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物質技術結構是構成社會生產力的基本要素。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支撐世界運行的底層物質技術結構也存在差異,但數千年來從未有一種技術像互聯網那樣對世界底層物質技術結構有如此巨大的改變。互聯網的產生將人類帶入信息社會,信息通過網絡高速流動,技術結構加入的節點越來越多,網絡越來越複雜,最終湧現成為世界運行的底層物質技術結構,人類將在這種底層物質技術結構之上展開政治、經濟、文化、社交活動。當前的互聯網就像是水、空氣這樣的必需要素,只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將無法不需要它。例如我們到達一個新的地方,最先做的事情是問這裡的Wi-Fi(一種短距離高速無線數據傳輸技術)密碼。我們可以一天不吃飯,但是智能手機卻隨時要使用:上網閱讀新聞、了解動態、搜集資料、完成工作已經是人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特別是網絡走向大衆的20 年時光,我們見證了它如何快速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作為全球性信息交換系統,它連接了一切可連接的人與物,徹底改變了信息的流通、組織與使用方式。毫無疑問,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基礎設施,它將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社交方式,它絕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工具。目前看來,互聯網將會在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改變世界,從社會群體的組織方式、分工方式到溝通方式,再到意識形態和商業模式,每一處都將發生深遠的變革。
本文摘自《新金融,新生態》
互聯網金融是未來金融業的核心競争力,也是金融發展的必然方向。本書作者作為金融行業的從業者、專家以及互聯網金融浪潮的親歷者,從歷史視角剖析金融的本質,解讀國内外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並輔以大量案例分析互聯網金融的多種模式:從國内的阿裡巴巴、騰訊、百度的生態系統再到國外的Lending Club、PayPal……
傳統金融如何加速轉型、突破瓶頸不被淘汰?互聯網金融如何規避金融風險,真正做到安全、便民、普惠?作者在書中給予了詳盡的解答,並創新性地總結出了互聯網金融的兩種金融業態、三個屬性、四維空間、五種核心競争力、六大發展趨勢和七個公式。此外,還對構建中國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更是將對互聯網金融的理解上升到哲學層面,極具參考價值。它將幫助建立起互聯網金融新的分析框架和創新範式。
“互聯網+”是中國經濟的新引擎,而金融是經濟的血液。國家金融實力與大國崛起密切相關。國家競争力的世紀轉換過程,實際上是金融強國的地位轉換過程,也是金融強國之路的實現過程,更是新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過程。作者認為在產業轉型與經濟升級過程中,互聯網金融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並助推中國夢的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