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大蕭條再次降臨(6)

2014-08-18 12:12:18



  在這場災難面前,人類歷史上最默契的事情發生了,全球統一協同作戰。

  在金融廢墟上重建

  金融機構自救與政府救市背景是華爾街的震蕩。這一次危機發生的範圍之廣,從虛擬經濟到實體經濟,從服務業到制造業,從金融業到汽車制造業,都滲透著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傷害。

  從行業來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和期貨業都卷入其中,華爾街投資銀行和一批機構投資者成為資產縮水最嚴重的群體。開始時只有個別房貸公司和中小型銀行發生破產清算,而時至今日,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消失殆盡,剩下的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也轉型成為銀行控股公司。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波及面呢?其實,這是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金融創新運動,遍佈全球市場的衍生證券,成為加深危機的直接原因。在沒有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信用違約互換等衍生品以前,住房信貸違約率的上升被限制在商業銀行和房貸公司的範圍内,而且其影響往往是局部可控的。金融衍生品的出現改變了這一情況,80年代以來,持有金融衍生品漸漸成為金融業界的時尚,不懂衍生品或者不持有衍生品的銀行經理和基金經理,經常被嘲笑為落伍者。衍生品雖然豐富了金融市場投資品種,增加了投資銀行的業務收入,但它們也使金融機構得以將實體經濟中存在的風險轉移並分散到全世界,使其成為危機的載體。五大投資銀行都曾是金融衍生品的熱情支持者和推銷者,如今它們不得不因此承受更多損失,甚至包括公司品牌和控制權。

  金融危機中的資產價格迅速下降,為金融業並購重組創造了條件,因此,在危機中重新瓜分市場和分配資源,幾乎是發達國家金融業運行的定律。亞洲金融危機,就是金融列強瓜分亞洲諸國的實證。

  此次危機也不例外,在各家投資銀行資金告急的同時,主要商業銀行就已經開始考慮收購這些金融機構的證券業務了。除美國銀行、摩根大通以外,在此次危機中受影響較輕的非美國銀行也迅速展開了收購行動。英國巴克萊銀行僅用13.5億美元就收購了雷曼兄弟在北美的投資銀行和資本市場業務。野村集團與雷曼兄弟達成協議,支付約4.2億美元收購其亞太地區和歐洲及中東地區業務。日本三菱金融集團也正在尋求購買摩根斯坦利20%股份的交易。大型銀行正在以往日根本不可想象的低價,迅速瓜分美國證券業資產。



本文摘自《世界經濟權力交接的新進程》


   這是一場空前全球性金融危機,其不利效應如同多米諾骨牌接踵而來,全球目光聚焦於紐約那條著名的街——華爾街。本書像一幅幅素描、一段段寫實記錄片,把危機中的“風雲人物”和五大投行的所作作為完整地展示在讀者面前,是一篇華爾街次貸危機的全紀錄,以其身臨其境的故事解說,將我們帶到了事件的現場,見證華爾街在過去年代累積的冷酷與貪婪、傲慢與偏見、自私與堕落、陰謀與猙獰。回顧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不難看到,世界經濟實際是在一系列寡頭國家間進行著權力傳遞,這裡沒有“不死鳥”的傳奇故事。然而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卻意味著一個世界統治模式的終結。此後,多極世界將取代寡頭國家。 本書分析了這次華爾街危機對世界與中國和平發展的影響,讓讀者進一步了解美國金融體系和操作模式。對於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以及中國如何抓住危機中的機會穩步發展綜合國力,作者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在這場危機中給我們註入更多的冷靜與理性。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