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合夥開店,邁出理想中的第一步(7)

2013-12-26 22:21:01



  早在"港城"的時候,甯波電視台的一些主持人,就是由我來給他們做發型的,他們那時就已經是我的"回頭客"了。等到創辦"名都"之後,為了維護住這些顧客資源,每星期我都會抽出一兩天,主動打車跑到電視台,免費為他們做發型。電視台為了表示感謝,會在字幕中打出:主持人發型由"名都發廊"葉萬耿先生設計。

  許多顧客,看到電視上的字幕都會慕名而來,而一些老顧客,得知我一直在為甯波電視台的主持人設計發型,更是"死心塌地"地不斷光顧。

  在這樣的努力下,"名都"的生意已有了越來越好的勢頭。

  但創業的過程總是曲折的,當這種勢頭緩慢地增長了幾個月以後,就停止了。

  這時候,已經到了2000年的9月,"名都"開業已整整半年。這半年來,我拼死拼活地幹,一天能做兩三千塊錢的營業額,可我賺的錢,與我在做發型師的時候差不多。按道理講,我既是發型師,又是發廊的經營者,我所賺的錢應該比過去多才對,可情況恰恰相反。這是因為,店裡的客流量有限,所有的顧客來了,都是排隊等我,其他發型師只能閑著。可即使這樣,他們每個月還有三四千塊的保底工資。所以,在這一過程中,我就發現,我自己做發型師的營業額,正好給其他人發工資。

  我想,如果其他的發型師幹不出業績,就靠我一個人牛一樣的幹,也幹不出多少業績。所以,我打算放下剪刀,讓他們幹。但是,小飛不同意,他希望我幹。就這樣,我們的經營思路出現了分歧,我的許多精力還是要花在剪頭發上。

  還有更嚴重的問題,為了提高知名度,增加客流量,我希望能在《甯波晚報》、《甯波日報》上刊登一些"豆腐塊"廣告。但小飛也不同意,"這樣不行啊,做廣告要五六千,如果效果收不回來怎麼辦?"

  小飛有自己的想法,他想等店裡的盈利多了之後,再做廣告。可我的想法是,如果不做廣告,盈利怎麼會提升呢?

  還有我的一些其他策略,比如,我打算買幾台新機器,放在店門口,多吸引些人;還打算換一個新空調,原來的空調不夠涼,顧客總抱怨太熱……

  但不管是什麼策略,只要是涉及到投資的,小飛都不同意,我們的想法始終沒辦法統一。

  本書精華已為您連載完畢,謝謝閱讀!


本文摘自《生命的蛻變》


   從發廊小工到集團總裁:生命的蛻變 葉萬耿出生於浙江臨海市的一個山村,是家中第三個兒子。因為家境困難,父母曾一度想把他跟別家的女兒作交換,為的是將來讓大兒子、二兒子能娶上老婆。所幸,由於當年年邁的奶奶極力反對,葉萬耿才得以繼續留在親生父母身邊。家境的困難,讓葉萬耿從十四五歲開始就萌生了改變命運的決心。當時,他與父母還有大哥、二哥、小妹一起在江西九江生活。他平日上學,放學就幫父母揀豆腐。那時候,他們全家人的生計都維系在父母那個小小的豆腐攤上。賣豆腐是一項收入微薄又辛苦的工作,一家六口人每天都要忙到夜裡一兩點,而第二天早上四五點就要起床。因為睡眠不足,葉萬耿的母親經常在豆腐攤前不知不覺地睡著。有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摔到地上,弄得滿身塵土。即便如此辛勞,他的母親也一天都舍不得耽擱,哪怕是刮風下雨也會準時開始一天的生意。這樣的處境,讓葉萬耿當時還稚嫩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無法忍受眼睜睜地看著父母這般艱辛地生活。從那時起,他就發誓要改變家庭的命運,改變自己的命運,他要用自己的雙手讓全家人都過上幸福的生活!葉萬耿能否實現自己的願望?又是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的?讓我們一起看《生命的蛻變》之從發廊小工到集團總裁。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