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國寶”企業家緣何成為政策犧牲品(1)

2014-08-08 21:11:00

    油荒、電荒、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稅率下調、環保門檻擡高、美國次貸危機導致需求萎縮……長三角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如何面對和解決危機成為長三角企業和有關部門的共同課題。被譽為中國最富活力的經濟群體的中小企業已經風光不再。然而,輝煌的過去或許人們還一一在目。自2003年以來,國民經濟年均增長9.5%,而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28%,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速度成倍的高於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截止到2007年6月底,經工商部門註冊的中小企業數量達到460萬戶,個體經營戶達到3800多萬戶。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於國内生產總值的60%左右,上繳稅收約為國家稅收總額的53%,生產的商品占社會銷售額的58.9%,商品進出口額占68%左右。在40個工業行業中,中小企業在27個行業中的比例已經超過50%,在部分行業已經超過70%,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主體。而如今,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同樣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包括其自身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戰略困境以及外部大環境對企業發展的制約。

    隨著美國次貸危機升級為世界金融危機,西方主要經濟體陷入衰退,國内房地產、鋼鐵、汽車等重要支柱產業產銷大幅度下降。如何保證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成為當前宏觀調控首要任務。對此,資深危機管理專家艾學蛟撰文指出:"的確,經濟實現良性發展,既需要無形的手--市場的自我調節,更需要有形的手--宏觀調控的規範約束。這是因為,企業發展良莠不齊,優秀的企業可以為社會創造財富,而存在致命缺陷甚至是社會蛀蟲的企業,則很有可能揮霍社會財富,把社會、人民的優質資產占為己有甚至演變為社會劣勢資產,拖了經濟發展的後腿。在市場競争中,優勝劣汰是亘古不變的法則,政府的宏觀調控也不能偏離這點。政府不宜把保護傘撐得過大,實現企業的整體性生存,這既違背經濟規律,更不具備現實可能性。所以,宏觀調控的目的在於規範中國的經濟秩序,促進良好、健康、有序的經濟市場的建立。使得良好的、潛力大的企業在健康的經濟環境中持續發展,而資質不好的企業則在優勝劣汰的殘酷環境中被淘汰。此次政府宏觀調控的目標在於"逼迫"低成本制造企業的轉型,迫使他們進行產業升級,以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初衷是非常好的,也是順應當前制造產業轉型的趨勢的。但是,實施宏觀政策時,也要註意累加效應。不宜過急、過激,給企業一個緩沖期,給他們準備'過冬棉衣'的機會。如果連續打出強硬的組合拳,不但企業中的老弱病殘受到沖擊,面臨著重重危機,連優質企業都要受到這殺傷力極強的政策的累及了,搞不好,也會受到死亡的威脅。那麼優勝劣汰法則就變成"一鍋端"法則了,這與宏觀調控的初衷是違背的,反而不利於企業的發展。"

本文摘自《危機下中小企業的生存法則》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2009年將是水深火熱的一年,全國6.8萬家企業倒閉值得警示。中小企業主,不要被金融危機吓破膽子,拿出自己的經營策略來應對,這才是上上之策,因為明天的經營環境比今天更加糟糕。亂世出英雄,狹路相逢勇者勝。
  目前的經濟危機是一次空前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也是一個前所未有、千載難逢的機遇。“危”與“機”並存,惟有未雨綢缪,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裡,相信這是中國企業的一次機會,也是中國企業大變局的歷史時期。不管採用何種過冬策略,只要能使企業活下來,“剩者為王”,就是最好的策略。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