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安娜,我採訪過的一位女士,一位年過六旬的美籍西班牙人,她三歲的時候,全家從尼加拉瓜移民到了美國。她說:“當時真是坐著香蕉船?來到美國的。”她告訴我命運在拉丁文中的概念,這個概念和我們命運的概念相似。命運是我們每一個人生來就註定要走的一條路。這不是宿命論(她生來就是總統或者他命裡註定要失敗)的觀點,而是更像佛教梵語裡的觀點,即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命真谛。
還有其他的說法可以描述這種觀點,比如我先前提到的“率性而為”。所有這些不同的說法都表達同樣的意思——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當我們按照這條路走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找到滿足感。但是追隨本心到底是什麼意思?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在走自己的路?
“追隨本心”有很多含義:從事自己最感興趣的工作;勇敢地面對自己選擇的生活(忠實於自己心底的願望);花點時間來傾聽自己内心的聲音,因為這個聲音會告訴你,你是否正偏離你最真實的欲望。
73歲的威廉姆是一個作家兼研究員,同時也是一位顧問,為處於人生轉折期的人們提供指導。他和我說,他多數的幸福感都來自於他知道自己在做真正的自己。“我生活的意義就是我對命運的認識。在我看來,命運不是你生命的終點,而是你正在跋涉的旅途。我們每個人生來就要面對這樣一條道路,這條路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要由我們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經歷來鋪墊。”他還談到,他曾多次深刻地感覺到了命運的召喚。“當我四歲時,我躺在草坪上觀察螞蟻,看到螞蟻和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一種強烈的好奇心促使我找出原因來。那時我就知道,努力挖掘事物的真相就是我命運的一部分。在這一刻,天不會變得更藍,但是那種感覺如此強烈,就像上帝賜予的一樣,無法拒絕。”
在我採訪湯姆時,他已經60多歲了。他是在加拿大西部草原長大的美狄斯人。美狄斯人是加拿大人與法國商人結合的後裔。湯姆13歲時的一次經歷改變了他的一生。很多接受採訪的人都可以舉出他們人生中的一次重大事件,經歷了這次事件,他們明白了自己究竟是誰,自己為什麼活著。
十幾歲的時候,湯姆和幾個朋友常常喜歡到一處保留地的大湖上滑冰。那年他14歲,剛剛入冬的一天,他和朋友們進行了一次冰上之旅。在他們出發離開村莊的時候,有些老人就警告他們,冰並沒有凍實。但是仗著年輕氣盛,他們把警告當成了耳旁風。“我們滑冰的時候,經過一塊叫做大島的地方,幾乎整個下午我們都在那個地方滑。我記得去大島的路上,經過了一大塊有裂縫的冰,那塊冰年年都有裂縫,所以我們也沒把它當回事。”
夜幕降臨的時候,四個男孩開始返回村莊。當他們走到有裂縫的冰塊那裡時,湯姆的三個朋友小心翼翼地越過了裂縫,但是湯姆有些害怕了,不敢邁步。他一邊大叫著提醒他的朋友們小心,一邊用盡全力滑冰,試圖憑借跳躍越過裂縫。但是在他的腳著地時,腳下的冰破了。他突然掉進了湖裡,被冰冷的湖水淹沒了。他努力地伸出頭,朝著掉下去的那個窟窿遊去。一邊抓著冰掙紮,一邊向朋友們求助。朋友們輪流地去救他,但是每一次他試圖爬上冰面的時候,他週圍的冰就會破裂,把他一次次地扔進冰冷的噩夢。
湯姆已經非常疲勞了,凍得不住地發抖,他眼睜睜地看著他的朋友們一個接一個地跑回村裡去找人幫忙。當他最後一次抓著冰試圖上來的時候,他看到三個朋友中的最後一個也快要放棄他了。湯姆又沉入冰水中,他已經感覺到,生命在逐漸逝去。再朝上看的時候,他看見一片黑暗,冰窟窿也看不見了。
“我意識到我要死了。不知為什麼,那時候我腦海裡出現了湖兩邊的樹,是白楊樹,我們稱它們為搖曳的白楊,因為它們細小的葉子在風中搖曳,好像整個森林都在抖動。我感覺自己的生命在消逝,我所能想到的就是那些搖曳的白楊,我覺得自己再也看不到它們了。正當我徹底絕望的時候,我感覺那些樹在召喚我,我最後向上看了一眼,居然發現冰上有一個非常圓的窟窿,那窟窿剛才還沒有呢。我努力探出身體,想抓住窟窿邊的冰,結果我成功了。這時,我聽見了最後一個離開的朋友在呼喚我,我也大叫著回應他。他回來用他的衣服把我拽了上來,我脫離了危險。”
那時候,他只是慶幸自己還活著。但是很快他就開始回味他的那次經歷。“我一直搞不明白,為什麼我臨死的時候會想到那些樹。為什麼我沒有想到我的家庭、我的父母或者是我的祖父母?我的腦海裡只有那些樹,那些搖曳的白楊,我將再也見不到它們了。這個謎已經困擾了我好多年。”
大約過了20年,他和一位女醫師講了他的經歷。這位醫師是一位信仰宗教療法的治療師。她說,是那些樹拯救了他,因為他的命運就是領導宗教儀式。在他的部落,白楊是某種神聖的宗教儀式的核心組成部分。這?治療師告訴他:“你生來就是一個宗教療法的治療師。”湯姆意識到,他無時無刻都能感覺到自己被召喚做一名宗教領袖,但是他一直在抵制這種暗示,可就在那一刻,他看到了自己的命運,他真正的人生之路。當他真的成為了一名宗教領袖的時候,他給自己起了一個“教”名:站立的白色水牛。此後的30年裡,站立的白色水牛已經在領導宗教舞蹈和作為精神向導的工作中找到了生命的最深刻含義。他還在繼續做其他的工作,但是領導宗教儀式、做他人的精神向導已經成為他生命意義的真正源泉。
本文摘自《財智人生》
小時候,長輩告訴我們要好好聽話、用功讀書,以便將來做個有用之人。於是,我們就乖乖地聽話、認真地準備考試,在乏味中帶點趣味地完成學業。出了校門,我們拚了命搶到一份還算不錯的工作,開始在職場叢林中探索。一路上,我們看到什麼就抓什麼,袋子裡逐漸裝了存款、車子和房子等,身旁也慢慢出現朋友、另一半和家人。這樣的人生看起來挺不錯,而且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過的。但是,你可曾覺得自己的心似乎空了一個洞,好像有什麼還沒做?這本書能夠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