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全國6.8萬家企業倒閉值得警示(4)

2014-08-08 21:26:06

    據報道,玩具廠倒閉後,合俊集團高層們或關手機,或啟用"來電提醒"業務,集體蒸發。玩具廠倒閉後只在大門上貼著一份政府《通告》,上面寫著:"你們為父母分憂、為改善家庭生活而遠離家鄉,對此我們鎮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然而由於企業者經營不善導致企業倒閉……"

    《通告》中也稱,鎮政府已經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盡力解決員工的工資問題。對此,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鎮政府應該給予工人一定的保障,畢竟它過去從這裡(玩具廠)得到過很多利益,從土地的出讓、廠房的出租,它都獲利了。此外,鎮政府過去比較多的時候站在的是廠方利益那邊,現在是站在工人這一邊的時候了。從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的角度來看,鎮政府也應該負起一定的責任。"

    數千玩具廠員工在前天走上街頭,四顧茫然;供應商更是面對緊閉的廠門,徒歎無奈。

    據了解,2008年10月21日早上又有2000多名員工到鎮政府那裡聲讨,他們申訴,從2008年8月份起就沒拿到工資。另外,一名週姓的主管會代表員工與鎮政府談判補償事宜。據了解,合俊玩具廠倒閉時,公司仍聘有6500名員工。

    確實,在2008年,甚至是2009年,在這個金融危機下的冬天,合俊事件盡管暫時平息下去,但是珠三角制造企業倒閉潮帶來的勞動力過剩危機卻只初露端倪。珠三角企業的倒閉和裁員浪潮才剛剛拉開序幕。事實上,不管是合俊、百靈達等代工企業,還是像飛躍集團這樣的企業,都同樣面臨著多重困境,這幾家企業的境遇不過是中國衆多出口加工制造企業的一個縮影。就以處在風口浪尖的玩具行業為例:珠三角的玩具企業大多以OEM為主,自有品牌非常少,而且多數依賴出口歐美及日本。合俊在樟木頭兩家工廠的產品有70%以上銷往美國,包括為全球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提供OEM業務。而受近期金融危機影響最為嚴重的,恰恰就是美國、歐洲和日本。海關數據表明,2008年來中國對美、歐和日本的出口同比增長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2008年4月以來,中國對歐洲的出口累計同比增長已連續5個月下滑,從2008年初的33.4%降至25.6%。如果說此前在產業轉移壓力下,珠三角體現的是沒有實力的小型企業紛紛倒閉的洗牌效應,那麼合俊的倒閉,則開始顯現出另一個趨勢--大型代工企業也開始熬不過這個寒冬了,正如徐鴻飛所說:"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純代工企業的規模越大,風險往往也越大。"就在合俊和百靈達倒閉後的這一週,龍崗港聲電子廠、寶安宜進利工廠、坪山創億玩具深圳有限公司、西麗西洋服裝廠等都紛紛傳出倒閉的消息。來自廣州海關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1~7月,有出口記錄的廣東玩具企業僅1404家,其中374家為新增企業。與2007年同期相比,有3618家企業退出出口市場(下稱"退出企業"),占2007年同期出口企業總數的77.8%,退出企業中以私營企業為主,有2882家。在此形勢下,訂單明顯向規模企業集中。

    

本文摘自《危機下中小企業的生存法則》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2009年將是水深火熱的一年,全國6.8萬家企業倒閉值得警示。中小企業主,不要被金融危機吓破膽子,拿出自己的經營策略來應對,這才是上上之策,因為明天的經營環境比今天更加糟糕。亂世出英雄,狹路相逢勇者勝。
  目前的經濟危機是一次空前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也是一個前所未有、千載難逢的機遇。“危”與“機”並存,惟有未雨綢缪,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裡,相信這是中國企業的一次機會,也是中國企業大變局的歷史時期。不管採用何種過冬策略,只要能使企業活下來,“剩者為王”,就是最好的策略。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