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戰略
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第三階段於1999年1月1日正式啟動後,其本質特徵可以概括為兩點,即超國家貨幣和超國家機構。歐元作為歐元區單一貨幣成為超國家貨幣,歐洲中央銀行作為超國家的機構負責制定統一貨幣政策。歐元的誕生和歐洲中央銀行的創建是歐洲一體化歷史一次質的飛躍,也是國際經濟關系中空前的創新實驗,具有劃時代裡程碑意義。
一。 歐洲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戰略
根據《馬斯特裡赫特條約》的105條的規定,歐洲中央銀行的首要目標是維持歐元區物價的穩定,在不影響物價穩定的前提下,支持歐盟的總體經濟政策,促進總體經濟活動的協調和均衡發展。然而,《馬斯特裡赫特條約》對物價穩定的目標並未給出明確的定義,也沒有就如何實現物價穩定做出具體規定。
1、貨幣政策戰略對歐洲中央銀行尤為重要。首先,《馬斯特裡赫特條約》雖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歐洲中央銀行的獨立地位,但歐洲中央銀行自身的聲譽及其政策的可信度必須在實踐中建立,歐洲中央銀行作為世界上最年輕的中央銀行只能通過實現穩定物價的目標贏得社會公衆的信任和支持。其次,歐洲中央銀行的合法性不足。現行經濟中,貨幣本身並無真實價值,是依靠發行主體的力量支持其流通的貨幣,因此,一個明確的、有能力的、擁有自主資源和資源處置權並能夠擔當最後貸款人的發行主體是至關重要的,統一的政治實體是貨幣既定的前提。歐洲中央銀行是沒有國家的銀行,歐元是沒有政府的貨幣,歐洲中央銀行並沒有對歐元區經濟資源的處置權力,歐元沒有真正的最後貸款人,信用不足。再次,從各國的歷史經驗看,運用貨幣政策抑制物價上漲或促進經濟增長往往存在1-2年的時滞,主要原因是貨幣政策需要通過金融機構、資本市場等一系列的傳導機制才能發揮作用,而傳導機制本身也經常隨經濟主體行為或經濟體制的變化而變化。第四,貨幣政策戰略的制定不僅能夠為歐洲中央銀行提供全面、及時和準確的信息以利決策,而且也是歐洲中央銀行與公衆溝通的重要途徑,社會公衆據此可以對歐洲中央銀行的政策效果做出客觀評價。為保證歐洲中央銀行正常運轉和其貨幣政策的順利實施,正確的貨幣政策戰略至關重要。
2、貨幣政策戰略的原則。歐洲中央銀行制定貨幣政策遵從以下幾個原則,第一,保證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即貨幣政策戰略能夠使歐洲中央銀行按照《馬斯特裡赫特條約》的要求維護歐元區的物價穩定,讓社會公衆相信歐洲中央銀行有信心和能力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實行物價穩定的首要目標。第二,提高貨幣政策的透明度,即貨幣政策戰略目標必須是明確的、並且容易為社會公衆了解和把握,社會公衆能夠擁有充分的信息和廣泛的渠道對歐洲中央銀行的決策程序和效果做出判斷。第三,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即貨幣政策戰略應當排除可能來自歐盟和成員國對中央銀行的政治壓力,獨立自主行使貨幣政策的職能。
3、貨幣政策戰略的主要内容。貨幣政策戰略的核心就是要對物價目標給以明確的量化規定,同時通過對主要中間目標的選取,有效地運用貨幣政策進行調控,確保最終目標的實現。不同國家的中央銀行在不同時期所採用的中間目標雖有差異,但一般包括:貨幣供應量、利率、匯率、名義收入等。
歐洲中央銀行貨幣戰略包括三個方面,(1)對物價穩定做出明確的量化定義。(2)為實現物價穩定的最終目標確定貨幣政策戰略的中間目標,歐洲中央銀行稱其為兩個支柱,一是公佈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參考值,二是運用一系列經濟指標(如經濟增長率、消費、工業生產、就業、匯率、對外貿易等)對歐元區價格變動趨勢及物價穩定的風險進行評估。
二。 物價穩定的量化
按照歐洲中央銀行的解釋,所謂物價穩定是指一年中歐元區的消費物價協調指數低於2%,而且物價穩定在中期内得以維持。物價穩定並非要求消費物價協調指數持續下降,即出現通貨緊縮。之所以選用消費物價協調指數作為衡量物價穩定的指標,是因為歐盟成員國都使用消費物價指數,便於歐盟在各國消費物價指數的基礎上計算歐盟和歐元區的消費物價協調指數。
歐洲中央銀行的物價穩定目標是針對歐元區整體的,並不為特定國家或地區的物價形勢變化所左右。物價穩定必須在中期内維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排除引起物價變動的一些短期因素對歐洲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幹擾。導致物價變動的短期非貨幣因素很多,比如一國稅收體制改革、國際商品價格波動、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等,這些顯然是歐洲中央銀行不能左右的,其貨幣政策自然不能因短期物價變動而改變。關註中期物價穩定,也有利於政策的連續性。
歐盟統計局每月計算歐盟和歐元區的消費物價協調指數,同時公佈77種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指數,其統計數據可回溯到1995年。消費物價協調指數的計算權重為:
-----------------------------------------
鮮活食品之外的食品(面包、飲料、煙草等) 13.4%
鮮活食品(肉類、蔬菜、水果等) 9.0%
非能源工業品 32.5%
能源產品 8.8%
服務 36.3%
-------------------------------------------
三。 廣義貨幣供應量
通貨膨脹終究是一種貨幣現象,因此,歐洲中央銀行將貨幣供應量作為最重要的中間目標,明確規定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參考值為年增長率4.5%,並以三個月的移動平均值為基礎計算。廣義貨幣供應量作為中間目標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與德國戰後的貨幣政策實踐有關。西德中央銀行長期把廣義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基本實現了穩定物價的最終目標,在反通貨膨脹的長期實踐中樹立了崇高的信譽,歐洲中央銀行仿效德國的做法,會為其初始階段的運作贏得可信度。
選取一個特定的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率為參考值,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如果廣義貨幣供應量的變動與其參考值出現偏離,歐洲中央銀行就要分析造成偏離的原因和影響,只有當這種偏離會對物價穩定構成威脅時,歐洲中央銀行才會調整其貨幣政策。二是如果不是作為參考值,而是設定一個變動範圍或高限,社會公衆會對貨幣政策產生誤解,認為貨幣供應量超過規定的範圍,歐洲中央銀行就要改變貨幣政策,調整利率,以使貨幣供應量回到允許的範圍内。三是有利於歐洲中央銀行靈活機動的制定貨幣政策,維持中期物價穩定,並通過向公衆公佈實際廣義貨幣供應量與其參考值出現偏離的原因增加決策的透明度。
歐洲中央銀行選定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率為4.5%的依據為,消費物價協調指數低於2%;歐元區國内生產總值的潛在增長年率為2%-2.5%;貨幣流通速度趨勢性每年下降0.5%-1%。
9/30 首頁 上一頁 7 8 9 10 11 1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