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了這個,大家就應該明白歷史和週圍的一切了!!
下面我分兩部分分別對政治經濟學的和西方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作一闡述,來幫助大家正確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
政治經濟學部分:
政治經濟學到底是什麼?很多人都讨論這個東西,但有誰知道這個政治經濟學著者是誰?恐怕沒有!當然,這本書的基本觀點是來自於《資本論》,但這僅僅是馬克思理論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這只是一個支點。另外兩個支點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這是學習《資本論》的基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一言以蔽之,經濟就是創造財富,政治就是分配財富,其核心就是研究在現有有限的財富下,建立增養一個財富分配體系。
根據歷史唯物主義中的觀點,人類社會進入奴隸社會後就進入了階級社會。階級社會產生的根源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生產力發展後剩餘產品的分配問題,也就是要建立一個怎樣的分配關系和分配次序以及按什麼分配的問題。馬克思講的生產關系的核心其實就是分配關系。我國翻譯過來後把生產關系的核心給模糊掉了。
奴隸社會按什麼分配呢?按奴隸的擁有數,就是說,當時的土地相對於人口是剩餘的,人口是稀缺的,統治階級中誰擁有的奴隸越多,能獲得的物質也就越多。這是奴隸社會中最主要的分配關系
封建社會按按什麼分配呢?按土地的擁有數,由於人口的擴張,可用於耕作的土地就稀缺了,統治階級中誰擁有的土地越多,誰能獲得的物質就越多。這是封建社會中最主要的分配關系,這是農業社會的根本特點。
資本主義社會呢?那就很明顯了,按資本,這也是工業化國家的根本特點。這才是馬克思重點論述的東西。前幾種社會的生產關系特點(也就是分配關系)在歷史唯物主義中論述過了。
社會主義社會呢?按勞分配。為什麼呢?F=f(C,L,T),C是資本,L是勞動,T是技術。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資本為全民所有,顯然就只能按勞分配。
共產主義呢?按需分配。因為只有到了生產力無限發展、財富無限大的時候,就沒有分配的必要了,政治也就沒有意義,階級也會自然消亡。這也就是馬克思在《科學社會主義》中提出的設想。
所以從學習《政治經濟學》可看到,看一個國家的性質,就是要看分配關系依賴的基礎(奴隸、土地、資本)掌握在誰手中,不能看形式,而是要看實質。為了建立和維護一個社會財富的分配體系,上層建築於是也就產生了,法律、政策、法規、意識形態等一切上層建築都是為了建立某種財富分配體系。這是描述一個社會性質的根本標準。
只有社會的更替才會從根本上改變財富分配方式。在工業社會中,生產資料或資本的私有化的實質無疑是社會主義向資本主義的過渡和轉化。
因此,大家只要理解了政治與經濟的關系,大家也就知道了事物發展的規律。國際政治是什麼?就是在全球範圍内根據實力(軍事實力,看看清王朝的滅亡)來建立一種分配關系。國内政治是什麼?就是在國家内部建立一種分配關系。乃至於一個企業、一個團體都是如此,政治鬥争的結構就是要建立一種有利於己方的財富分配體制。
大家現在可以睜開眼看見了吧?人類社會上的一切法律、規章、制度,都是一種財富的分配關系。為此,權利和利益是一對孿生兄弟。現在大家也應該明白毛澤東為什麼要建立人民政權了吧?沒有人民政權,人民的利益根本無法得到保障,這是國内政治。大家也應知道為什麼要建立起自力更生的強大的國防了吧?沒有國防只能是第二個清王朝,這是國際政治。
西方經濟學是什麼呢?是上層建築,是為了建立起按資分配的生產關系提供理論依據和迷惑人民群衆。
我想提供給大家什麼呢?一種思維方式,要記住,經濟是政治的目的,政治是經濟的手段。政治是為了經濟,經濟決定了政治。我們要想獲得利益,就必須明白政治,經濟是微不足道的。
要看到我國現在的分配方式並不是完全按資本分配的。這主要有由於國有資本的比重還相當高,資本市場在中國還不發達。從中國老百姓的收入構成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人們的收入構成就可以看到這一點,資本利得在中國老百姓的整個收入結構中是相當低的。
中國的股市就可以說明這點。這也就是我原先想告訴大家在中國炒股所必須懂得的基本原理。不是投資,在資本市場完善之前只能是投機。
因此這也面臨著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國有經濟的不斷萎縮和私有經濟的不斷擴大,而我們的地方政府並不感到警惕,另一方面,也因為我們在探索中,也有意或無意的忽略了意識形態上的差別,被許多所謂權威誤導了,所以才會有一系列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這也就是我國學術界上的悲哀,沒有結合中國的具體實際而照搬照抄西方的理論,而且許多學者本身也發生了質變,其輿論和學術導向具有極大的功利性,階級立場發生了根本改變,但並沒有引起領導者的註意,還認為階級矛盾在中國是微乎其微的。
人民政權,人民的構成不是一成不變的。任何團體内部也有不同的利益取向,所以内部也會有鬥争。人民應該從意識形態上進行區分,經濟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的意識形態。因此,一個政權屬於誰,應該看他所建立的法律、法規等一切上層建築是為誰服務的,他所建立的分配體系是為了滿足那一部分人的根本利益的。這才決定了這個政權的根本性質。
提問部分:
問題1;經濟學是科學,是客觀的;只有經濟政策,經濟政策的觀點才帶有主觀因素。經濟學無所謂迷惑不迷惑,因為對經濟學的研究是公開的、透明的。馬克思的<资本论>對世界並沒有什麼吸引力,而<共产党宣言>充滿了鼓動性。
“經濟學是科學,是客觀的”。我不知道怎麼來理解這句話。兩種解讀:1、經濟學是科學,同時經濟學也是客觀的;2、經濟學是科學,這個判斷是一個客觀的事實。
對於第一種解讀,前半句我是有點疑惑的,也許是我對科學定義的理解和這位朋友有點不同,當然科學這個名詞的定義本來就沒有什麼明確的界定,現在更是誰都可以用。我理解的科學的定義是:人們通過認識客觀世界,再利用哲學方法抽象提煉後確定的結論,它是有具體的適用範圍的。比方說,牛頓力學在量子級別的話就不適用,那牛頓力學就不是科學嗎?所以有了這句話,只要再往前一小步,真理就會變成謬誤。所以說,我覺得用科學這個名詞來壓人,沒有意義。在西方它可能是科學,但在中國它就可以是謬誤。對於後半句,經濟學是客觀的,這我承認,這本來就是唯物主義的觀點。
對於第二種解釋,我覺得就不正確了,這明明是這位朋友的主觀判斷,因為它忽略了很多它能成為科學的條件,比方說王明遵循的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遵循的馬克思主義就不是一回事。我覺得這位朋友哲學基礎薄弱了一點,真理和謬誤、絕對和相對等等的概念還後沒有搞得很清楚。
1/9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