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儒家式領導:與許倬雲對話(7)

2013-12-24 23:31:22



  劉瀾:但在企業裡我們沒有這種制度。

  許倬雲:我們有所謂的舉報者,但是這不是“内置”於公司中的制度。

  劉瀾:而且舉報者通常沒有好結果。

  許倬雲:今天的美國,股東已經變得很分散,所以不再有真正的全體股東大會。沒有真正的全體股東大會,也就沒有真正的董事會。沒有真正的董事會,首席執行官也就無所顧忌。安然事件曾是一個明顯的徵兆——我們一直沒有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安然事件是因為有舉報者而暴露出來的。理論上,我們還真有“内置”的舉報者:審計。但是審計沒有實權。

  劉瀾:而且審計可以被收買,安然事件就體現了這一點。

  許倬雲:對。所以現在政府監管成為必需。但是英美的法律是這樣的:如果沒有犯罪行為發生,我們就不得去幹預和阻止它。我們不能假定人們是罪犯,因此沒有人監控美國的公司。

  奧巴馬認為政府應該對企業和市場實施一些監管,這是共和黨人稱他為共產主義者的主要原因。共和黨人一直不了解,現代經濟中的那只手從來不是無形的。那只看不見的手是富人手中的金錢。他們能夠加以操縱。你和我不能。

  政府與企業的相似之處

  劉瀾:你曾經說過,一個國家就像一個企業。你能具體說說嗎?

  許倬雲:好。我想你是指一個政權和一個政府。它們與公司相似,但並不非常相似。相似之處是政府和公司都是人類組織。然而,一個政府,不論它是較大的政府,比如中美,還是較小的政府,比如丹麥和瑞士,都是一個公共架構。人民賦予其權力,具有極大的執法權威。

  一個企業依據法律組成,需要遵守公共法律和服從政府幹預。因此,一個公司可以解散或重組,而一個政府在反對力量強大到發動暴力革命之前,不能被解散。在民主政治中,選舉可以改變政府的組成和人事,但是不能改變它的基本架構。而商業公司更容易經歷變革,例如,通過破產或是完全的重組。

  劉瀾:從領導力的角度看,管理一個國家與管理一家公司有什麼相似之處?

  許倬雲:管理一家公司,不管這公司多大,比起管理一個政府的複雜性都要小得多。但仍有相似的地方。你都需要有個首領來實施最終權威。你都需要一批助手擔任部門領導,進行勞動分工。在勞動分工中,你都需要一個首席執行官來管理日常工作。如果這樣比較的話,董事會主席最像政權的首腦,而首席執行官則像政府的首腦——這是最相似的兩點。

  與此同時,還有另外兩件事相似。二者都需要掌握財政預算的人,並且都需要招募和管理人事的人。所以,首席行政官、財務權力和人事權力,這三個部分在這兩種組織中是類似的。

  企業與部落的相似之處

  劉瀾:你曾經說過企業也是一個部落。

  許倬雲:對。因為在我看來,任何公司都比一個國家要小,沒那麼複雜,而部落通常就是在國家之下的那個層次上。一個部落也更親密,人們彼此認識。

  在我的腦海中,企業是以家族為中心的,尤其在中國的香港、台灣和東南亞。在美國,也有福特和洛克菲勒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已經和公司分開了,而福特家族仍然留在企業中。在美國三個汽車巨頭中,福特是唯一存活下來的。為什麼?福特家族自己拿出資源投入公司中,減緩了崩潰的勢頭。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沒有這樣的支持。所以,福特仍舊代表著家族企業。

  一個部落更像是一個家庭。一家公司更像一個部落,而非一個國家。如果一家公司為家族所擁有,肯定有些東西你無法改變。

  劉瀾:如果我們把公司看做部落,對商業領導者的啟示是什麼呢?

  許倬雲:就像我剛才提到的案例,福特能度過危機,是因為福特家族在公司中直接擁有既得利益。換言之,即便福特的股東分散在各地,仍然有一個核心,就是福特家族。

  在日本,三菱、三井或者任何其他企業,它們都有個核心,這個核心是既得利益部分。日本的家族企業選擇領導者有個有趣的方法。他們不一定是子承父業,他們可能從最好的合作夥伴或者員工中找出最佳的首席執行官候選人,讓他和他們的女兒結婚。你不愛我的女兒也沒有關系。你可以有找情婦的自由,同時我的女兒也有找情人的自由。關鍵在於,通過這種家庭紐帶,你被接納為家庭一員,這樣由姻親紐帶而選出的卓越領導者可以代表家族企業的核心利益。這是好是壞?我不知道。這樣做在意的是穩定。但是我不認為金錢應該總是屬於同一家庭,從這一點來看這種做法不太好。



本文摘自《領導力沉思錄2》


   零距離聆聽大師思想:領導力沉思錄2 繼廣受歡迎的《領導力沉思錄》之後,中國著名管理學者劉瀾推出的又一本與全球管理大師的精彩對話錄。這些大師來自中國、印度、歐洲、美國等多個地區,從組織、歷史、哲學、心理分析、營銷等多個維度來看待領導力。這些深入淺出的對話引人入勝,呈現了領導力多姿多彩的多維視角,既能啟迪管理研究者和實踐者的思想,又是各級經理人提升領導力的權威的行動指南。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