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國制造:立國之本(5)

2014-08-17 11:57:41

    4. 尚未完成的夢想

    20世紀90年代美國暢銷書《改變世界的機器》的作者沃麥克,曾在書的開篇第一句寫道:“一個國家要生活得好,首先必須生產得好。”這句話很透徹地說明了一個道理:制造業是一國經濟發展的載體和基礎。一個國家制造業發展的好壞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從歷史發展來看,事實也的確如此。無論是作為“世界工廠”的英、美、日,亦或“東亞奇迹”中的主角韓、新、台,經濟崛起的重要支撐都有賴於制造業的發展。更不用說今天的中國,經濟發展與制造業發展之間完全是休戚與共的關系。在過去的30多年中,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約為40%,年均增長率約為15%,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可見一斑。

    歷史如此,現實生活也充分說明制造業的重要性。從20世紀60年代就進入“後工業化”和信息時代的發達國家,看起來似乎在大力發展服務業,但實際上並沒有放松制造業的發展。有資料顯示,美國制造業對GDP的直接貢獻率始終大於20%,拉動其他產業30%,拉高增長率40%。而在過去10年中,美國經濟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計算機、通訊、航空、航天、醫藥等高新技術制造業的複興起到主要作用。發達國家如此,新興發展中國家更是不敢懈怠,新加坡《聯合早報》中曾經寫到:“我國不能放棄制造業,而且還必須設法維持它在國内生產總值所占的一定比例,目前是四分之一;即使大力發展服務業,也不能放棄制造業。這個問題其實根本不必争論,即使還有人要争論,未來的争論點,應該是怎樣讓制造業繼續有立足之地。”

    這些國家對於制造業的重視,不外乎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即便人類社會發展到更高的階段,人們吃穿住行所需要的物件仍需要制造;另一方面就是,就是發展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業也離不開制造業的支撐。科學技術創新成果,最終還是需要經過制造業來體現,比如工業革命中的蒸汽機技術發明,需要應用在火車、輪船等機器制造產業中;信息革命中的芯片技術創新,也需要應用在計算機、網絡設備這樣的科技產品中。服務業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制造業的“延伸”,任何一種機械產品、裝備,都不可能不需要售後服務,一輛汽車的銷售後面會伴隨專賣店提供的一系列後續服務。

本文摘自《改變中外企業博弈的格局》


   20世紀60年代,中國圍棋選手首創一種新型佈局方法,由於在對弈中利於搶占實地、獲得先機而聞名國際棋壇,遂被命名為“中國流”。
  在中國與西方企業激烈博弈的今天,處於劣勢的中國企業要想突破困局,必須形成並購上的“中國流”,通過並購的方式獲得發展制造業所需的技術、品牌和渠道,讓中國的要素資源能夠在全球產業鍊上合理分佈,中國的企業得以在未來的產業鍊博弈中占據主動。
  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為試圖出海並購的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百年一遇”的機會,歐美不少實體企業由於資金鍊斷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國企業的並購門檻和收購價格,由“各路軍團”組成的中國“遠徵隊”開始乘風起航,海外並購的“中國流”正在展開……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