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主意從哪裡來(1)

2014-08-15 08:56:57

    

    ·馬 雲 阿裡巴巴集團主要創辦人,現任阿裡巴巴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我很激動能夠再次到北大和很多同學和朋友進行交流。我自己今年被提名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很榮幸。我覺得機會是大家創造的,機會也是大家共享的,我們互聯網能夠再度榮獲經濟人物提名,說明一點:互聯網再度影響中國經濟。我1995年離開大學,教了六年半書,開始創建第一家互聯網公司,那時候非常艱難,中國還沒有真正連上互聯網,當時註冊名字比較難一點,我註冊的名字想叫“杭州internet網絡有限公司”,我們註冊的時候“internet”在字典上都沒有,後來就註冊了“杭州電腦網絡公司”(音),到後來我們創辦的所謂的B2B阿裡巴巴,所謂創新,很多人講創新是技術人員的事情,很多人想到技術的創新,但是模式的創新,市場發展的創新,管理、資本運作這方面的創新是可以做得更好。

    像我這樣不懂技術,所以我給自己編了很多理由,我們可以在各行各業進行創新。講到這些,我想我們在做阿裡巴巴的時候,我最早的想法,我創新的主意是哪裡來。剛才有一張照片是在長城上,那天在長城上面做了兩件事,在長城上面我們發誓這輩子一定要做一家中國人創辦全世界最好的公司,我們把錢、把名一切都擱在一邊,只專註做這一件事。第二件事,我發現長城上面很多都寫著“張三到此一遊”、“李四到此留念”,我發現這是中國最早的BBS,所以從BBS入手,阿裡巴巴最早就是從BBS入手的。BBS的原理又是必須創新的,我當時和我們的技術人員講我要把BBS每一條貼上去都要檢測,都要進行分類,他們覺得這是違背了互聯網精神,我覺得每一句貼上去都要進行檢查,進行分類。

    另外,我們當時並不知道自己叫B2B,現在大家認為阿裡巴巴在全世界B2B是做得最大的,因為我們有一千三百萬會員,後來人家說你們是B2B,我們做的時候不知道,我們說就是幫助中小企業成功。這個思想從哪兒來呢?我記得應邀到新加坡參加亞洲電子商務大會,我發現90%的演講者是美國的嘉賓,90%的聽衆是西方人,所有的案子、例子用的都是ebay、雅虎這些,我認為亞洲是亞洲、中國是中國、美國是美國,美國人打籃球打得很好,中國人就應該打乒乓球。回國的路上我覺得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商務模式,是不是ebay我不知道,是不是雅虎我也沒有看清楚,但是如果圍繞中小企業幫助中小企業成功我們是有機會的。

    1999年我們構思阿裡巴巴的時候我們考慮的是中國的經濟,第一,大局的判斷中國加入WTO組織只是時間問題,WTO組織如果缺乏組織是不可思議的組織,中國企業可以到國外做生意,如果我們通過互聯網幫助中國企業出口,幫助國外企業進入中國,這是我們第一個構思。第二,我們認為推動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是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我們要幫的永遠是那些需要幫助自己的企業,能夠幫助自己的企業。中小型企業使用電子商務這是他們的趨勢,而不是有些大型企業使用電子商務是為了炫耀。所以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企業,這是我們最早的構思。

    一直有人說阿裡巴巴的這個模式這樣不好那樣不好,所以做創新要擋得住壓力,擋得住誘惑,我們最早被人說是瘋子到今天的狂人。(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們堅信一定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我們,我們在乎怎麼看待這個世界,如何按照我們的既定夢想一步一步往前走,這是做企業做任何事兒一定要走的路。)所以到今天為止有人說阿裡巴巴的B2B沒有被世界認可,所以我們推出了C2C,因為我們的C2C也沒有被認可,所以我們購並了雅虎引擎,這是外界的猜測而已。電子商務在中國一定會成為超越美國電子商務的模式,這是我個人的判斷。為什麼C2C領域我們覺得一定會有巨大的發展?我經常講中國13億人口,通過這幾年的努力,這幾年的經濟高速發展,3億人上網只需要幾年,而美國搞3億人上網,生孩子就要生好幾年。

本文摘自《影響你一生的名人演講》


   針對中國傳統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教育觀,針對當前學生中存在的對成長消極、迷茫和倦怠情緒,策劃推出《做有出息的孩子——影響青少年一生的演講》。此書針對這個熱點,選擇10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俞敏洪、楊瀾、於丹、潘石屹、成龍……鑒於自身從平凡到卓越的歷程,以在中國大學演講的形式為青少年如何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培養自己成為“有出息的孩子”所需的潛能給出了許多規劃和答案。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