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有則消息讓全世界的理財讀者一時嘩然:近年長居理財書暢銷榜的《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旗下一家公司日前宣告破產。消息一出,有人趁機揭露清崎其實是一個三流講師,依靠傳銷騙人的致富秘籍斂財,更有媒體指責,他在中介紹的許多理財方法,諸如唆使人們進行内幕交易、提倡以極低或零首付購買多個不動產等,皆為有害甚至是違法的。曾經被捧上天的這位“理財明星”就這樣在一片棒殺中完全崩塌。
事實上,清崎和他的《富爸爸,窮爸爸》只是理財讀物的急功近利代表之一。放眼常年占據暢銷書榜單的那些理財圖書,其中能給讀者真正提供幫助的可以說是九牛一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當下民衆對於財富的渴望,他們期待能有一個或數個“高人”指點一二,隨後自己的資產就能扶搖直上。正因為有這種臆想,許多書商就投其所好地制作了大量質量低劣的財富指南。在這樣的背景下,這些内容粗糙的紙張披上了理財讀物的外衣後,也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各種圖書榜單。最後,制作“垃圾”的書商是成功地“理財致富”了,而被忽悠掏了錢的讀者卻依舊在發財之路上迷惘著。
縱觀圖書市場,一直都是書商用來忽悠讀者最大利器是“標題黨”。這種“標題黨”一是表現為標題嘩衆取寵,二是表現為封面、腰封上的宣傳語“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段時間,在網絡上盛嚣塵上的“一星運動”,針對的正是某個這樣的“標題黨”書商。這些無良的書商甚至到了為了攬利而不惜踩踏前輩的地步,以至於他們寫的那些狂妄的“表面文章”,連同行都已無法忍受了。事實上,理財類讀物正是圖書市場這種“標題黨”風氣的源頭之一。我簡單給理財讀物的“標題黨”歸了一下類,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種:一是 “口號式”,如“理財就能買房”、“女人變有錢真簡單”等,這類標題常常採用判斷句式,語氣強烈,明顯是在肯定地告訴讀者,只要讀完了這本書你就一定會有錢,買房、買車這類令人頭痛的目標和願望,當然更是輕易就能實現,只是如果你相信了這些標題,讀完之後大多都會十分失望;二是 “傍名人式”,如“大前研一告訴你的財富真相” 、“巴菲特選股魔法”、“巴菲特也會錯”,這類標題顯然是想利用一下名人效應(巴菲特顯然是被蹭的最多的名人,接下來經常被傍上的還有彼得·林奇、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等),它們的大意則多是暗示只要看完了書中的内容,你馬上就能成為巴菲特那樣的財富大師,不過當你真的把這些書看完,卻會發現書中涉及到的内容,基本上同這些名人一點關系都沒有;還有種標題,我稱其為“數字式”,這類標題大多以“XX必上的幾堂課”這類格式出現,如“35歲前要上的33堂理財課”,我推測這大致是參考了那本著名的成功學暢銷書——《高效人士的7個習慣》,這類題目大抵是想用數字來量化讀者距離成功的長度,其實也是在暗示讀者,你離致富就差書裡的這幾堂課;最後這類題目,有時頗能吸引讀者,看上去也似乎比較嚴肅,它們總是借著取材經典的名號,於是我稱之為“僞文化式”,例如前兩年頗流行的“塔木德財富智慧”、“羊皮聖經”之流,這類題目無非是想告訴讀者,書中的理財理念源於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是自古流傳的真正智慧,事實上這類書中大多只是為了取悅大衆,而對傳統經典進行的世俗化歪曲而已。
至於書封上的宣傳語,大致也都能列入以上幾種類型,只是由於限制更少,書商們更是將其做足了文章,例如一本自稱是“亞馬遜投資理財圖書排行第一名”的書,在封面上如此介紹自己:“股神巴菲特、20世紀四大投資巨人之一約翰·博格推崇的投資金律,學校沒教你的9大投資致富黃金法則”。短短四十多個漢字的宣傳語中,同時用到了前文提到的“傍名人式”和“數字式”兩類形式,可見編輯為了宣傳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不過,在你讀完這本“年度最好讀、最有效的投資理財書”後,會發現它其實只是一部介紹高中教師理財經驗的作品而已,如此小題大做真是讓人哭笑不得。而作為一本海外引進書,該書原名為“Millionaire Teacher:The Nine Rules of Wealth You Should Learned in School”(百萬富翁教師:你應該在學校學到的九大財富守則),而在引進之後卻被譯為“拿工薪,三十幾歲你也能賺到600萬”,不僅意思被大大扭曲,而且本來的“百萬”硬是被莫名其妙地提升了6倍,這種“翻譯增值法”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當然,誇張扭曲的標語、虛張聲勢的宣傳,說到底是為了換取更好的碼洋和銷量,這一點至少還能讓人理解。但許多理財圖書,在言過其實的標題下,包裝的卻全是粗制濫造的内容,俨然是一個忽悠騙錢的工具。制作這些圖書的作者和書商,真不知道和那些傳銷行騙的騙子有何差異。
理財讀物的粗制濫造,首先表現在原創内容的匮乏上,這些圖書的内容大多是從四處摘抄拼湊而來。對於這種圖書,讀者只要稍稍讀上幾段,就會感到有些部分十分“面熟”,似乎在某些網站的理財頻道或論壇中曾經看過。上文提及的那本《理財就能買房》(同心出版社,2012年3月版)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例子。看過該書的讀者或許會發現,這本所謂“有房幸福論第一人”撰寫的作品,每當提及重要觀點時,它大多不使用作者自己的觀點,卻在大段大段地引用譬如“專家建議”、“專家認為”等所謂的專家觀點,讀到最後直叫讀者犯迷糊。全書只看到專家的觀點,那麼作者自己的觀點又是什麼呢?想想吧,作者連自己的觀點都如此模糊不清,又怎能讓讀者相信“理財就能買房”這句口號會成為現實呢!如果說,這種“專家認為”的技法還帶有點引用性質的話,那麼書中對於一些案例的採用則是完全赤裸裸的抄襲了。該書第110頁舉出的那個案例,完全是照抄某報紙2007年某期的内容,作者連數字和姓名都一字未改,可見其在抄襲拼湊方面已到了明目張膽的程度。
因為存在著大量的抄襲、拼湊,這類理財圖書在理念的介紹上就完全談不上什麼系統性、整體性了,這也造成書中前後矛盾的内容俯拾皆是。例如,《理財就能買房》的作者,在第二章還在勸誡讀者謹慎使用甚至是禁用信用卡,卻又在第四章裡大談特談信用卡在理財方面的優勢。另外,這本書的書名很直白地顯示,那些為了買房而去理財的讀者就是這本書的受衆,而這類讀者的收入自然通常有限,但作者卻在第四章介紹理財工具時,赫然將房地產也列為其中之一。讀到此處,我不禁想問作者,能夠通過房產投資來實現理財目標的讀者,還需要讀你的書麼?
龍門書局去年出版的《1分鐘理財秘笈》則是另一個拼湊的典型。在該書裡,編寫者分13個部分,先後介紹了儲蓄、債券、銀行產品、股票、基金、保險、外匯等十幾種理財工具或者策略。表面上看,編者在書中對理財工具的介紹面面俱到,但仔細推敲,這種什麼都涉及卻大多點到為止的“理財秘笈”,實際上等於什麼都沒介紹。說到底,這種方法只是編者為了自己編寫方便,於是將搜羅了大量的信息,但只對這些信息做了簡單分類而已,看似内容龐大,其實信息量很少。這樣的“快餐式作品”,對於投資者到底有多少參考意義實在難說得很,“一分鐘理財秘笈”這個口號也就顯得格外誇張了。
其次,理財類圖書的粗制濫造,還體現為編輯或作者對閱讀對象的忽視。這種忽視,令書中介紹的理財經驗或案例,大多不符合受衆的實際情況,針對性、操作性都很差,於是也就失去了參考價值。譬如,前面提到的那本“亞馬遜排名第一的理財類圖書”,書中介紹的是一位在新加坡教書的加拿大教師的理財經驗,其中涉及的核心理財方法,是按比例配置不同類型的指數基金。但對於國内讀者來說,這種方法很難在實際操作中用到。因為,目前的國内投資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還沒有海外市場那樣發達,所以根本沒有合適的債券指數基金可以作為投資標的。而且作者提到的另一個重要工具——海外指數基金,盡管已有部分品種被引進到了國内,但目前市場上的種類仍然太少,覆蓋的海外指數還不夠全面,其中大多都是風險較高的海外中小盤股票指數基金。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國内讀者想要實現甚至是部分實現作者提到的那種資產配置,在操作上著實有不小的難度。出版方或許只是看到這本書有著“亞馬遜第一”的名號,卻缺乏對國内理財市場現狀的了解,更沒有去做足夠的功課,便貿然將其引進,最終就制造出了這樣一個錯位的產品。
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制作、熊濤先生撰寫的《我們老了花什麼?》中,則出現了案例針對性不強的情況。例如,在第一章5節中,作者提到利用房產投資來實現增值,以及朋友為了節約裝修費用而去裝修公司作“卧底”的例子,這些例子要麼已經不符合當下的市場情況,要麼是過於極端而不適合普羅大衆,因此也就失去了參考意義。而《理財就能買房》中引用的案例因為大多是抄襲而來,因此針對性就更不明確,甚至出現了不同案例前後矛盾的現象。例如,書的前半部分作者還能意識到對象是期待購房的人群,因此例舉了一些收入不高的年輕人案例,但到了後半部分,恐怕是為了盡快拼湊完交差,作者竟然加塞進了年收入百萬的案例,這種例子與書的讀者受衆實在是風馬牛不相及。
再比如,浙江大學出版社去年出版的一本名為《新媽媽的第一本理財書》的理財書,在第二章“為寶寶規劃一個光明的教育未來”中,舉了一個“在證券行業工作的堂叔”的案例。這位堂叔“每個月拿出1萬元到銀行進行零存整取,而且每個月拿出5000元進行基金定投,還拿出10萬元用來在股票上潛伏。”很明顯,這是一種高風險的資產配置。而這本理財書顯然是為指導新媽媽們,如何通過理財來充實寶寶的教育儲備金。稍有常識的讀者都會知道,這種理財目標要求採取的策略和手段應當盡量穩健。作者在此提及如此高風險的案例,恐怕不僅不能喚醒新媽媽們的理財意識,恐怕還會讓她們在自己不熟悉的理財方式前望而卻步。
最後,這些原創匮乏、内容粗糙的理財讀物,在介紹理財工具和手段時也極為膚淺。它們的介紹往往停留在名詞解釋層面,即使有一些特性講解也極為簡單,看完以後只會讓讀者在選擇時感到更加無所適從。還是以《理財就能買房》為例,該書在第四章的開頭列舉了諸多理財產品,姑且不論作者的列舉是否涵蓋到了所有合適的理財工具,也不去追究作者在撰寫的過程中有沒有考慮書的讀者群體(如前面提到的房產),只是看到作者對這些產品的介紹和分析,那真正是“惜墨如金”、“點到為止”。看完介紹,我想沒有哪個讀者能夠輕易地分辨出有哪些產品適合自己,又有哪些產品可以幫助自己實現理財目標。與此相對的是《我們老了花什麼?》一書,盡管如前面提到,書中的個別案例可能過於極端,但作者在書中對於具體理財工具的介紹和使用,卻給予了詳盡的闡述。第三章中的信用卡、第四章中的保險產品、第五章中的股票,想必作者對於這些理財品種都有過實操經歷,因此作者在介紹它們的風險、好處乃至於使用技巧時,均能將理論和案例相互結合,深入淺出。這樣細致入微的講解,即使讀者最後沒有採用實施,但也一定會有所收獲和啟發。
更重要的是,由於理財工具常常涉及到一些專業知識,如果書商在編輯、註釋的時候,知識儲備不充分卻又沒有進行必要的補課,很容易會犯常識性的錯誤,這種錯誤帶來的不專業性將極大地削弱理財書籍的效用。例如《拿工薪,三十幾歲你也能賺到600萬》的編輯在書末附了一個附錄,列出了部分國内發行的指數基金產品,以供讀者參考。殊不知,編輯疏於校對,只是隨便將搜刮來的資料往書後一貼,自以為大功告成,卻未去驗證一下資料信息的準確性,於是我們便看到其中錯誤百出。像表格中提及的“大陸被動式指數基金”這一名詞,不知編輯是從何抄來。金融常識告訴我們,指數基金之所以被稱為指數基金,就因為這類基金是以指數為投資標的,是一種被動投資的基金產品,難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主動式指數基金”?另外,附錄的註釋中提及的“證券會”又不知是何機構?國内證券行業的管理機構主要為“證監會”和“證券業協會”,管理基金發行和信息公開的則為證監會,在此卻被編輯改成了“證券會”這個不知所謂的名字,讓人不知所謂。如此不專業的編輯引進制作的理財圖書,即使是號稱“亞馬遜排行第一”,卻如何讓人相信它能實現“賺到600萬”的目標呢?
我相信,隨著粗制濫造的逐漸泛濫,理財讀物的狂歡正在加速謝幕。然而,在泥沙俱下的大時代裡,一些優秀的理財讀物仍值得我們關註,譬如巴菲特的《滾雪球》。盡管,在嚴格意義上,《滾雪球》只是這位投資大師的自傳,但卻真實再現了“股神”的投資人生。在它裡面,我們看不到生硬的投資案例,有的只是關於巴菲特一生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我們也看不到拼湊抄襲來的理財理念,有的只是巴菲特質樸卻意味深長的告誡;我們更看不到嘩衆取寵的致富秘籍,有的只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卻很少有人照做的關於“價值投資”的教誨。巴菲特的成功當然沒有太多神話,他只是借著價值投資和長期持有,最終挖掘到了“複利”這個理財世界中最大的“寶藏”。或者我們會發現,巴菲特這樣的大師們所信仰的,恰恰是與這個浮躁的時代所不相容,但那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學習的“理財之道”。所以,通過《滾雪球》和那些同樣出色的理財讀物,讀者終會明白理財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它並不能讓我們一夜暴富,卻會教會我們如何更健康地生活。堅持、相信長久——與一切文學經典一樣,這才是一本優秀的理財作品應當講述的所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