一,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學者們觀察螞蟻的覓食習性時發現,螞蟻能夠在不使用視覺的情況下,通過隨機和多變地開辟路徑,與夥伴分享信息,它們總能在較短時間内找到巢穴與食物源之間的最短路徑。
螞蟻的這種群體協作功能是通過一種遺留在其來往路徑上的叫作信息素(pheromone)的揮發性化學物質來進行通信和協調的。化學通信是螞蟻採取的基本信息交流方式之一,在螞蟻的生活習性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有些螞蟻並沒有像其他螞蟻一樣總重複同樣的路,它們會另辟蹊徑,如果另開辟的道路比原來的道路更短,那麼,漸漸地,更多的螞蟻會被吸引到這條較短的路上來。最後,經過一段時間,可能會出現一條最短的路徑被大多數螞蟻重複著。整個蟻群就是通過這種信息素進行相互協作,形成正反饋,從而使多個路徑上的螞蟻都逐漸聚集到最短的那條路徑上的。1992年,意大利學者M.Dorigo和V.Maniezzo根據蟻群覓食的規律提出了蟻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用於模擬和尋找優化路徑。
蟻群之所以具有群體智能特徵,是因為它的簡單行為規則,而這些規則綜合起來即表現為多樣性和正反饋兩個核心特徵:多樣性保證了螞蟻在覓食的時候不至於走進死胡同而無限循環,正反饋機制則保證了相對優良的信息能夠被保存下來。我們可以把多樣性看成一種創造能力,而把正反饋看成一種學習強化能力。正反饋代表權威意見,而多樣性代表打破權威體現的創造性,這兩點的巧妙結合使得群體智慧湧現出來。大自然的進化、社會的進步、人類的創新實際上都離不開這兩樣東西,多樣性保證了系統的創新能力,正反饋保證了優良特性能夠得到強化,兩者要恰到好處地結合。
3. 蜂群
蜂群的智能行為更為複雜。雖然單個蜜蜂的行為極其簡單,但是由簡單的個體所組成的群體卻表現出極其複雜的組織行為特徵。蜜蜂通過群體合作,能夠以極高的效率獲取蜜源、採集花蜜,並能隨時適應環境的改變。
蜂群中的每只蜜蜂都有明確的分工,並且不斷調整變化。整個蜂群按照採蜜分工的不同可分為偵察蜂、採蜜蜂、引領蜂、待工蜂、跟隨蜂五種。蜜蜂最初以“偵察蜂”的身份搜索蜜源,若找到蜜源,就存儲和記錄位置信息並開始採蜜,從而轉變為“採蜜蜂”。採蜜蜂採集花蜜後,回到蜂巢,通過跳“搖擺舞”的方式分享蜜源信息,包括蜜源方向、離巢距離、包含花蜜的豐富程度等。隨後,採蜜蜂的分工發生轉變,並可做出如下選擇:
(1)一部分成為引領蜂,招募更多的蜜蜂,回到蜜源繼續採蜜。
(2)繼續到同一個蜜源採蜜而不進行招募。
(3)放棄蜜源轉變成待工蜂,待工蜂一部分轉變為偵查蜂,負責搜索新蜜源;另一部分成為跟隨蜂,跟隨新的引領蜂採蜜。
整個蜂群有著嚴密連貫又動態變化的組織分工,每個個體自發地隨機活動,衆多個體之間通過相互間的信息交流、分工協作和組織變化,來完成複雜的群體行為。自組織性、自適應性和快速反應性,是蜂群最突出的群體智能特徵。英國伯明翰大學教授Duc Truong Pham由此提出了蜂群算法(Bees Algorithm,BA),後經土耳其學者Dervis Karaboga改進,提出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ABC),旨在建立組織優化模型。
蜂群思維是一種集體思維,是指由許多獨立的單元高度連接而成的一個活系統,通過感知和記憶的分佈式内存,通過動態協作完成複雜的優化模型,具有典型的自組織性和自適應性。蜂群思維常被用於互聯網公司,通過扁平化的信息共享和組織運作,來實現項目協作和效率提升。
除鳥群、蟻群、蜂群之外,還有狼群、羊群、狒狒群、魚群……這些生物社群,具有清晰的組織邊界、明確的行為規則、嚴密的分工方式,通過有效的通信機制,在群體中進行著高效率的信息分享和協作行動。生物社群為人們揭示了生命現象和進化規律,突出了社群的自組織性和自適應性基因,啟發著人類社群的進化和發展。充滿原生智慧的生物社群,都是由一個個微小簡單的個體,組成能完成複雜行動的群體,通過群體中個體之間的自發的信息傳遞和分工協作,完成從無序到有序的活動。這種自發秩序,充分釋放了個體的自主性和群體的創造力,是社群的獨有特徵,也是社群的獨特魅力所在。
二、人類社群的演變與互聯網社群的形成
1. 古代社群
人類從誕生時起就是群居狀態,原始社會中晚期形成的部落,是由若幹血緣相近的氏族結合而成的集體,有較明確的地域、名稱、方言、習俗。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進程中,以血緣、地緣為紐帶的“宗族”長期占據統治地位。“宗族”表現為具有血緣關系的同一姓氏的若幹家族,聚居在一起。在近代中國的部分農村,仍然沿襲著宗族式的群體。值得註意的是,明清時代在南方江浙地帶,形成了以地域為基礎,以興趣為特徵的文學社群,並逐步形成了各文學流派,可以說這是最早出現的以志同道合和嚴密組織為特徵的社群。
2. 近現代社群
進入近現代社會,融合了民族的特性,形成了“族群”。“族群”狹義上是指特定民族的群體,指“地理上靠近、語言上相近、血統同源、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體”,發展到後來,泛指“社會中共享同一語言、宗教或文化的一群人”??吳澤霖. 人類學詞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比如海内外華人常稱自己為 “華夏兒女”,顯示了族群的文化意義。 “族群”,強調群體的“邊界”不僅是“血緣”或者“地緣”,而是“文化”,強調群體的文化特徵。“族群”發展到現代,其含義得到延伸,特指具有特定的文化特徵的亞文化群體,比如“SOHO族”“月光族”“樂活族”“相親族”等。進入現代,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口流動,社會學家把社會群體分為血緣群體、地緣群體、業緣群體、趣緣群體和志緣群體。
3. 城市化社區
隨著城市的發展,社區開始形成。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範圍内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區主要是以地理區隔,強調一定地域空間群體之間的社區活動和社區文化。??王思斌. 社會學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 社區構成的基本要素包括一定範圍的地域、一定數量的人口、一定規模的設施、一定特徵的文化,居民之間有共同的意識和利益,有著較密切的社會交往。社區伴隨城市化進程發展而來,因為城市的經濟、政治活動集中,以工業、商業、服務業為主,人口密度大,人們的居住和工作場所非常集中。較大的城市社區通常有著明顯的結構分化和功能分區,比如居住區、商業區、商務辦公區、娛樂休閑區、科技園區等,一個成熟的社區具有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服務等多方面的功能,能夠滿足社區成員的多種需求。
社區是由人聚合而成,為人的社會生活服務的,人在社區中進行社會關系互動,體現一定的社區文化。但本質上,社區仍然傾向於地理區隔和功能文化需求,更強調空間的因素。
4. 互聯網社群
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使社群能夠真正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社群真正實現人與人之間的自由聚合。互聯網社群使社群交互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使具有相同文化特徵、興趣愛好、共同價值觀和相同需求的人能方便有效地聚合起來。社會學家瑞格爾德(Rheingole)在1993年最早提出了“虛擬社區”(Virtual Community)的概念,虛擬社區是由“一群通過計算機網絡連接起來的突破地域限制的人們,通過網絡彼此交流、溝通、分享信息與知識,形成具有相近興趣和愛好的特殊關系網絡,最終形成了共同的社區意識(community spirit)和社區情感(community feeling) ”??Howard Rheingold.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M\]. MIT: Addison Wesley, 1993. ,這裡論述的“社區”本質上就是“社群”,而非現實中的傳統社區的概念。
早期的網絡社群形式有電子佈告欄(BBS)、留言闆、讨論區、新聞組、即時通信、博客等。自21世紀初起,國内外的社區網站飛速發展,SNS(社會性網絡服務)漸成主流。在國外,2003年信息分享和交友社區聚友網(MySpace)上線;2004年照片分享網站臉譜(Facebook)橫空出世,到2012年10月用戶突破10億,成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2006年,微博客社區推特(Twitter)出現。在中國,各類社區網站也順勢興起,1999年創立的天涯社區是最早的社區網站;突出話題讨論的百度貼吧2003年上線;以多種興趣小組為特色的豆瓣網2005年上線;隨後,以高校學生交友為特色的人人網(2005年)和以年輕白領遊戲社交為定位的開心網(2008年)也相繼出現;2009年年底新浪微博内測上線,成為國内SNS領軍平台。
縱觀人類社群的發展,沿著“部落—族群—社區—社群”的路徑演進。技術的進步,網絡的普及,使社群徹底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極大釋放了社群的能量和價值。網絡社群的出現是互聯網發展史上的革命,20世紀90年代後期,Web1.0時代以搜索引擎為標志,通過關鍵詞定位和網頁超鍊接,大大提升了信息傳播的深度和廣度;21世紀初,UGC内容和SNS社交分享,成為Web2.0的標志,形成了以興趣圖譜和社會關系為核心的“人”的聚合——網絡社群。互聯網的革命意義,從關註人機交互,重視機器聯網和信息共享,轉為關註人人交互,重視人人聯網和價值再造。
三、移動互聯網催生社群爆發
網絡使社群得到普及,而真正催生社群爆發的,是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開啟了社群經濟時代。
人民網研究院發佈的《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14)》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月,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8.38億戶,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智能手機終端出貨量達4.18億部,同比增長62%。移動端人均單日在線時長1.65小時。微信用戶量突破5億,QQ手機端月活躍賬戶超過4億,移動社交快速發展。由金融銀行、虛擬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企業攜手推動的移動支付產業的飛速發展,使2013年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突破1.3萬億元,同比增長8倍多,遠超個人計算機支付增長率。移動互聯網憑借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特徵,迅速滲透到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通過終端的全智能化、應用的大數據化、服務的本地化和個性化,改變了原有的傳播邏輯、社交方式、商業規律和營銷生態,促進商業和社會創新的重大轉變。
1. 微信、陌陌等社交工具的飛速發展
隨著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移動應用、移動支付的發展,網絡社群迅速往移動端延伸,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手機小米、自媒體“羅輯思維”、矽谷新神特斯拉等,都是憑借移動互聯網發展起來的“社群部落”。各種基於移動端開發的社群應用、社群工具,為這些活躍的“社群部落”提供了優良的土壤。社群工具的發展初期,大多是PC端社交網絡應用在手機端的延伸性服務,如手機版微博、飛信、手機版QQ等,隨著近兩三年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出現了專門針對手機端研發的社交應用,其中微信、陌陌最為典型。
騰訊微信2011年年初上線,由最初的支持實時對講的即時通信服務,轉型為多元社交應用,突出“朋友圈”分享和支持多人聊天的“群功能”,加上 “掃一掃”“搖一搖”和小遊戲等趣味社交功能,迅速掀起全民微信的熱潮,到2014年上半年微信用戶已突破5億。陌陌於2011年8月上線,是一款基於地理位置的移動社交工具,讓用戶能夠搜索和認識週圍的陌生人,參加週圍的群組活動,將交際範圍從熟人圈子拓展到陌生人,從而將線上的虛擬社交和線下的真實社交相融合,截止到2014年2月陌陌用戶突破1億。
2. 社群的便捷性和社交的遍在性
以微信、陌陌為代表的社群工具,為人們提供了隨時隨地交互的技術平台,多種功能應用增加了社交的便利性、新鮮感和趣味性。比如微信基於LBS(基於位置的服務)的“搖一搖”“漂流瓶”,比如陌陌基於精準位置服務搜尋陌生人,這些社交手段,讓用戶輕松獲得更多、更新鮮的交流溝通方式。移動社群的便捷性與社交手段的遍在性,使人們能夠主動參與到不同的社群之中,尋求滿足感和歸屬感。而反過來,人們加入社群的主動性、滿足感和歸屬感的強化,又會促進移動社群的進一步發展與活躍。
現代社會的社交模式處於熟人社交模式與陌生人社交模式之間的交叉地帶,社群工具的普及使人們能夠突破現實的“熟人社交”,往陌生人群中拓展,出現“半熟社交”的新圈子。這個圈子中,每個人好像很熟悉,隨時隨地能獲取對方的狀態信息,又好像很陌生,可能很少見面甚至沒有見過面。半熟社交,為現代人的社交在廣度和深度上提供了充分自由度,同步與異步、社會關系與興趣愛好的多元結合促進了各式社群的快速發展。
本文摘自《移動互聯網時代未來商業驅動力》
《社群經濟:移動互聯網時代未來商業驅動力》是國内第一本探讨移動互聯網時代社群經濟的著作。
本書從什麼是社群和社群經濟、社群經濟的商業價值、社群經濟下的企業商業邏輯、已有的社群成功案例、如何玩轉社群,以及未來社群對商業模式的改造等方面系統論述了社群經濟的產生、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