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大道至簡(26)

2013-12-25 21:15:02



  李嘉誠提出的是一個充分為地鐵公司考慮的方案,一個雙方利潤合理分配又能解決地鐵公司資金問題的方案,最終獲得認可。而被媒體盛傳的素有“地產皇帝”之稱的置地公司的方案卻是在接近投標揭曉日期前才交付到地鐵公司,並以樓宇的出租為盈利辦法,根本無法解決香港地鐵公司的資金鍊吃緊問題和急需的現金回流。

  1979年1月14日,香港地鐵公司正式宣佈,中環郵政總局舊址公開接受招標競投。置地一度盛傳是奪標呼聲最高的公司。消息傳到長江實業,李嘉誠聽後淡淡一笑,說:“傳說總是傳說,到底花落誰家現在尚無法定論。”在這次“地王”公開招標競投活動中,香港地鐵公司先後收到30個財團以及地產公司的投標申請。

  1977年4月4日,香港地鐵公司宣佈投標結果:長江實業擊敗置地成為勝出者。

  4月5日,香港各家報紙均以大標題報道:“長江擊敗置地,奪得舊郵政總局地段。”“這塊平均地價每平方米1萬港元的‘地王’,早為大財團所看重,最後被長江投得。據地鐵公司透露,主要原因是長江實業所提交的建議内列舉的條件異常優厚,終能脫穎而出,獨得與地鐵公司經營該地的發展權。”

  李嘉誠終於力挫多家競争對手,一舉擊敗呼聲一度甚高的香港地產界巨子——香港置地有限公司,被人們譽為“長江實業擴張發展中的重要裡程碑”。

  1978年5月,李嘉誠投標所建的環球大廈開盤,總價值約5.92億港元的物業,廣告刊登8小時後全部售完。

  1978年8月,李嘉誠投標所建的海富中心開始拍賣,交易總價為9.8億港元,創造開盤售樓一天交投量最大的紀錄。

  那麼當時李嘉誠的長江實業第一次在正式招標中憑什麼擊敗了最強的對手呢?

  這在於李嘉誠當時吃透了各方的利益關系。第一,洞悉對手短闆,建立自身的信心。李嘉誠確信傾向海外發展的置地會提出一個現金支付較少,並和其當時在中環主要收取租金一樣的辦法來實現盈利的方案,紐壁堅最終會迫於吉姆·凱瑟克家族的壓力在疑惑中選擇這一方案。第二,吃透項目。他們最需要什麼?先予人再予己。出標人首先是一個合作者,他最需要的是什麼,他有什麼切實的問題,只有把他放到一個正等待解決問題的企業的角度上,然後吃透項目,提出解決方案,才能夠最終取得對方的認同。第三,放棄一些利潤,贏取更高的信譽。

  李嘉誠的這一樓盤建成後,為長江實業獲得了7億多港元的毛利,純利近1億港元,但他明智地放棄了的利潤卻為自己一舉奠定了在地產界的位置,贏得了所有媒體的尊重,香港的《中華工商時報》《明報》均以“長江擊敗置地”的報道給予李嘉誠最高的評價。在這之後,李嘉誠成為未來的香港地王,而置地則在他的慢慢蠶食下,成為昨日的王侯。

  人棄我取,低進高出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不可能獨守一枝而獲得成功。李嘉誠的商業智慧更是表現在各個方面。房地產投資的技巧已使他獲得不小的成功,而在股市上的操作技巧更使他的企業獲得了長足發展。

  “人棄我取,低進高出”是李嘉誠搏擊股市的基本法則,“高出低進”的實戰案例不勝枚舉。

  “文化大革命”時期,在大量“中國共產黨即將武力收複香港”等謠言的蠱惑聲中,香港人心惶惶,發生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次大移民潮。許多有錢人紛紛賤賣住宅、商店、廠房、物品,攜款遠走他鄉,樓市更是無人問津。

  擁有數個地盤、物業的李嘉誠經過深思熟慮,對“中國共產黨會不會以武力收複香港,在香港推行内地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問題做出了判斷:“不可能!中國共產黨若想武力收複香港,早在1949年就可趁解放廣州之際一舉收複,何必等到現在?而香港是内地對外貿易的唯一通道,保留香港現狀,實際上對中國共產黨大有好處。中國共產黨並不希望香港局勢動亂。”他毅然採取驚人之舉:

  1. 人棄我取,趁低吸納

  李嘉誠買下舊房翻新出租;利用地產業低潮、建築費低廉的良機,在地盤上興建物業。到20世紀70年代初,香港百業複興、地產市道轉旺,李嘉誠已擁有的35萬平方英尺的收租物業為其帶來390萬港元的年租金收入。

  李氏集團從一個中小地產商迅速成長為地產界的巨無霸,還依靠股市槓桿的神奇魔力,使李嘉誠的商人才智在其中盡顯風採。李嘉誠巧用低進高出的股市定則,常常創造財富奇迹。

  1972年,股市大旺,股民瘋狂,成交活躍,恒指急攀。李嘉誠借這個大好時機,將長江實業上市。長江實業股票每股溢價1港元公開發售,上市不到24小時,股票就升值一倍多。這便是典型的“高出”。

  1973年香港面臨大股災,恒生指數到1974年12月10日跌至最低點150點的水平。1975年3月,股市跌後初愈,開始緩慢回升,但深受股災之害的投資者仍“談股色變”,視股票為洪水猛獸。就在這個時期,在李嘉誠的安排下,長江實業發行2 000萬新股,依據當時低迷的市價,每股作價3.4港元。李嘉誠宣佈放棄兩年的股息,既讨了股東的心歡,又為自己贏得實利——股市漸旺,上漲勢頭一直持續到1982年香港信心危機爆發前。長江實業股價升幅驚人,李嘉誠贏得的實利遠勝於當年犧牲的股息,他以自己的充足信心和投資技巧真正實現了長線投資、長線回報的目的。



本文摘自《大道至簡》


   全球頂級CEO商道智慧:大道至簡 這是一部飽含全球經營大師人生哲理和商道智慧書。本書從經營的角度,總結提煉出了傑克·韋爾奇、比爾·蓋茨、雷蒙德·克羅克、亨利·福特、稻盛和夫、本田宗一郎、李嘉誠、松下幸之助、史蒂夫·喬佈斯、任正非等十位全球頂級CEO的商業思想精髓、經營智慧和成功法則,揭開了他們基業長青的秘訣,看似簡單、簡潔的文字讓您在最短時間内突破企業管理的瓶頸,領悟企業經營管理的真谛,獲得改變現狀的具體方法,造就非凡業績。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