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跳進影子銀行

2014-04-23 22:20:56

  在從九龍開往廣州的直達快車上,我收到一位朋友的短信,我跳進小貸行業的消息在網上迅速發酵,十多家網站發佈了關於我的新聞……第二天,《經濟觀察報》用頭版和第二版兩個整版的篇幅對此做了報道,題名叫做《張化橋“割袍”》……
2011 年6 月20 日這一天,驕日炎炎。我走出瑞士銀行的辦公大樓。我回頭仰望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感到一種自豪和滿足。
我又一次把瑞士銀行炒掉了!
這是我第二次放棄這家頂級投行的搶手職位。五年前,即2006 年3 月,我辭去了瑞士銀行(UBS)中國研究部主管一職,去一家大型國有控股企業──深圳控股有限公司(0604.HK),擔任首席運營官。該公司1997 年就在香港上市,有1000 多名員工,在多個城市設有分公司。
深圳控股的董事長和CEO 給了我非常大的自主權。在我任職的兩年半時間,我們管理團隊使這個有點僵化的國企面貌一新。這得益於港股大牛市和我們的積極改革,2006 ~ 2008 年公司股票漲了6 倍。我們果斷賣掉了很多非核心業務,包括有線電視、發電廠、收費公路、工廠,只專註於房地產開發。借著股價上漲的良機,我們募集了3.5 億美元的新股和數十億美元的低息長期貸款。
彭博和各大媒體紛紛撰文報道深圳控股的驚人轉變,以及我所作的小小貢獻。《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 雜志甚至為此做了封面報道(2007 年7 月)。雜志封面是我的照片,文章用了一個搞笑的標題──“張家王朝”(The Zhang Dynasty )。然而,國企的經營難免受到行政幹預和社會約束。舉例來說,即使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我們也很難裁員。員工績效考核基本上就是例行公事,而且國企的決策效率低下。很快,我就發現我無法真正地進行改革,繼續待下去可能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2008 年9 月底,雷曼兄弟正在破產的時候,我重新被召回UBS,擔任投資銀行部中國區副總經理,幫助客戶通過IPO 和債券融資。UBS 和高盛是僅有的兩家在國内資本市場上有全牌照運作的外資銀行。這時的A 股市場,看起來像全球資本市場恐慌中的一塊綠洲。我的工作橫跨A 股市場和國際資本市場,此外,我還兼任亞洲房地產部主管。後者看起來
似乎更有趣。

本文摘自《影子銀行内幕:下一個次貸危機的源頭?》


   中國金融體系面對流動性過剩、信貸過度擴張、熱錢湧入等困擾,一步步走向危險的境地,其中神秘的 “影子銀行”被視為幕後黑手之一。張化橋透過描寫自己在影子銀行 (小額貸款公司)的三年經歷,系統性地陳列影子銀行體系的功能、監管、困境及改革建議等,也批評監管的嚴苛和缺失,金融危機隨時重臨。曾為最佳中國分析師的作者,亦在本書中分析中國股市低迷的原因。 美國部署退市,當大部分人以為金融海嘯危機已過之際,卻忽略了中國累積了二三十年的信貸泡沫!而全球新一浪的金融海嘯,源頭極有可能來自中國的「影子銀行」!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