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名震好萊塢:米老鼠也瘋狂(9)

2013-12-25 23:30:29



  已經失去的東西,即使再留戀也無力挽回,一味沉浸在懊悔中,這樣的費力傷神無疑是浪費時間。正如俗話所說:“為誤了頭一班火車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還會錯過下一班火車。”面對已經破碎的瓦甑,古人孟敏應對從容;面對被奪走的神奇兔子“奧斯瓦爾多”,華特表現得也相當從容豁達。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久經磨難的華特,俨然已經練就了抵禦命運寒風的铮铮鐵骨,他不是那麼容易就被打倒的。

  關於米老鼠是如何誕生的,歷來衆說紛纭,莫衷一是。一個流傳較廣的說法是:從紐約回到好萊塢之後,華特茶不思飯不想,一門心思思考卡通新形象的事兒,但再創作一個新形象,談何容易。一個偶然的機會,華特突然想到了以前在堪薩斯城工作的時候,他畫室裡經常出沒的一只小老鼠,那只小老鼠常常爬到他的桌子上,有時甚至在他的手裡睡覺。華特憑著自己的記憶,畫下了這只老鼠的草圖,交給尤比。尤比把華特的草圖修改了一番,拿到華特和莉蓮面前。尤比不愧是動畫奇才,華特和莉蓮驚訝地發現,一經尤比潤色,那只老鼠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華特給它起名為“莫蒂默”,莉蓮覺得太女性化,改名為“米奇”,這是一個更朗朗上口的名字。在華特、尤比、莉蓮三個“諸葛亮”的共同努力下,米老鼠誕生了!

  華特開始構思第一部米老鼠動畫片的劇本。當時美國飛行員查爾斯?林德伯格因為單機飛越大西洋而被視為民族英雄,受這件事啟發,華特讓米老鼠開起了飛機,並把第一部定名為《飛機迷》。和明茲的一戰,華特輸得實在是太慘了,他發誓扭轉殘局,而希望就寄托在米老鼠身上。

  這個時候,“奧斯瓦爾多系列”還有三部沒有制作完成,華特只能咽下這口氣,履行合約。迪士尼公司已經是物是人非,以前並肩作戰的兄弟都成了明茲的人了,要制作米老鼠的動畫,還得做好保密工作,不能向明茲漏了口風兒。這段時間,華特和尤比白天和其他動畫師一樣,繼續畫“奧斯瓦爾多”,而到了晚上,就開始制作《飛機迷》,從繪畫、上色到拍攝,整個流程都是由華特的心腹來完成的。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終於,神不知鬼不覺地,米老鼠系列動畫片的第一部《飛機迷》制作完成了。1928年5月10日,《飛機迷》在好萊塢的日落大道影院試映。試映時,華特坐在最後一排,他想盡可能多地聽到觀衆的反饋,試映雖然沒有達到轟動的效果,但反響還不錯,華特信心倍增,開始著手制作下一部。1928年8月2日,第二部“米老鼠系列”動畫《騎快馬的高卓人》試映,在這一部,米老鼠由飛行員變成了騎手。

  華特帶著“米老鼠系列”的前兩部,四處尋找發行人,本想著此番投石問路,必然石破天驚,沒想到連個水花兒都沒濺起。若問其中根由,還得從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說起。

  這只老鼠真火!

  自好萊塢創立以來,已經走過了20多年的“默片”時代,卓別林的《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是“默片”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影片。1927年,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推出了有聲電影《爵士歌王》,一石激起千層浪,好萊塢有聲電影的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米老鼠系列”的前兩部影片《飛機迷》、《騎快馬的高卓人》反響都很好,但是到了發行商那裡,卻無人問津。在很多影壇巨子之前,華特預見到有聲電影《爵士歌王》必然會給電影界帶來革命性的轉變,未來卡通影片也將不可避免地配上聲音。要給“米老鼠系列”找到發行商,只能出奇制勝,華特決心讓米老鼠開口說話。華特的主意,衆人都嗤之以鼻,配音技術在當時十分不成熟且價格高昂,只有華納那樣的頂級公司才敢嘗試。迪士尼當時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華特還是一個初涉好萊塢的無名小輩,他的計劃在別人看來簡直是癡人說夢。



本文摘自《迪士尼百年沉浮》


   白手起家到好萊塢巨頭:迪士尼百年沉浮 迪士尼之父華特R26;迪士尼被稱為“歡樂英雄”。他一手打造了充滿傳奇色彩的娛樂帝國華特R26;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簡稱迪士尼公司。迪士尼公司1923年由華特R26;迪士尼與兄長羅伊R26;迪士尼創立,其業務涉足影視娛樂、主題公園、媒體網絡、玩偶商品等多個領域,是現今全球第二大傳媒娛樂企業。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