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歐盟這台“機器”如何運轉(2)

2013-12-25 14:21:11



  讓人迷糊的歐盟機構

  "若有急事找歐盟,我把電話打給誰?"這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經調侃歐盟的一句話。的確,歐盟機構設置複雜,其職權規定含糊,不要說外人,有時候連歐盟官員們自己也搞不清。不過,總體上歐盟機構及行政設置大致走向一個逐漸明晰的道路。

  類似於一個主權國家,歐盟如今設立有"總統"--歐洲理事會主席、"國務院"--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和歐洲法院。與主權國家不同的是,它多了一個集體決策機構--"歐盟理事會",即成員國部長或代表開會進行決策的機制。

  歐洲理事會是歐盟成員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會議,是歐盟的最高決策機構,一般媒體報道時稱之為"歐盟峰會"或"歐盟首腦會議"。歐盟理事會會議原來是各成員國領導人"輪流當莊"主持,一般一年4次,自2010年後才根據《裡斯本條約》設立固定的"主席",並設立常設機構。目前的"總統"範龍佩主要起協調作用,他並無決策權,歐盟重大決策還是法國、德國、英國等歐盟大國主導,"總統"的權威性還有待拓展,目前連範龍佩的辦公大樓都還在建設之中。而且,這個"總統"能動員的資源有限,只有一個20人的"總統辦公室"幫其打理所有事務。

  歐盟部長理事會是歐盟内部核心決策機制,在佈魯塞爾設有秘書處,負責歐盟部長級理事會的事務性工作。

  歐盟委員會是歐洲聯盟的常設機構和執行機構,相當於歐盟的"國務院"。因此,在我看來,港台地區把其翻譯為"歐盟執委會"更為貼切。歐盟委員會主席相當於"總理",目前是葡萄牙人巴羅佐擔任,其内閣目前共有27名"閣員"--歐盟委員會委員,一國一名。不過,到2014年本屆任滿,歐盟委員會將"精兵簡政",減為15名委員。到時候,這15個委員名額在27國之間怎麼分,肯定要扯皮。

  歐盟委員會負責實施歐洲聯盟條約和歐盟部長理事會做出的決策,向理事會和歐洲議會提出報告和立法動議,處理聯盟的日常事務,代表歐盟對外聯系和進行貿易等方面的談判等。但在歐盟實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範圍内,只有建議權和參與權。

  委員會下設37個總司或專門的服務處,總司下設有處室。無論是總司還是處室,總體比中國各部委級別要高一些,不過,在外交上一般認為總司長相當於副部級。與中國相關的有兩大總司,一個是對外關系總司,另一個是對外貿易總司。兩個總司裡各有一個中國處,專門處理涉華事務。近年來,歐盟註重對華關系,陸續招納熟悉中國事務的"中國女婿"和外籍中國人為官員、職員(另見本書《歐盟總部的"中國女婿"》)。我在佈魯塞爾時,與這兩個處的官員打交道稍微多一些。



本文摘自《歐洲真相》


   資深新華社記者歐洲觀察:歐洲真相 駐歐六年的資深新華社記者,闡述他眼中的歐盟、北約、申根、歐元、福利、移民、伊核、卡紮菲、巴羅佐、默克爾、米洛舍維奇、馬英九、達賴等。書中記錄了卡紮菲默克爾等新聞人物的交往;也記錄了親身經歷了當時諸多的重大事件;在冷觀歐洲篇中,寫出了作者對歐洲的觀察與思考。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