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儒家式領導:與許倬雲對話(4)

2013-12-24 10:19:34



  劉瀾:你眼中的偉大的企業領袖很多嗎?

  許倬雲:很不幸,沒有。現今,股東持股非常分散,以致不可能在全體股東大會上聽到真正有意義的讨論。首席執行官們不再需要向股東負責。因此,首席執行官只考慮自己的年度報告。他可以僞造收益,以便從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讓自己薪水翻倍,獎金多多。這種不受控制的首席執行官是當前危機中的基本問題。

  劉瀾:偉大的商業領袖應該能看多遠?為什麼你說10年到20年?

  許倬雲:最好的領導者應該至少能夠看到未來的一代。像通用汽車這樣的大公司,應該能夠看到未來的25年。不幸的是,它們沒有做到。為什麼我們仍然在使用燃油動力的汽車?因為汽車業已將它的資本、時間和能量都消耗在維持市場長期穩定上,它不希望事情發生改變。如果有遠見,它們應該能夠看到,化石能源正在逐漸枯竭,全球環境正在惡化,而我們最好為變革做好準備。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領導者在這麼做。

  知識領袖的責任

  劉瀾:你已經觀察到,首席執行官們面臨巨大壓力,來自競争對手、來自華爾街分析師、來自股東,等等。他們能夠在何種程度上發揮領導者的作用呢?

  許倬雲:各種領導者——公衆領袖、政治領袖、企業領袖和知識領袖——共同工作、相互影響。他們的影響有時相互增強,有時相互抵消。

  預見持續不斷的變化應該是知識領袖的工作,因為政治領袖和企業領袖忙於維持政府運轉,或者賺取最大利潤。放眼未來還真不是他們的全部責任。公衆領袖本應該承擔起這個任務,但是他們並沒有接受過這方面的訓練。

  知識領袖應該擔負責任。不幸的是,在美國已經近一個世紀沒有出現過偉大的哲學家了。對我來說,真正偉大的知識領袖是卡爾?雅斯貝斯,一個德國人。他在活著的時候就多多少少地被孤立,直至今天他的聲音也始終未被重視。我在美國大學的同事們都埋頭研究瑣碎的話題。沒有人大聲疾呼“開辟新道路,迎接新時代”。沒有人在這

  麼做。

  劉瀾:雅斯貝斯有什麼值得我們關註的思想?

  許倬雲:在他1953年的著作《歷史的起源與目的》一書中,雅斯貝斯註意到:在每個偉大的文化中,一場文化崩潰會帶來一次偉大的突破,開辟他所謂的“軸心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中,作為這些文化關鍵假設的先驗價值被創造出來)。他預言,在下個世紀中,將會有一次突破,帶領我們進入科技文化的時代。他的見解在今天仍然意味深長。我們現在面對的危機實際上是災難前的預兆——始於啟蒙時代的現代社會正面臨一場文化崩潰。

  然而,如果沒有知識領袖為未來指點方向,我們將缺乏遠見。幸運的是,在歐洲興起了一些公衆運動,比如環境保護。正是由於它們施加的壓力,全球變暖以及碳排放才成為緊急議題。公衆壓力迫使公衆領袖作出抉擇,而商業領袖隨後跟上。

  在美國,過去的四分之一個世紀中,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席穆爾?艾森斯塔特,以及另外20來個人,我也在内,已經在不同的地方舉行過10~15次集會,力圖向世界指明我們從過去學到了什麼,而未來應該是怎樣。

  盡管這些都是學術界的重量級人物——我是其中分量最輕的——但是大衆根本不聽。

  劉瀾:你們像是以前的羅馬俱樂部嗎?

  許倬雲:我們沒有取個名號。我們集會,然後散會。我們盡力教書育人,對公衆演講,寫書,試圖影響他人。但是你知道的,美國的大衆不讀書,企業領袖不讀書,小佈什及其手下也不讀書。

  劉瀾:不過奧巴馬讀書。

  許倬雲:是的,奧巴馬讀書。

  《韓非子》與《論語》

  劉瀾:如果你有機會向奧巴馬或其他的世界領袖推薦一本中文書,你會選哪本?

  許倬雲:《論語》。

  劉瀾:不過在你的著作中,你總是提到《韓非子》。

  許倬雲:對。《韓非子》的作者韓非比馬基雅維利早1 700年。韓非身處大一統前夕的戰國時代,與我們今天類似。《韓非子》對如何組織官僚機構進行了最成熟的探讨,這正是我們現在面對的挑戰。他試圖說服統治者組織一個理性的架構來治理天下,而不是讓單一的某個人群來統治,不管他們是貴族、武士,還是富豪。



本文摘自《領導力沉思錄2》


   零距離聆聽大師思想:領導力沉思錄2 繼廣受歡迎的《領導力沉思錄》之後,中國著名管理學者劉瀾推出的又一本與全球管理大師的精彩對話錄。這些大師來自中國、印度、歐洲、美國等多個地區,從組織、歷史、哲學、心理分析、營銷等多個維度來看待領導力。這些深入淺出的對話引人入勝,呈現了領導力多姿多彩的多維視角,既能啟迪管理研究者和實踐者的思想,又是各級經理人提升領導力的權威的行動指南。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