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喬治·索羅斯管理日志(22)

2013-12-26 23:35:57



  ——摘自索羅斯和摩根士丹利投資專家拜倫?韋恩的訪談

  背景分析

  和所有的投資大師一樣,索羅斯喜歡從宏觀的角度思考問題,並且不相信市場是有效並理性的。無效市場理論來自於其哲學研究,而索羅斯通過把哲學理論引入到投資實踐所取得的成就則無人能出其右。

  這位曾苦苦研讀哲學,想當個知識分子的投機商人,對金融市場的一個最基本的看法就是“測不準”。他認為市場並不是理性的,技術分析的結果總是錯誤百出,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真正有用的還是針對行業、公司的基本面分析。

  不喜歡看報表的索羅斯最初在進入美國市場時,為了認清市場環境,洞察盛衰趨勢,熱衷於在金融市場這個奇妙的“實驗室”中測試他的投資理論。他設立了一個模型賬戶,投入一部分金額在貨幣和股票上大做文章。在這個過程中索羅斯沒有確切的既定規律,只是靈活地適應變局,時時檢讨投資方式然後不斷地調整。這種在前進中修正的策略,並不是走一步算一步的被動投資,而是從行動中積極自我反思,一旦趨勢明顯,索羅斯投下的賭註會比任何人都多。

  行動指南

  如果你在市場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首先要採取的行動是以退為進,而非铤而走險。重新開始時,不妨從小處做起,這樣才能遠離由盲目造成的錯誤投資。

  3月8日投資需要規範和監管

  1997年,香港政府在捍衛匯率和股票市場方面做得很出色。我被認為是國際投機或投資者的代表,對我來說,開玩笑地說吧,投機是不健康的投資。因為投資和投機是很難區分的,我變成了一個可見的象徵,我有一張臉和一些聲音,他們認得我是誰。

  我自己覺得金融市場是不穩定的,需要有一個機構來規範和監管國際金融市場,免受過分樂觀或悲觀估計的影響。我認為國際金融市場是不穩定和危險的。

  ——摘自1999年索羅斯接受《楊瀾工作室》主持人楊瀾專訪的談話

  背景分析

  承認曾在1998年沖擊港元失敗的索羅斯,曾多次贊揚香港政府當時果斷動用1 180億港元外匯儲備捍衛港元的措施非常成功。索羅斯十年前的這番言論對今天仍有重要啟發意義:自由市場並非萬能,政府仍要加強金融監管。這就是矛盾的索羅斯:不擇手段的他反而更欣賞對手的明智反擊;借投機賺錢的他卻常常規勸別人不要輕易玩高風險的金融遊戲。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暴露了自由競争市場的嚴重缺陷。美國一向堅持自由市場經濟,奉行不幹預主義,卻在金融危機面前祭起了政府幹預的大旗。這種大張旗鼓的救市和加強對金融市場的監管,讓人產生“美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行其道的感覺。然而索羅斯的言論卻說明,政府加強金融監管不僅正確,而且十分必要。

  行動指南

  公司管理正如所有市場一樣,就像是一把三條腿的椅子,這三條腿分別是:自律、監管和市場約束。每一種力量都同樣重要,而且必須均衡,缺一不可。

  3月9日要懂得身處何地

  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每當世界經濟到金融崩潰邊緣之時,政府就會出現。2008年我期待著同樣的一幕,但它卻並未發生。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產。在接下來的這些日子裡,整個金融系統幾乎等於心髒停搏,不得不依賴人工生命保障系統來維持。它對於全球經濟的效果等同於大蕭條時期銀行系統發生的崩潰。

  金融危機的嚴重程度超過了我的預期,我早就明白我們正在處理比次貸危機或是房產泡沫更嚴重的問題:我們已經到達了信用擴張過程中的頂點或是轉折點,這次擴張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開始,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變成了超級泡沫。要懂得我們目前身處何地,又該遵循什麼樣的政策,就必須認識到這一點。

  ——摘自2009年2月25日《南方週末》刊發的《反思2008的崩潰風潮》

  背景分析

  泡沫經濟是伴隨著信用的發展出現的一種經濟現象,實際上,金融危機就是信用泡沫加上債務危機的集合體。1929年,面對金融大危機,美國政府切斷了黃金和其他信用貨幣之間的聯系,信用擴張從此失去了最後一個刹車閘。由於資本天生的逐利性,信用擴張只會帶來投機資本的不斷增加,它們不斷需要新的金融玩具。因此,美國人通過不斷的金融創新,推出了各種名目繁多的金融產品,以滿足資本逐利的需求。



本文摘自《喬治-索羅斯管理日志》


   世界著名企業家:喬治·索羅斯管理日志 喬治R26;索羅斯是華爾街最著名的對沖基金“量子基金”的創始人、赫赫有名的“金融大鳄”、以特有的“反身性”哲學理論融入到投資理念中去,創造了金融界的神話。本書是世界著名企業家管理日志系列中的一本,以管理日志的形式,對索羅斯的成長經歷、獨特個性、充滿神秘色彩的投資理念、以及他對世界與人類極端的看法與價值觀,都作了深入探讨和剖析,從而展現出一個矛盾而又睿智的金融巨人的一生。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