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何謂“中國模式”2

2013-08-31 22:16:46

  究竟什麼是“中國模式”?最初,供職於位於北京的基辛格顧問公司的研究員喬舒亞R26;雷默提出來一個新名詞——“北京共識”,但其内容含混不清,並未得到太多反響。隨後,大多數評論者逐漸開始強調中國實踐中的一些特色因素,其中重點是如下三個:

  首先,政府強力介入經濟建設,這種介入不僅體現為對遊戲規則的制定上,也體現在親自下場比賽上。這方面,駐香港的華人經濟學家張五常曾經創造了一個術語,稱之為“地區競争制度”,並誇張地稱之為“歷史上最好的制度”;其次,出口導向政策,尤其是以競争性外匯貶值、非關稅保護以及出口退稅政策來構建的出口競争力培育體系;第三,管制各類重要資源價格,尤其是資金價格(利率)與土地價格,並基於扭曲的價格體系進一步推高儲蓄率與投資率,追求最高速度的工業化進程。

   除了上述特色實踐,在別的很多方面,中國道路並未偏離華盛頓共識的建議。按照跨國公司研究專家王志浩在《大國經濟之路》一書中的論述,中國的改革開放完成了如下重任:

  ? 通過1994年財稅體制改革,稅基得以擴大,邊際稅率較為適中,中央財政收入持續回升;

  ? 嚴格了財政紀律,運行溫和的、有節制的財政赤字,控制了公共支出規模;

  ? 90年代中期之後大規模的國有企業改革,數千萬國企職工下崗,國企巨幅虧損成為歷史;

  ? 在保護私人財產、鼓勵民營企業發展方面做了階段性努力,民營經濟實力連年增強;

  ? 人民幣不斷貶值,贏得出口優勢;

  ? 加入WTO,降低關稅,融入世界經濟體;

  ? 積極招商引資,大力吸收制造業與服務業外國投資;

  ? 在對金融業治理結構進行改革的同時,保持較高的利差,以強化銀行業對抗風險的能力。

  可以看出,以上這些舉措在很大程度上都與華盛頓共識相吻合。

   那麼,除了符合華盛頓共識的部分舉措之外,中國過去30年的獨特探索有什麼新穎之處?對華盛頓共識的偏離產生了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影響?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深入到中國過去30年經濟實踐的本質環節中,去探究在獨特模式之下,中國做對了什麼,中國做錯了什麼。

本文摘自《中國經濟下一步》


   中國經濟走到今天,其賴以增長的結構基礎正在崩塌,而累積的風險正在逐漸發揮力量。未來數年内,經濟運行方式以及增長速度都將發生大幅變化。表面繁榮背後的大陷阱,中國是否能避過?   要回答這一問題,必須從三個方面解剖:   我們的經濟制度有什麼問題?   我們的經濟政策犯下什麼錯誤?   我們的外界環境出現了什麼變化?   本書正是從這三個方面來展開論述。   《中國經濟下一步:繁榮還是陷阱——觀察中國經濟未來的15個維度》各章環環緊扣,邏輯嚴密,作者開發的定量反饋模型獨一無二,對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獨特的評判。   讀懂本書,你就讀懂了中國經濟!閱讀本書可以幫助非專業讀者對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所有問題有清晰的認識,助長讀者對經濟問題和現象的分析能力。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