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治國理政(10)

2014-08-04 14:42:31

    談談產業發展

    我認為,產業發展是以價值發展為其實質,以企業發展為其主體,以主導產業群為其載體,以經濟波型為其形式的一個產業的内生提高過程。發展產業的本質在於促進資源向財富的轉化,即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向物質財富和文化財富的轉化,使資源實現其人們需要的財富價值。產業發展要註重區域主導產業群的建設,根據資源佈局和市場需求,建設區域、國家的主導產業群,產生產業建設的集聚效應。產業發展是總量擴張、結構演進、質量提高的歷史過程,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有的產業成長,有的產業消亡,有的產業壯大,都有其合理性。企業是市場主體,產業發展的主體是企業。運用市場和政府兩只手,培育和發展企業,特別是企業集團,是產業發展的核心任務。產業發展要註重體制建設、文化建設和政策建設,促進產業融合和良性層次轉移,降低產業發展成本,提高產業素質。

    2005年8月11日在國家行政學院與胡鞍鋼教授座談

    讀克勞塞維茨《戰争論》心得

    《戰争論》和《孫子兵法》被稱為東西方兩部軍事聖經。克勞塞維茨《戰争論》的主要特點是把戰争重要問題的想法寫成簡短的格言式的篇章,也就是他所說的“谷粒”,隨著研究的深入,再把這些短文串起來,使之逐漸系統化,形成一個具有内在聯系的有機整體。《戰争論》的内容和寫作過程充分體現了克勞塞維茨及其夫人瑪麗的智慧、抱負和意志力及其偉大的精神。

    《戰争論》引起軍事思想變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戰争只能根據概然性的規律推斷。克勞塞維茨在探讨戰争的屬性問題時認為,戰争是有其自身存在規律的。透過戰争的全部現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傾向來看,戰争是個奇怪的三位一體:暴烈性的要素,使戰争成為一種盲目的自然沖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動,使戰争成為一種自由的精神活動;作為政治工具的從屬性,使戰争成為一種純粹的理智行為。這三個方面,分別主要同人民、統帥和它的軍隊以及政府有關。他說:“這三種傾向像三條不同的規律,深藏在戰争的性質之中,同時起著不同的作用。”他認為概然性的規律推斷戰争,必須依靠情報。第二,戰争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克勞塞維茨在馬克思主義誕生前的軍事思想發展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戰争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的經典命題,並由此全面而深刻地闡明了戰争與政治的關系問題。他認為,政治決定戰争,戰争又反作用於政治。第三,消滅敵人軍隊和保存自己軍隊是相輔相成的。他說:“消滅敵人和保存自己軍隊這兩種企圖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它們是相互影響的,它們是同一意圖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第四,理論不應是死闆的規定,而應是一種考察。克勞塞維茨在論述戰争理論的作用時認為,戰争理論不應當成為一套供戰場上使用的代數公式,不能通過死闆的原則為人們指出狹窄的必然的道路。第五,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融合在一起的。他認為:“物質力量的作用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不可能像用化學方法分析合金那樣把它們分解開”。物質力量和精神是相互作用、相互助長的。第六,民衆戰争是整個戰争發酵過程的擴大和加強。他認為民衆戰争是不容忽視的戰争現象。民衆戰争是戰争發展的必然趨勢。探讨了民衆戰争的特點、條件、運用原則等問題。第七,進攻和防禦兩種作戰形式是相互交錯的。克勞塞維茨從哲學的角度,論述了進攻和防禦的問題,提出了進攻與防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指出防禦是由巧妙的打擊組成的盾牌。第八,戰略上最重要而最簡單的準則是集中兵力。他明確指出:“數量上的優勢不論在戰術上還是戰略上都是普遍的制勝因素”,“數量上的優勢應該看作是基本原則,不論在什麼地方都是應該首先和盡量争取的”,“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準則是集中兵力”,“我們要嚴格遵守這一準則,並把它看作是一種可靠的行動指南”。

    克勞塞維茨在軍事思想史上自覺運用辯證法系統總結戰争經驗,正因為包含如此豐富的軍事辯證思想,《戰争論》成為舉世公認的戰争理論經典。

    2006年8月13日在蒙自縣軍分區招待所讀《戰争論》

    

本文摘自《盛天下之理鑒世間之事》


   《天鑒》是作者二十年的學習心得、生活體驗和履職感悟,涉獵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諸多方面。作者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結合,基於實踐的探索和理論的思考,娓娓道出治國理政之道、養身正家之道、仁醫仁術之道。内蘊真、善、美,外顯情、理、志,充分表達了至真的認識、至善的行為和至美的追求,充分表現了作者的激情、理性和意志力。何謂“天鑒”?乃“素心真履,天人共鑒;盛天下之理,鑒世間之事”之謂也。“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中國歷代知識分子所最尊崇的信條,在本書中得到了具體的體現。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