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勢不可當(1)

2014-08-21 22:12:08

    崛起勢不可當

    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文化的獨特性,而是其影響力的普遍性。中國自認為是一個致力於和平崛起的國家,它的行為也充分體現了謙卑精神和不幹涉原則,並希望與所有國家都建立友好合作關系。然而,歷史上許多崛起的國家也都認為自己的動機是好的,但到頭來仍然以颠覆既有國際體系而告終。政治學家羅伯特•吉爾平指出,當一個國家的權力增長的時候,勢必按捺不住加強對環境控制的誘惑。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它一定會加強自己對政治、經濟和領土的控制,從而按照自身的特定利益改變國際體系。這裡最關鍵的論點是:歷史上的大國都認為自己有著最良好的意圖,但無一例外都不得不採取行動保護自己不斷擴展的利益。而中國作為世界上的第二號強國,自然也會把自己的利益大大地向外擴張。

    從根本上說,中國的意圖無關緊要。在雜亂無章的國際政治世界上,意圖與結果沒有直接的聯系。(1914年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打一場世界大戰。)這樣的世界就像一個(完全競争的)市場,所有的公司都為了利益的最大化而提高價格,但卻造成了與意圖相反的體系性結果-價格下跌。同樣,國際政治也是一個沒有單一最高權威的體系,國家的意圖並非總能準確地預知它的行為可能產生的結果。正因如此,才有了羅馬人的至理名言:“欲求和平,必先備戰。”

    中國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和平崛起,將取決於中國的行為和其他國家的反應,以及它們之間的互動造成的一系列效應。鑒於中國的現有規模如此龐大,以至於它不能指望神不知鬼不覺地跻身於世界舞台上。例如,中國到處尋求能源和原材料,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中國正在快速增長中,消費的能源和各種商品自然會大量增加,因而需要找到穩定而可靠的供應來源。其他國家都在購買石油,中國為什麼就不能這樣做呢?問題在於中國的規模。中國的一舉一動都是在如此龐大的規模基礎上進行的,這會使它不可避免地改變博弈的性質。

    中國對自身利益的認知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相比吳建民等老一代外交官,新一代外交官都對中國的新權力有著清醒的認識。令一些中國觀察家擔憂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權力勢必會滲入中國人的頭腦裡。2005年,李光耀在中國訪問的時候,曾經含蓄地提出過這樣的警告:他擔心的不是中國的現有領導層,甚至也不是下一代領導人,而是下一代的下一代,因為他們將出生於穩定、繁榮和中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的年代。“必須讓中國的青年人明白,他們需要讓世界確信:中國的崛起不會成為一種破壞性力量”,李光耀在複旦大學演講時說道。他指出,自鄧小平以來,促使中國領導人保持謙卑的,是關於毛澤東所犯錯誤的痛苦記憶。李光耀接著說:“年青一代生活在和平與增長時期,對於中國不堪回首的過去沒有切身的感受,因此讓他們認識到中國因為自命不凡和意識形態狂熱釀成的錯誤是至關重要的。”

    

本文摘自《大國崛起的經濟新秩序時代》


   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CNN節目主持人、《新聞週刊》國際版主編法裡德·紮卡利亞為我們重新界定各國經濟強弱,剖析全球發展及美國強權地位之變異!
  這是一個群雄崛起的時代!
  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肯尼亞……
  以及許許多多國家的強大
  後美國時代來臨了!
  世界經濟新秩序重整,我們的基點和機會在哪裡?
  後美國時代,誰能為我們重畫世界經濟結構大藍圖!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