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勞氏銀行
1715年,法皇路易十四駕崩,奧爾良公爵被指定為攝政王,輔佐幼主,這對約翰R26;勞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的命運伴隨著奧爾良公爵地位的上升而發生了逆轉性的改變。
在路易十四漫長的統治期間,王室成員奢侈無度,官吏們腐敗堕落,從上到下無人不貪,無人不惡。不僅如此,頻繁的對外戰争導致了法國國庫虧空、通貨緊縮,經濟日漸衰退。路易十四死後,百姓們壓抑已久的憤怒就像火山一樣爆發了,“暴君”、“死硬派”、“盜賊”的罵聲不絕於耳,他的塑像被石塊砸得粉碎。整個社會經濟陷入混亂狀態中,國家的財政處於崩潰的邊緣。國家的外債總額竟高達30億裡弗,而國家每年的稅收收入總共才有1.45億裡弗,僅政府開支就要花費1.4億裡弗赫。也就是說,每年只剩500萬裡弗來支付這30億外債的利息。
奧爾良公爵為此憂心忡忡,為尋找解決財政危機的良方而費盡了苦心。為此,他專門組織了一個議事委員會,與會各位大臣紛紛出謀劃策。聖西蒙公爵認為,必須立即採取一個大膽而又果斷的措施來避免整個國家陷入危機——宣佈法蘭西政府破產。諾阿勒公爵則堅決反對聖西蒙的建議,他說這種做法太過冒險,很可能會給國家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攝政王同意了諾阿勒的意見,卻沒想到後來的結果不盡如人意。
之後,法皇下令重鑄貨幣,並宣佈貨幣貶值了1/5,那些拿著1000個金幣或銀幣到造幣廠的人最終取回了等額的貨幣,但貨幣中金屬的重量只有原來的4/5。借助這種投機的勾當,國庫一下增加了7200萬裡弗的收入,而整個商業運作卻混亂不堪。為消除民衆的怒火,國家減免了民衆一定的稅賦。
與此同時,政府成立了一個由國會主席、各委員會領袖、諸司法機關的大法官組成的裁決法庭,主席是財政大臣。他們鼓勵檢舉者積極提供線索,並許諾以罰款和沒收贓款的1/5作為對檢舉人的獎勵,而被檢舉人所有隐匿款項的1/10也將被作為告密者的報酬。法庭調查了那些貸款承包商和包稅人的不法行為,當這些賦稅承包巨頭以及手下的各級承包人被法庭傳喚交代他們的罪行的時候,法國被空前未有的歡欣喜悅籠罩。裁決法庭因此獲得了社會各層面的廣泛支持。
一系列的法令一經頒佈,那些從事不法行為的人們開始變得惶恐不安,有些人非法盜用的稅款數額很大,等待他們的是一項項的起訴,隨後,巴士底獄很快就被塞滿了,全國各地的大小監獄也都人滿為患。法庭同時下令,各地的旅店老闆或驿站站長誰也不許向試圖逃脫的人提供馬匹,而任何幫助罪犯或引導他們逃跑的人都將受到嚴懲,或者披枷示衆,或者罰做苦役,罪行較輕的則被處以罰款和監禁。
有一個名叫塞缪爾R26;伯納德的銀行家兼包稅人被判處死刑,事發後,他竟願意拿出600萬裡弗作為獲得自由的贖金,最後,他的如意算盤並沒有打成。
後來,有些罪犯把貪污的財產都藏匿了起來,政府為了不把事態擴大,態度也緩和了許多,在稅收的名義下,所有犯法的人被法庭統統判處罰款,這一招並沒有令國庫增加多少收入。當時,法國的行政官員們以及他們的妻子、情人的錢包都鼓鼓的,許多罪犯和不法分子們為了不掏罰款,紛紛開始對這些女士們大獻殷勤。
盡管這樣,法庭費盡全力才收到1.8億裡弗罰款,其中的8000萬還得被用來還外債,剩下的1億則成了大臣們分贓的盤中餐。幾個月後,判刑較重的都受到了懲罰,為了完成任務,法庭後來開始尋找那些社會地位更低下的人作為犧牲品。為了獲得巨額報償,一些冤假錯案和誣陷案件頻頻發生,莫須有的敲詐、勒索等罪名,落到那些可憐的人們頭上,許多人因此含冤而死。這使得法國社會更加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本文摘自《通脹時代的生存智慧》
在吃、穿、住、用、行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都進入了快速發展而深度調整的關鍵階段,而社會各階層間利益矛盾和貧富差距卻不斷加深,房產泡沫、農產品價格泡沫、藝術收藏品、網絡泡沫逐漸顯現。在這本書中,作品從一些小故事、時尚話題中為我們剖析了危機背後的真相,要我們以一顆平常心來應對各種泡沫危機的發生,讓我們讀懂如何在經濟危機中成為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