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大道至簡(14)

2013-12-25 13:26:09



  如果稻盛和夫只扮演了一個“高級成功學講師”和“暢銷書作者”的角色,他也絕不會受到各路名流如是追捧。他為世人尊崇,在於他拿得起又放得下的超脫。

  1997年,在京都陶瓷與KDDI都如日中天之時,稻盛和夫在日本京都圓福寺剃度出家,僅擔任京都陶瓷與KDDI兩家公司的名譽總裁。在寺廟中,他與其他僧侶的待遇一般無二,都身穿麻衣、腳著草鞋,平常甚至還需出外化緣。身家以百億日元計數的稻盛和夫,會為老婦人施舍的100日元而感動。

  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在道與術的權衡中,似乎更傾向於前者。他認為人必須努力工作、反省自身、保持謙虛、多行善舉,但其經營哲學有一個終極的歸宿,即利他主義。稻盛和夫認為必須以關愛之心、利他之心經營企業,動機至善、私心了無。他在其著作《活法》中說,在經營的過程中間,如果經營者的理念是利他的——所謂利他,即不是從自己的個人私利出發來經營這個企業——這個企業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就。

  這看上去違背了經濟學的基本規律,至少不符合大多數企業家對經營行為的理解。稻盛和夫自己也說:“在弱肉強食的商業世界裡,我整天把利他、愛、為人著想之類的話挂在嘴邊,不免有人質疑我老是把話說得那麼漂亮,背後到底隐藏著什麼目的。”

  追求利益是經營事業與人類活動的原動力,因此,有獲取利益的“欲望”其實無可厚非。只是,不能讓這個欲望局限在利己的範圍内,必須把對方的利益也考慮在内,以這種“大的欲望”為出發點去謀取公益。這樣的利他精神最終也會為自己帶來好處,而且利益範圍還會比原先更為擴大。

  稻盛和夫以自己創辦DDI電信(即現在的KDDI)的實踐來說明這個聽上去很抽象的觀點。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通信領域的商機一直是由國營公司日本電信公社獨占的。後來,政府進行市場化改革,民營公司得以進入。但由於當時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個巨頭NTT,一旦進入市場,必須和長期享有獨占地位的巨人共同競争。其他企業的參與熱情因此受到打擊,政府借民營化改革降低資費的願望眼看要成為泡影。

  “既然如此,不如由我來做吧!”這個念頭在稻盛和夫腦中一閃而過,做陶瓷化工的京都陶瓷決定進軍電信市場。與NTT競争無疑是一場螞蟻對抗巨象、實力懸殊的戰役,更何況對來自不同行業的京都陶瓷而言,那根本是個未知的領域。然而,從零開始的逆境並沒有形成阻礙,DDI打從開始營業,業績就一直在所有新進業者中居於領先地位。最終DDI經過一系列並購後成為與NTT分庭抗禮的日本第二大電信公司,並進入世界500強。

  當時不斷有人問起成功的原因,稻盛和夫的回答總是:那只能歸功於一個為國民盡力、毫無私心的動機。稻盛和夫認為:“利他的德行,會形成一種跨越困難、帶來成功的強大原動力。這是我參與通信事業過程中所得到的親身體驗。”

  在理解稻盛和夫的利他主義時,參加報告會的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認為,利他主義一旦上升為一種企業價值,而非僅僅是一種工具時,企業的競争力就會發生很大變化,導致競争力的邏輯也會發生很大變化。

  面對2008年爆發的這場空前的金融危機,稻盛和夫認為,導致危機的不是經營手法、管理手段的問題,而是經營哲學的問題。也就是,人類應該何去何從,資本主義應該如何發展,企業經營應該遵循怎樣的原則,經營者應該怎樣修煉自己的靈魂。

  如果多數企業家能夠認識到自利利他的價值,並借此構築利他競争力,商界會多一些和諧,世界將會因此而改變。也許這樣的觀點對於中國大多數企業家來說,並不容易消化。30年來殘酷的市場競争已經使他們中的大多數變得無比現實,大多數經營者充其量也只能達到“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的境界——如果不是完全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的話。稻盛和夫認為利他主義其實是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倫理規範,也正是它促進了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而現在經濟領域出現的諸多問題,正與利他主義這種資本主義傳統被人們逐漸遺棄有關。他用自己創辦京都陶瓷和KDDI的經歷證明,利他主義可以在商業社會獲得成功,並且是真正的長久之道。

  讓對方信任和尊敬您

  稻盛和夫27歲時,在朋友的援助下,創辦了京都陶瓷公司,當時是生產電視機顯像管使用的絕緣零部件。之前,他曾在松峰工業工作過一段時間,負責從產品的研發、生產到銷售等一系列工作。

  當時就企業經營而言,稻盛和夫沒有任何經驗和知識。因此,在京都陶瓷成立之初,準備工作該如何進行,他一無所知。從創業後的第一個月開始,京都陶瓷公司雖然只有28名員工,但如何向他們支付工資、獎金,資金如何核算,他都一竅不通。

  公司產品唯一的客戶是松下電子工業,稻盛和夫忙於去交貨,忙於收取貨款……作為經營者,他對此煩惱不已。

  稻盛和夫在自傳裡說:“其實,從根本上思考事物應有的狀態這種習慣,從松峰?業時期已經具備了。那時,松峰工業連續虧損,工資都付不出,常常拖延一個星期,甚至兩個星期。獎金更不用談了。企業與工會總是紛争不斷,公司内紅旗招展,一年到頭罷工不停。我想離開這家公司,但卻不能如意,公司分配給我的工作,是開發新型陶瓷材料,我不得不投入這項研究。公司待遇低,缺乏像樣的研究設備,條件惡劣。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做出出色的研究成果,該抱有一種什麼樣的心態投入工作呢?這個問題我每天都在思考。”



本文摘自《大道至簡》


   全球頂級CEO商道智慧:大道至簡 這是一部飽含全球經營大師人生哲理和商道智慧書。本書從經營的角度,總結提煉出了傑克·韋爾奇、比爾·蓋茨、雷蒙德·克羅克、亨利·福特、稻盛和夫、本田宗一郎、李嘉誠、松下幸之助、史蒂夫·喬佈斯、任正非等十位全球頂級CEO的商業思想精髓、經營智慧和成功法則,揭開了他們基業長青的秘訣,看似簡單、簡潔的文字讓您在最短時間内突破企業管理的瓶頸,領悟企業經營管理的真谛,獲得改變現狀的具體方法,造就非凡業績。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