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從工業主導走向服務業主導

2015-03-06 15:49:09

  ——2020:建設服務業大國大趨勢

  從發展階段看,我國正處於由工業化中後期向工業化後期轉變的歷史關鍵階段。到2020年能否基本形成服務業主導的新格局,決定經濟轉型升級全局。

  在工業轉型升級、城鎮化轉型升級以及消費結構升級的大趨勢下,經濟結構不合理、服務業發展滞後的矛盾凸顯。“十三五”能不能基本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決定經濟轉型升級的全局。實現這一轉型,既可以在調結構、轉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又能夠為我國從中等收入國家邁入高收入國家奠定堅實基礎。

  一、2020: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

  從工業轉型升級、城鎮化轉型升級、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趨勢看,2020年我國基本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的客觀基礎正在形成。實現這一轉型,既可以在結構升級的基礎上形成7%左右的經濟增長新常態,又能夠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國家創造有利條件。為此,到2020年基本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應成為“十三五”經濟轉型升級的基本目標和歷史性任務。

  1.走向服務業大國的趨勢逐步形成

  (1)比傳統工業附加值更高的現代服務業快速增長。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對現代服務業的依賴性日益增強。工業化的一般規律是:在工業化初期階段,由於工業附加值遠高於農業,由此帶動工業的快速發展;而在工業化中期之後,由於降低交易成本和創新的需要,經濟分化出比傳統工業附加值更高的現代服務業,比如設計、研發、物流、銷售等生產性服務業,從而帶動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的轉型。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先行的工業化國家無一例外地經歷了一場向服務經濟轉型的結構性變革,即服務業的產值和就業貢獻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例如,1980~2004 年全球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56%升至68%,高收入國家達到72%,中等收入國家達到53%,低收入國家為49%。2004年,美國的這一比重為77%,法國為76%,英國為73%,日本、新加坡、韓國和印度分別為68%、65%、56%和52%。從服務業就業比重看,高收入國家為68.5%,上中等收入國家為56%,下中等收入國家為47.3%。紐約、東京、巴黎、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大都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和服務業就業比重更是分別達到80%和60%以上[ 陳憲,殷鳳,程大中.中國服務經濟報告2009[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0.]。

  “十三五”創新驅動將成為國家的核心戰略,將由此形成生產性服務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例如,以信息化牽引工業結構升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開發,建設信息中國,將形成以互聯網、智能物聯網、綜合運輸網、智能電網等為主的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從而加快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2)人口城鎮化需要服務業加快發展。進入發展型新階段,人們對城鎮的就業、安居、生活品質等需求全面快速增長,對城鎮化的需求和期望發生歷史性變化。從就業需求的變化看,以往人們能夠忍受“候鳥式”、“兩地分居式”就業,現在人們更多的追求在城鎮穩定的就業以及享受到完整的家庭生活;從居住需求的變化看,80後、90後的農民工已經成為農民工的主體,他們中的大多數不想回農村,更希望在城鎮安居樂業。“十三五”隨著我國城鎮化條件、需求、角色的深刻變化,新型城鎮化主要不在於鋪攤子、造新城,而重在適應人的發展需求提升城鎮品質:一是從生產主導轉向生活(消費)主導,促進生活(消費)型的城鎮的興起成為一個客觀趨勢。二是由工業主導轉向服務業主導,工業吸納的就業呈減少趨勢,而服務業成為就業的主要渠道,這就要求服務業成為大部分城鎮的主導產業。三是由城鄉分割轉向城鄉融合,城鎮空間的拓展成為農業文明走向工商文明的重要條件,以人口城鎮化為重點的新型城鎮化承擔著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大使命。城鎮化是以產業為支撐的城鎮化,沒有產業的城市會變成“空城”;反過來說,沒有人口做支撐,如果像過去一樣靠重化工業支撐城市,這種發展模式將難以為繼。人口城鎮化是服務業發展的内在推動力。以前靠一個鋼鐵廠帶動一座鋼鐵城市發展,是因為過去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為突出特點,靠重化工業拉動城市發展。如今,人口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必然要求城市盡快形成以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以適應人在城鎮生活的需求。

  2.從工業主導走向服務業主導

  (1)“新低”與“新高”。當前,我國的經濟轉型升級正處在重要的歷史拐點: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增大。2014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放緩至7.3%,創2009年一季度以來的新低。另一方面,經濟結構升級的態勢初步形成。2014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48.2%,創歷史新高。估計2015年這一比重有望達到49%以上,比“十二五”國家規劃的47%至少會高出2個百分點。

  (2)人口城鎮化釋放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的巨大空間。從世界範圍來看,隨著大量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或城鎮,人口的聚集必然需要生活性服務業的大力發展,餐飲、休閑、交通、商業、家政、養老、教育、健康等需求會日益增大。從現實情況看,我國人口城鎮化將推動生活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從以“半城市化”為特徵的規模城鎮化走向人口城鎮化,意味著到2020年將有近4億農業轉移人口進城,這將為生活性服務業釋放巨大的發展空間。從近幾年的情況看,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會帶動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0.77個百分點。以此估算,到2020年即使人口城鎮化率僅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也有可能帶動服務業比重提高7~8個百分點。

  (3)工業轉型升級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註入内在動力。“十三五”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成為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競争力的主要選擇。當前,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主要是通過信息、研發、設計、物流、銷售、大數據等生產性服務業引領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的升級。也就是說,高端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相互融合是一個大趨勢,生產性服務業已成為提升制造業競争力的主要推動力。沒有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就難以抓住工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就有可能錯失重要的戰略機遇。

  3.實現服務業規模倍增

  (1)服務業以兩位數增長。現代消費的本質需求是服務。我國進入消費新時代,現代服務消費需求逐步超過傳統物質消費需求,已成為消費需求釋放與升級的大趨勢。近年來,服務業增加值都以年均兩位數增長。2001~2013年,扣除價格因素後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6%。預計2015~2020年這6年服務業增加值仍會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長。這表明,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服務業開始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2)服務業規模有望實現倍增。1994~2013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從1.6萬億元增長到26.2萬億元,年均增長達到10.3%。2008~2013年,即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5年中,服務業增加值從13.1萬億元增長到26.2萬億元,實現了規模上的倍增[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摘要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2015~2020年這6年,如果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保持在10%左右,服務業總規模有望擴大到48~53萬億元。

  (3)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新常態將逐步形成。從國際發展經驗看,從工業經濟向服務業經濟的轉型與人均GDP水平有著内在聯系。在人均GDP從6500美元到1萬美元的過渡階段中,服務業的比重至少會提高10個百分點。由此推斷,到2020年我國服務業占比達到55%以上是有條件、有可能的。

  二、以服務業主導適應、引領經濟新常態

  “十三五”基本實現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的轉型,意味著我國經濟的全面轉型升級:它不僅是形成7%左右經濟增速的前提條件,而且也是形成質量效率型經濟增長方式的決定性因素;它不僅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大任務,而且也是經濟增長動力轉換的現實出路;它不僅是經濟新常態的主要標志,而且也是走向經濟新常態時代的戰略選擇。

  1.以轉型創新適應、引領經濟新常態

  (1)傳統的以總量擴張為主要特點的增長模式開始成為歷史。在内外部發展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兩位數的高增長已經成為歷史,經濟發展方式正在由總量擴張型向公平可持續型轉變。以總量擴張為主導的舊常態不可持續,必須以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重點向追求高效益和高質量的發展新階段過渡,“十三五”正是這個過渡的歷史新起點。

  (2)形成創新驅動的發展新動力。當前,全球正面臨著以互聯網、新材料、新能源相結合的科技革命。這場以新能源為重點的革命,有可能在一個不太長的時期使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擺脫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擺脫對傳統重化工業的依賴。這場科技革命及其引起的產業變革,重要的時間節點是2020年。也就是說,“十三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提供的重大機遇,把創新驅動提升為國家核心戰略。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機構聯合發佈的《201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的創新能力正在快速提高,未來幾年在榜單中的排名有望從目前的第29位提高到前10位[ WIPO報告顯示中國創新綜合表現排名提升[N].中國知識產權報,2014-08-06.],加快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人才強國行列。

  (3)以轉型升級引領經濟新常態。適應、引領經濟新常態,不僅是“十三五”經濟增速的換擋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更是為了抓住發展大勢、形成新的發展格局、走向以公平可持續為主要標志的經濟新常態時代。這是國人共同期盼的大目標。這就需要制定和實施以轉型升級為主線的“十三五”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使之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走向經濟新常態時代的持久動力。

  2.以服務業主導適應、引領經濟新常態

  (1)形成中速增長的新常態。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和一個經濟轉型大國,經濟增長新常態取決於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取決於盡快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在目前國内工業產能全面過剩的條件下,“十三五”經濟增速能否穩定在6%~7%區間,年均增速在6.5%左右,在相當大程度上取決於服務業發展潛力的釋放,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幾年,我國服務業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以帶動GDP增長約0.4個百分點。2015~2020年這6年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可以帶動經濟增長4個百分點左右,為中速增長的新常態奠定重要基礎。

  (2)形成新增就業不斷擴大的新常態。當前的經濟增速下行並未導致大面積的失業,重要原因在於服務業的較快增長,服務業逐步成為擴大就業的主渠道。目前,發達國家服務業就業比重大多在70%~80%,而2013年我國只有38.5%,服務業發展的潛力很大,服務業吸納就業的潛力更大。如果城鎮化在未來繼續保持較快發展速度,到2020年服務業的就業占比有可能達到50%左右,由此將增加約1.2億個的就業崗位。從近兩年的情況看,服務業增加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能創造約100萬個新的就業崗位。如果2015~2020年這6年服務業增加值按年均10%增長測算,每年新增就業將達到1000萬人左右。也就是說,只有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才能形成新增就業不斷擴大的新常態。

  (3)形成全社會創新創業的新常態。“十三五”我國能否在“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型上取得重要突破,主要取決於生產性服務業能否快速發展。進入工業化中後期,生產性服務業直接融入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全過程。例如,技術升級與服務需求直接融合,技術升級如果不能反映生產性服務需求的變化就很難產生經濟轉型升級的内在動力,就很難有好的市場前景;企業競争力與服務質量直接關聯,企業的競争力主要取決於服務環節是否專業化、精細化。為此,服務業主導的經濟轉型不僅是形成新一輪創新創業潮的主要推動力,而且將為創新創業開辟巨大的市場空間,由此成為創新驅動的重要條件。

  (4)形成利益結構和社會結構優化的新常態。到2020年,我國能否實現中等收入群體倍增,即由目前的3億人左右擴大到6億人,使中等收入群體占比提高到40%左右,形成橄榄型社會利益結構的新格局,關系到能否走上公平可持續發展道路和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從國際經驗看,服務業快速發展將帶來中產階層規模的不斷擴大。以美國為例。隨著經濟結構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白領階層的規模從20世紀40年代的1000萬左右上升到20世紀70年代的5000萬,30年間擴大了5倍,1980年白領階層已占全部勞動力的50%以上。到2020年,隨著服務業主導地位的確立,我國在服務業就業的人口將不少於4億,由此將帶動中等收入群體的倍增。

  (5)形成綠色發展的新常態。從國際經驗看,發達國家在由中等收入階段邁向高收入階段的重要歷史時期,之所以能夠系統地解決生態環境問題,重要的原因在於實現了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變遷,由此大大減輕了資源環境的壓力。當前,向霧霾宣戰,建設美麗中國,最重要的挑戰是經濟增長對傳統工業尤其是重化工業的嚴重依賴。通過提高服務業比重,可以有效地擺脫經濟增長對重化工業的路徑依賴,形成綠色發展的新常態。

  

本文摘自《2020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趨勢與挑戰》


   《轉型抉擇2020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趨勢與挑戰》以“轉型抉擇”為主題,力圖客觀分析2015—2020年這6年經濟轉型升級面臨的趨勢與挑戰,提出務實的行動建議。全書由總論和八章組成。“總論”闡述了2015—2020年這6年經濟轉型與改革的大思路。1~3章分別研究和探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面臨著的三大歷史性趨勢:一是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的工業轉型升級大趨勢;二是從規模城鎮化走向人口城鎮化的城鎮化轉型升級大趨勢;三是從物質型消費走向服務型消費的消費結構升級大趨勢。適應這三大趨勢,第4章提出2020年經濟轉型升級的基本目標。我們認為,中國經濟轉型的出路在於加快從工業大國走向服務業大國,到2020年基本形成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關鍵在於全面深化改革。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