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股神的財富主張(2)

2013-12-25 12:31:19



  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舍得”一詞可見。先有“舍”,後才有“得”。傳說,古時候有一個鳥癡,天天到林子裡去捕鳥。這一天,他幸運地捉住了一只鳥。回家的路上,恰好遇見一賣網的販子,鳥癡欣喜萬分,萬般懇求,請販子收下自己僅有的那只小鳥,換得一網而歸。因為他知道,林子裡還有無數鳥兒在等他。巴菲特就是這樣一個鳥癡。

  “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巴菲特曾多次引用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這句諺語,闡述了他的投資概念。

  巴菲特剛走出校門的時候,父親和他的老師格雷厄姆都勸說他離開股市,找一份安定並且高薪的工作把自己安頓下來。可是巴菲特卻不願意當一個安安分分的中產階級。他心裡一直渴望追隨老師的步伐,渴望能夠在股市叱咤風雲。

  以巴菲特的學識和能力,完全可以找到一份高薪並且穩定的工作,這對於巴菲特而言是一只可以隨時握在掌心的小鳥。股市則是一個充滿成千上萬只鳥兒的森林,巴菲特很可能需要在黑暗中來捕捉這些鳥兒。巴菲特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而且,他甚至願意自己出錢租那張捕鳥之網,他提出無薪為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

  對於巴菲特而言,賺取錢財是自我實現,證明自己實力的好辦法。鳥癡選擇“捕鳥之網”,放棄唾手可得的鳥兒,那是因為他想要更多的鳥兒。巴菲特放棄大公司的高薪,正是因為他知道從格雷厄姆處學到縱橫股市的能力,他就能得到更多的財富。而且,在格雷厄姆手下工作,他是在為自己敬重的人工作。這種心態下會更好地領會格雷厄姆的精神,更容易成功。

  這種“不羁小錢求大富”的想法也可以在巴菲特後來的名言中看出些許痕迹。他對自己有一句很精辟的解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當大多數人都在害怕失去手中的那只鳥(現在的工作)時,巴菲特卻十分貪婪,不願意被小小的財富牽絆住,他觊觎的是林中的一百只鳥(百萬富翁的願望)。

  我們都有野心,也想得到林中的一群鳥兒。但是真正讓我們選擇“放棄手中的鳥,拿起網捕捉林中的鳥群”時,我們卻開始遲疑:為什麼要放棄到嘴的肥肉?林中的鳥能不能捕到?即使可以捕捉到林中的鳥,是不是會很辛苦?有時候我們也不願意降格,好不容易在好的公司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我為什麼要去當銷售員呢?所以,很多人選擇“甯為牛後(屁股)”,也“不為雞頭”。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有野心,又都不願意放棄手中的鳥,所以我們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如果我們願意放棄手中的鳥去捕捉林中的鳥群,並得到了一百只鳥,這是最成功的。而如果我們能夠安心地擁有手中的鳥並細心照料它,即使我們不能捕到一百只鳥,但我得到了一只大鳥,這是第二成功的。最差的就是那種既不願意放棄手中的鳥,又沒勇氣去捕鳥的人。這些人在二者之間搖擺,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手中的鳥兒也日見消瘦:工作沒心情,加薪機會忽略不計,升職遙遙無期……

  巴菲特的成功有三個要點:不要為了芝麻而忘了西瓜;不管拿到芝麻還是西瓜,都比拿著芝麻想西瓜要好;為自己尊重的人工作,即使他不能給你芝麻,但他會給你西瓜籽的。

  三、絕不奢望暴富

  少則得,多則惑。

  白話文:少取反而能多得,貪多反而會迷惑。

  在20世紀80年代,投資方面的另一個天才彼得?林奇拜訪了巴菲特的工作室。他發現巴菲特的辦公室十分簡單,沒有交易員隊伍,也沒有顯示股價信息的電子屏幕,沒有股票價格圖表,甚至沒有計算機,有的只是一只古鐘和一堆1929年以來的主要財經報紙。

  作為一個職業投資者,巴菲特不按常理出牌在資本市場是衆所週知的。這更體現在他的投資風格中。在其他人瘋狂投機,一致看好的情況下,巴菲特顯得十分冷靜。在牛市的氛圍中,巴菲特一點都不貪心,賺到足夠的錢之後他立刻就退出來。在他退出之後不久,股市總是會急轉而下。



本文摘自《巴菲特之非常道》


   巴菲特的中國式智慧:巴菲特之非常道 本書從巴菲特的身世、生平出發,以巴菲特的創業歷程、事業發展為線索,以巴菲特的投資經歷為主要素材,結合巴菲特的家庭生活和對財富使用的態度,提煉出這位世界頂級投資大師的人生哲學、投資觀念和財富觀。本書旗幟鮮明地倡導價值投資理念,詳盡地講述了巴菲特投資實踐的過程,向讀者滲透理性投資的觀念。書中引用了一些名人逸事,諷刺了股市黑嘴、並深刻揭示市場預測的不可靠性;通過巴菲特的語言對華爾街的本質有了一個更高的認識,對經濟發展中的現象有了更明白的了解。因為我們認為,老子的智慧可遍及全球。所以書中以巴菲特故事為經,以《道德經》原文為緯,用老子的智慧提煉巴菲特投資理念和處世哲學,也是以巴菲特故事來诠釋《道德經》。使讀者可以加深兩個方面的理解。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