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是否經常會看到類似的現象:一位媽媽三番五次地對孩子說“你要把你的屋子收拾幹淨”,可孩子將媽媽的話當作耳旁風,屋子雜亂依舊;妻子不知疲倦地提醒丈夫“你該戒煙了”,可丈夫依然吞雲吐霧……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就是刺激過多、過強、過久,超過了合理的限度,引起了人們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情緒,使事物朝相反方向發展。心理學上將這一行為稱作“超限效應”。
由此可見,我們如果希望自己說的話能夠在別人身上起作用,就不能採取簡單的重複,而是能換個角度、換種說法,將對方的厭煩心理、逆反心理減到最低,到那時,你也許能真正體驗到“一語千金”的威力。
托爾斯泰說過:“人的智慧越是深奧,其表達想法的語言就越簡單。” 其實真正打動人心的語言往往不是長篇大論,而是那些簡潔有力的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面對希特勒的進攻,英國節節敗退,人心彷徨,士兵士氣低沉。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覺得有必要做一場演講,來激勵士兵的士氣,挽救國家的命運。
丘吉爾拄著拐杖,戴著草帽,慢步走向講台,先把草帽放在講台,然後從左到右橫掃了整個軍營,說:“永不放棄!”然後又從左到右橫掃了整個軍營,說:“永不放棄!”當時整個軍營鴉雀無聲,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可以聽到。然後他又從左到右橫掃了一次整個軍營,加大聲量說:“永不放棄,永不放棄,永不放棄,永不放棄!”整個軍營都興奮起來,歡呼聲和擁抱淹沒了整個軍營。此後英國連連打敗了德國希特勒的進攻。
這就是丘吉爾最著名的演講,世界上最震撼的演講,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短的演講。對此,你有什麼想法嗎?在這個講究效率的時代,不要用你的長篇大論來浪費彼此的時間,折磨別人的耳朵了,簡潔明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即便有身份,也別出狂言
我們先來看兩位口出狂言的古人。文人相輕,古今皆然。但像下面這兩位狂妄到到人皆不放在眼裡的騷人墨客並不多見:
杜審言,唐初著名詩人,‘詩聖’杜甫的爺爺。杜審言和崔融、李峤、蘇味道一起被時人稱為“文章四友”,世稱“崔、李、蘇、杜”。然他狂妄不羁,傲氣淩人。有一次,他對別人講:“蘇味道必死無疑!”弄得人家大吃一驚,趕緊問他是什麼原因。他滿有把握地說:“蘇味道看了我的詩文,必將羞死。”
他經常誇口說:“我的文章超過屈原、宋玉,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直到病危,快要死了,杜審言還對前來看望他的宋之問、武平一等人說:“我活在世上,長久地壓著你們;如今我即將死去,使你們有了出頭之日,固然感到很大的欣慰,只恨沒有能夠看到接替我的人!”
汪容甫,清代揚州人,年少狂妄,經常拿一些刁鑽古怪的問題,去故意難住別人,以此取樂。當時揚州的學者程晉芳、任大椿、顧九苞三人都在文壇享有盛名。可是,汪容甫卻時時當衆揚言:“揚州一府,‘通者’三人,‘不通者’三人。”別人問他“通者”哪三人?“不通者”哪三人?他說:“通者是我自己和王念孫、劉台拱三人;不通者是程晉芳、任大椿、顧九苞三人。”
有人曾經請他對自己進行品評,汪容甫很認真地說:“您不在‘不通者’之列。”那人聽了,大喜過望。他又慢條斯理地說:“您再讀三十年書,有望達到‘不通者’的水平!”
本文摘自《教你如何與人交流》
本書給讀者提供了出色溝通所需要具備的各種技巧,讓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掌握良好的溝通秘訣。本書涉及了溝通的各種細節,從說話技巧、溝通分寸、幽默用語、傾聽技巧、印象管理、人脈拓展等幾個方面,循序漸進地幫助讀者掌握良好溝通所需要具備的各種技巧。本書更細致地講解了職場溝通、商場溝通、情場溝通必須具備的溝通技巧,便於讀者在實際生活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