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近看“上校”卡紮菲(7)

2013-12-25 22:15:03



  (9)合並他國 1971年,卡紮菲提議利比亞與蘇丹合並,當時蘇丹總統Gaafar Nimeiry堅決拒絕,稱卡紮菲"人格分裂,半人半妖"(He has a split personality - both parts evil)。1974年,卡紮菲與鄰國突尼斯達成合並協議,但卻無法實施,最終反倒導致兩國關系惡化。

  (10)邦聯空想 1972年,卡紮菲提出利比亞、埃及和叙利亞聯合組成"阿拉伯邦聯",結果當然成空。1984年,卡紮菲與摩洛哥締結聯盟條約,但1986年由於摩洛哥允許以色列總理佩雷斯訪問而作罷,卡紮菲政權稱摩洛哥此舉是"叛國行徑"。

  (11)伊斯蘭軍團 1972年,卡紮菲組建伊斯蘭軍團,目標直指乍得和蘇丹。該軍團兵員大部分是海外雇佣軍,媒體稱許多是被以"招工"名義從巴基斯坦和撒哈拉以南一些貧困國家召來的。在2011年利比亞動蕩中,據傳卡紮菲也是利用來自塞爾維亞、乍得等國家的雇佣軍打擊反對派。

  (12)交惡以色列 1972年6月,卡紮菲宣稱所有願意襲擊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都可以到利比亞使館登記接受"軍事培訓";1973年埃以戰争,卡紮菲派遣一個裝甲旅和兩個飛行中隊支援埃及;1995年,由於巴解組織與以色列言和,卡紮菲驅逐了3萬名定居利比亞的巴勒斯坦人。

  (13)支持侵略 上世紀70年代,卡紮菲出兵幫助殘暴的烏幹達總統阿明(Idi Amin)侵略坦桑尼亞,被坦軍打敗,600多名利士兵陣亡。1979年,走投無路的阿明逃到利比亞避難,不過一年就與卡紮菲交惡而被驅逐。

  (14)五點新政 1973年,卡紮菲發表著名的"五點新政演講",其中包括:暫停實施當前法律,開始實施伊斯蘭教教法(Sharia);宣佈清洗國内"政治病";創立"人民民兵武裝"來"保衛革命";宣佈行政和文化革命,取消學校暑假,向學生教授卡紮菲"最高指示"。

  (15)宗教領袖失蹤 1978年8月25日,黎巴嫩什葉派穆斯林領袖穆薩·薩德爾應卡紮菲當局的邀請,參加利比亞"九·一革命節"的慶祝活動。但薩德爾於8月31日在的黎波裡失蹤。據叛逃的前利比亞駐約旦大使阿齊茲·史奈佈說,薩德爾已經被殺。2008年,黎巴嫩以"陰謀綁架"和"非法拘禁"兩項罪名起訴卡紮菲,並發佈了針對卡紮菲的逮捕令。

  (16)國家暗殺 大赦國際稱卡紮菲利用其駐外機構招募人員從事暗殺活動,暗殺對象主要是流亡海外的利比亞異己分子,1980年~1987年間,至少在海外實施了25起暗殺行動。

  (17)交惡美國 1981年,卡紮菲公開談論要暗殺當時的美國總統裡根,後者稱卡紮菲為"中東的一只瘋狗"。緊接著,美國禁止公民前往利比亞,禁止進口利比亞石油。卡紮菲則策劃在美國制造恐怖襲擊,公開宣稱派遣恐怖小組炸美國政府機構和飛機。1986年4月,美國對利比亞進行"外科手術式"空中打擊,卡紮菲幸免於難,但不少軍官身亡,利方稱其一個"養女"遇襲身亡。



本文摘自《歐洲真相》


   資深新華社記者歐洲觀察:歐洲真相 駐歐六年的資深新華社記者,闡述他眼中的歐盟、北約、申根、歐元、福利、移民、伊核、卡紮菲、巴羅佐、默克爾、米洛舍維奇、馬英九、達賴等。書中記錄了卡紮菲默克爾等新聞人物的交往;也記錄了親身經歷了當時諸多的重大事件;在冷觀歐洲篇中,寫出了作者對歐洲的觀察與思考。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