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人才戰略:不拘一格降人才(1)

2013-12-26 07:45:23



  第五章

  人才戰略:

  不拘一格降人才

  1928年,查爾斯?明茲釜底抽薪,帶走華特整個核心團隊;1930年,帕特?鮑威爾盡離間之能事,挖走了華特最得力的臂膀——尤比?艾沃克。苦澀往事湧上心頭,被生活欺騙的華特也難免有人生如夢的感慨。兩個月的旅行,華特學會了笑對人生,世間的千般煩惱,萬般憂愁,不過是過眼雲煙,得之坦然,失之泰然。

  走出人生的低谷,重新回到公司,華特如獲新生。“吾日三省吾身”,兩次後院起火,華特不得不反省自身。和其他行業相比,人才對動畫行業尤為重要,華特開始研究幕後的人才管理之道。

  從暴躁易怒的毛頭小夥兒到迪士尼的靈魂人物,華特完美蛻變,麾下人才雲集,這也為迪士尼公司帶來一次又一次的輝煌。

  孤家寡人之初體驗

  電

  影《天下無賊》中,葛優扮演的黎叔有一句經典台詞:“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無論在什麼時代,人才都極其重要,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源源不斷的人才供應是公司所向披靡的利器。

  年輕的華特並沒有關註人才的問題,他一直想當然地處理和同事、朋友的關系,而這也使他失去了大量的人才,遭遇發展的瓶頸。

  青澀的毛頭小夥兒

  “人不輕狂枉少年”,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會不成熟,意氣用事,華特也是如此。1928年,明茲通過遊說和高薪利誘挖走了華特的整個核心團隊,這讓華特心痛不已。這些人大部分是堪薩斯歡笑動畫公司的員工,從堪薩斯到好萊塢,一路相隨,華特自認為和他們交情很深,殊不知,這只是華特的一相情願。

  當時跟明茲出走的弗裡茲?弗裡倫為自己辯護說,動畫制作人員集體出走一定程度上是由華特一手造成的。事實上,華特是一個苛刻的老闆,他對創作一絲不苟,也以同樣的標準要求下屬。此外,他容易激動,喜怒無常,情緒完全由工作支配:在創作過程中難免會有分歧,而他一不稱意就大發脾氣,批評別人從來不留情面;而一旦合他心意,他立即轉怒為喜,和創作者稱兄道弟。

  當然弗裡茲?弗裡倫也僅是一面之詞,很可能是試圖為自己的背叛尋找借口,但是一個團隊的集體出走,也說明弗裡茲並非完全是信口雌黃。一方面,華特的靈魂完全被動畫所占據,為它歡喜為它狂,他說話不會拐彎抹角,激動處難免大呼小叫、口不擇言;另一方面,大家相交多年,華特打心眼兒裡覺得和諸位都是好兄弟,言不由衷的應酬話用在親近的人身上,完全沒有必要。

  年輕的華特年輕氣盛,不谙世事。他是個充滿激情的創作者,可是當起老闆還青澀得很。他行事欠考慮,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久而久之,不滿和怨氣已經在大家心中郁積起來,曾經的深情厚誼已經變得脆弱不堪,一經挑撥,便轟然倒塌。

  這一次明茲暗算,並沒有讓華特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他依然我行我素。而之後鮑威爾挖走尤比?艾沃克,華特震驚了。

  尤比?艾沃克出走

  對華特而言,尤比非同一般,他視尤比為知己。從1918年,在堪薩斯俾斯麥?羅賓廣告公司合作開始,二人同甘共苦,親如手足,共同創作了“愛麗絲”、“奧斯瓦爾多”、米老鼠等動畫人物,1930年尤比毫無預兆的背叛,讓華特難以接受。

  不可否認的是,華特和尤比的兄弟情誼的確很深。1918年,華特和尤比雙雙被公司解雇,當時的華特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而尤比肩上的擔子沉重得多。尤比家裡,年邁的母親卧床不起,父親是個不可救藥的酒鬼,還有幾個年幼的弟妹需要照顧,被解雇對他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尤比整天愁眉不展,已經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的華特,往尤比口袋裡硬塞了10美元,先讓他解決燃眉之急。接著,華特提議兩個人共同創業,說是“共同創業”,但是當時的創業基金250美元全部是華特拿的,尤比是一分錢都沒掏。迪士尼?艾沃克廣告公司成立,兩個人苦是苦了點兒,但賺錢比在俾斯麥?羅賓廣告公司要多得多,尤比又有能力養家糊口了,當時,他對華特心存感激。



本文摘自《迪士尼百年沉浮》


   白手起家到好萊塢巨頭:迪士尼百年沉浮 迪士尼之父華特R26;迪士尼被稱為“歡樂英雄”。他一手打造了充滿傳奇色彩的娛樂帝國華特R26;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簡稱迪士尼公司。迪士尼公司1923年由華特R26;迪士尼與兄長羅伊R26;迪士尼創立,其業務涉足影視娛樂、主題公園、媒體網絡、玩偶商品等多個領域,是現今全球第二大傳媒娛樂企業。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