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股神的財富槓桿股神的財富槓桿(10)

2013-12-25 12:53:09



  “市場交易就像上帝一樣,幫助那些自助者。但和上帝不同的是,市場交易不會原諒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巴菲特的這句話就是對他投資能力範圍的最好總結。

  2.集中投資

  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一條重要理念是,一有機會就全力投註。巴菲特從未把金融學的教條當聖經。他一直覺得違背常規是個十分有趣的詞,哥倫佈就是違背常規的典範。在行為金融學還未形成並冠名之前,集中投資的思想就早已被巴菲特和蒙格等離經叛道者所理解和接受。它既非格雷厄姆的投資哲學,也與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格格不入,而是由凱恩斯在60年前首先提出的。然而,集中投資的思想卻長期被華爾街忽視,巴菲特的做法也沒有被廣泛效法。但在集中投資和多元組合的拉鋸戰中,巴菲特已經悄然變得富可 敵國。

  巴菲特對現代金融投資理論公認的陳腐教條不以為然,卻對風險、組合與市場有著自己的認識。他認為,學術界將風險界定為股價的波動性實在有失水準,以至於近乎無稽之談。巴菲特對風險另有定義,他認為風險是受到損害或傷害的可能性,是企業“内在價值風險”的一項要素,而非股票的價格行為。真正的風險是投資的稅後收益是否能超過原有投資與利息收益之和。比如,今天買入可口可樂股票,明天又將其賣出,這將是一樁很有風險的交易;但是,如果今天購買可口可樂股票,並且能夠持股10年,這將是一樁零風險的生意。

  巴菲特對風險的認識,使得他在投資組合上又與現代金融理論唱反調。馬科維茨認為多元化投資組合的主要好處在於降低個股的價格波動,個股漲跌參差不齊因而可以盈虧互補。但巴菲特認為,多元化組合只能起到保護無知的作用,對於那些不知道分析企業情況的人來說的確是一種完美無缺的戰略。這種理論只會告訴你如何計算平均值,但任何一個小學5年級的學生都知道如何計算。如果普通消費者對消費行為以及產生長期競争優劣勢的因素有合理的理解,聰明伶俐、見多識廣和認真刻苦的人就可以相當精確地判斷投資風險。

  對多元化組合的不同看法,也導致了巴菲特對於有效市場理論的分歧。巴菲特認為市場經常是有效的這一觀察是正確的,但由此得出市場永遠是有效的結論就錯了,這兩個假設的差別猶如白天與黑夜。然而,有效市場理論在商學院裡仍然被視奉為神旨,巴菲特諷刺道,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使得學生和投資專業人士輕信市場是不可控的,他們甚至都不用去試試,這對於我們和其他追隨格雷厄姆的人來說是最大的幫助。實際上,我們或許應該捐助些椅子確保有效市場永遠教授下去。而在投資實踐中,巴菲特以及步其後塵的聰明券商,在過去幾十年就以驕人的業績打敗了市場。

  所謂集中投資,就是指我們在投資時,應該在對企業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選擇少數可以在長期拉鋸戰中產生高於平均收益的股票。將我們的大部分資本集中在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都要堅持持股,穩中取勝。中國有句古話“養兒不在多,一個當十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分散了精力反而會事倍功半。少就是多!只要我們有長期投資的眼光,我們能勝券在握,集中投資的風險僅僅在於是否能夠保持對企業真實狀況的信念,而不必去關心股市每天漲跌的情況。

  在投資的時候,分散了資金實際上也就分散了利潤獲取的渠道。但是,它的前提是必須對企業有充分了解,把股票看成企業所有權的一部分,不必為股價波動驚慌,耐心持有。當然,多長時間為理想的持股期間並無定律,但有一條經驗準則可供參考,就是將資金週轉率定在10%~20%之間。10%的週轉率意味著需要持股10年,20%的週轉率意味著持股5年。此外,永遠不要舉債進行集中投資,更不要使用違規資金,因為銀行提前償還部分欠款的通知,或者有關金融當局的清查,將可能對一個良好的證券投資組合造成毀滅性打擊。



本文摘自《巴菲特之非常道》


   巴菲特的中國式智慧:巴菲特之非常道 本書從巴菲特的身世、生平出發,以巴菲特的創業歷程、事業發展為線索,以巴菲特的投資經歷為主要素材,結合巴菲特的家庭生活和對財富使用的態度,提煉出這位世界頂級投資大師的人生哲學、投資觀念和財富觀。本書旗幟鮮明地倡導價值投資理念,詳盡地講述了巴菲特投資實踐的過程,向讀者滲透理性投資的觀念。書中引用了一些名人逸事,諷刺了股市黑嘴、並深刻揭示市場預測的不可靠性;通過巴菲特的語言對華爾街的本質有了一個更高的認識,對經濟發展中的現象有了更明白的了解。因為我們認為,老子的智慧可遍及全球。所以書中以巴菲特故事為經,以《道德經》原文為緯,用老子的智慧提煉巴菲特投資理念和處世哲學,也是以巴菲特故事來诠釋《道德經》。使讀者可以加深兩個方面的理解。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