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大道至簡(27)

2013-12-25 20:30:12



  1985年1月,李嘉誠收購港燈的計劃迎來了機會。他深知作為賣家的英資置地公司急於出手減債,經過16小時的商議,他以比前一天股市收盤價低1港元的折讓價,收購了港燈34%的股權。僅此一項,李嘉誠就為買家的股東節省了4.5億港元。當港燈股票市價上漲後,李嘉誠又出售一成股權套現,淨賺2.8億港元。

  1986年,李嘉誠斥資6億港元,購入英國皮爾遜公司約5%的股權。半年後抛出該股票,盈利1.2億港元。低進高出,兩頭賺錢。

  2. 人棄我取,知難而上

  例如,巍城公司開發天水圍的浩大地皮之事。由於香港政府的“懲罰性”決議,開發計劃瀕臨流產,衆股東紛紛萌生退出之意。看好天水圍發展前景的李嘉誠,從其他股東手中折價購入股權。於是便催生了嘉湖山莊大型屋村的宏偉規劃。長江實業是兩大股東中最大的贏家。

  李嘉誠說:“低進高出,關鍵是眼光要準。股市的興旺與衰微,大都與政治經濟因素有直接關系,大致有一定的規律性。要研究和掌握這個規律,就要密切關註整個國際時勢。”

  作為系列上市公司首腦的李嘉誠,在股市的表現與他在地產的表現一樣令人折服,傳媒稱當時“為中小地產公司的長江實業,初試啼聲,已是不凡”。

  如此等等,不勝枚舉。到1990年年初,李嘉誠以98億元私有資金,控制了市值900多億萬港元的長江實業系集團。1972年長江實業上市時,市值才1.57億港元,18年後市值增長近180倍。以全系市值計,比1972年膨脹了586倍。

  李嘉誠巧借股市大肆擴張,其風險當然是巨大的,但他卻能運作自如、絕少失手。究其緣由,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未雨綢缪是李嘉誠在商道中制勝的一個“法寶”:“天文台說天氣很好,但我常常會問自己,如果五分鐘後宣佈十號台風警報,我會怎樣。在香港做生意,就要保持這種心理準備。”

  信譽是最大的資本

  李嘉誠提倡誠信經商,他認為自己的成功得益於誠信。他說:“在生意場上,最好的擔保人就是自己。一個人的實力能有效地證明自己值得信賴,如果能直接證明自己值得信任,就容易使別人放心地與自己合作。”

  20世紀50年代末,當長江塑料廠在全力開拓歐美市場的時候,歐洲的一位大批發商看到了長江塑料廠的樣品。他認為,長江塑料廠生產的塑料花在品種和質量上都已經超過了意大利,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價格還不到歐洲市場的一半。他決定和李嘉誠合作做生意。但他對長江塑料廠的生產規模和生產能力有些擔心。同時,他從側面打聽到李嘉誠正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為保險起見,他同意和李嘉誠的公司做生意,但李嘉誠必須有實力雄厚的公司或個人做經濟上的擔保。李嘉誠知道,這位批發商的銷售網絡遍佈西歐和北歐,假如同他結成固定的生意夥伴,這對長江塑料廠的發展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李嘉誠徹夜未眠,他同設計師一道,連夜趕出9款樣品。批發商訂購的是3種樣品,但李嘉誠每種設計了3個款式。第二天,當批發商看到這9款樣品後贊不絕口,當時就決定同李嘉誠合作做生意。李嘉誠坦言道:“實在找不到實力雄厚的廠商做擔保”,並誠懇地向批發商介紹了長江塑料廠白手起家的發展歷程和經營狀況,希望批發商相信他的信譽和能力。批發商聽後微笑著說:“你已經替你找了一個擔保人,這個擔保人就是你自己。”批發商很快就與李嘉誠簽訂了第一單購銷合同,並且一次性付清了貨款。

  1973年,當世界危機波及香港的時候,李嘉誠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至今仍被香港商界傳為佳話。香港經濟的依賴性很強,塑料原料全部依賴進口,因此受價格的影響也最大。危機爆發前每磅塑料原料的價格是0.65港元,危機爆發後漲到每磅4—5港元。當時李嘉誠由於在塑料業的實力以及在經商過程中獲得的良好的聲譽,已經是香港塑料制造業商會主席,但他的經營重點已經逐步轉移到地產上了,因此,這場塑料危機,對他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況且,長江塑料公司本身也有充足的原料儲備。

  盡管這件事與自己的利害關系不大,李嘉誠還是毫不猶豫地挂帥救業。在他的倡議和組織下,數百家塑料廠入股組建了聯合塑料原料公司。原先單個塑料廠家的購貨量太小,無法達到交易額度,現在由聯合塑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進口商還大,可以直接由國外進口塑料原料,進行交易。所購進的原料,全部按市價分配給股東廠家。在廠家的聯盟面前,進口商的壟斷也就不攻自破了。這樣籠罩全港塑料業達兩年之久的原料危機,一下被消除了。

  不但如此,李嘉誠在這次救業大行動中,還將長江塑料公司的12.43萬磅原料,以低於市價一半的價格救援待料的會員廠家。可以直接購入國外出口商的原料後,他又把長江塑料公司本身的20萬磅的配額,以原價優先轉讓給需求量大的廠家。

  在此次危難中,得到李嘉誠幫助的廠家達數百家。李嘉誠因此被稱為香港塑料業的“救世主”。李嘉誠救人於危難中的義舉,為他樹立起崇高的商業形象。他的名氣和聲望回饋的無疑是無盡的生意和財富。

  從商60多年的李嘉誠,誠信事例可謂數不勝數。而守信也變成了巨大的生產力:“我現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資金也不足以應付那麼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別人主動找上門的,這些都是為人守信的結果。”



本文摘自《大道至簡》


   全球頂級CEO商道智慧:大道至簡 這是一部飽含全球經營大師人生哲理和商道智慧書。本書從經營的角度,總結提煉出了傑克·韋爾奇、比爾·蓋茨、雷蒙德·克羅克、亨利·福特、稻盛和夫、本田宗一郎、李嘉誠、松下幸之助、史蒂夫·喬佈斯、任正非等十位全球頂級CEO的商業思想精髓、經營智慧和成功法則,揭開了他們基業長青的秘訣,看似簡單、簡潔的文字讓您在最短時間内突破企業管理的瓶頸,領悟企業經營管理的真谛,獲得改變現狀的具體方法,造就非凡業績。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