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名震好萊塢:米老鼠也瘋狂(3)

2013-12-26 07:44:52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美國電影的危機年代。哥倫比亞公司通過它的子公司銀幕珍品公司向電視台出售公司以前的舊片並為電視台攝制電視片,成為好萊塢最早與電視結合的大公司之一。80年代,哥倫比亞公司隸屬於美國可口可樂公司。

  華納兄弟影業公司

  1923年4月,由哈裡?華納、阿爾伯特?華納、山姆?華納和傑克?華納四兄弟創建。1925年接管維泰葛拉夫制片公司,並與1927年攝制、發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從而華納公司於30年代進入了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的行列。

  華納兄弟早期並沒有叫得響的影片,幫助他們在好萊塢站住腳的是一只叫“零丁丁”的狗,共拍攝了25部“零丁丁”系列電影。如果你不知道“零丁丁”,那麼你肯定會知道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系列”的7部電影是華納兄弟新的搖錢樹。

  1990年,傳媒業巨頭時代公司並購了華納兄弟,華納兄弟現屬於時代華納公司。

  聯美電影公司

  1919年由C.卓別林、D.範朋克、M.璧克馥、D.W.格裡菲斯出資創建,目的是為了擺脫大電影公司的束縛和剝削,争取更多的創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潤。

  聯美是最早採用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盛行的制片和發行方式的大公司。這種經營方式及導演具有的相對獨立性,使聯美公司得以在攝制娛樂片外,還拍攝、發行了一些具有一定影響和一定藝術成就的影片。如C.卓別林的《淘金記》(1925)、《摩登時代》(1936)、《大獨裁者》(1940)、《舞台生涯》(1952)、D.W.格裡菲斯的《被摧殘的花朵》(1919)、《走向東方》(1920)以及《疤面人》(1932)、《桃色公寓》(1960)、《西區故事》(1961)等。聯美公司在紐約成立時只是個小公司,20年代到30年代中,逐步發展成為美國電影業的八大公司之一。

  20世紀50年代,美國電影業進入蕭條衰退時期,卓別林和璧克馥先後把他們的股票出售給金融資本家。之後,聯美公司又幾度易手,終於在1981年被米高梅公司老闆K.克科裡安出資買下,並入米高梅公司,改稱米高梅—聯美娛樂公司。

  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

  公司成立於1935年5月,由默片時代的大公司福克斯電影公司和二十世紀影片公司合並而成,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之一。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電影業進入衰退時期。該公司為了與新興的電視抗衡,曾致力於研究寬銀幕在商業上的應用。1953年9月16日根據聖經故事改編拍攝的寬銀幕故事片《長袍》在紐約羅克亞影院上映,這第一部寬銀幕故事片不僅是該公司成立以來最賺錢的影片,也是電影從默片進入有聲片以來在技術上的一次突破。60年代,攝制了美國電影史上成本空前的影片《克婁巴特拉》(1963,一譯《埃及豔後》),遭到失敗。1972年又推出《海神號遇險記》,開創了泛濫於70年代的災難片樣式。70年代後期,該公司拍片很少。1981年大石油商M.戴維斯買下了這家公司。

  現被並購於默多克的新聞集團之下,是好萊塢主流的制片廠之一,代表作為《鐵達尼號》(1997)(《泰坦尼克號》)。

  華特?迪士尼公司

  華特?迪士尼公司(TheWaltDisneyCompany),簡稱迪士尼,是世界上第二大傳媒娛樂企業,1923年由華特?迪士尼與兄長羅伊?迪士尼創立。

  華特迪士尼公司旗下的電影發行品牌有華特?迪士尼影片(WaltDisneyPictures),試金石影片(TouchstonePictures),好萊塢影片(HollywoodPictures),米拉麥克斯影片(MiramaxFilms)和帝門影片(DimensionFilms)。華特?迪士尼、試金石、好萊塢三個品牌與金牌電影制作人傑瑞?佈洛克海默有過十餘次合作。迪士尼與皮克斯、吉蔔力有發行方面的合作。

  華特迪士尼公司擁有迪士尼樂園度假區、華特迪士尼世界,授權經營巴黎迪士尼度假區、東京迪士尼度假區和香港迪士尼度假區,並正在籌建上海迪士尼樂園度假區。



本文摘自《迪士尼百年沉浮》


   白手起家到好萊塢巨頭:迪士尼百年沉浮 迪士尼之父華特R26;迪士尼被稱為“歡樂英雄”。他一手打造了充滿傳奇色彩的娛樂帝國華特R26;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簡稱迪士尼公司。迪士尼公司1923年由華特R26;迪士尼與兄長羅伊R26;迪士尼創立,其業務涉足影視娛樂、主題公園、媒體網絡、玩偶商品等多個領域,是現今全球第二大傳媒娛樂企業。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