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成長的艱辛:少年初嘗愁滋味(4)

2013-12-26 07:59:54



  從“怪學生”到“小名人”,這個轉變讓華特心裡美滋滋的,對表演也更用心了。從這時起,華特真正開始了他的表演生涯。由於父親反對華特參加這種表演,於是華特不得不每天早上偷偷地從窗戶爬出來,晚上再悄悄地從窗戶溜進去。華特對卓別林的表演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懷著極大的熱情模仿卓別林的表情、手勢、聲音、情緒等,憑著天賦和努力,華特的模仿逐漸打磨得形神兼備。

  除了在學校表演短劇外,華特和裴弗還帶著自己排練的幽默劇《查理?卓別林和伯爵》到當地劇院參加業餘表演,他們獲得了第四名的成績,還得到25美分的獎金。華特的表演引起了一位戲劇家的註意,他想與華特簽約,並推薦華特到一家輕歌舞劇團做少年演員。

  可是,一次突如其來的事改變了這一切,讓華特的演員夢戛然而止。

  在堪薩斯的幾年,華特從來沒有中斷過送報,這個小小報童夢寐以求的是得到一雙能蹚積水和積雪的高幫靴子,終於,在1916年的聖誕夜,華特擁有了他心儀已久的高幫靴子。有一天,華特穿著這雙寶貝靴子送完報紙,心情很好,過馬路時看到一大塊兒冰,他擡腳試圖踢開它。怎料冰塊包著一根很長的釘子,釘子紮破了他的靴子,深深地紮進了他的腳裡。

  此後整整兩週的時間,華特都躺在床上,不用風雪無阻地去送報,也不能登台表演,他享受到了難得的閑適。華特靠畫畫、看報紙打發時光,報紙上發表的連環漫畫和編輯的各種漫畫,簡單線條勾勒成的一個個生動的形象讓他如癡如醉。他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表演是他的興趣所在,但做一個演員絕不是他的夢想,他發現最不能割舍的還是繪畫。

  於是,腳傷還未痊愈,他内心的漂泊之舟卻找到了停靠的港灣。他打消了去當少年演員的念頭,立志做一個漫畫家,畫出報紙上那樣精彩的漫畫。

  立志成為漫畫家

  1917年,伊利亞斯不安分的念頭再次萌動。他看中了芝加哥一處果凍廠的生意,便把送報權出售,重新搬回芝加哥。華特要在本頓拉丁語學校完成學業,只好留在堪薩斯,和父母分開,他心中怅然若失,卻又有另一種重獲自由的莫名興奮感。第二年秋天,華特來到芝加哥和家人團聚,這裡是他出生的第一故鄉,但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他的記憶是從馬瑟琳鎮的仙鶴農場開始的。

  在芝加哥,華特到麥金利中學上初中三年級。他對課業並沒有太大興趣,把大量的時間用於繪畫上,並在校報《言論》幫助編輯畫漫畫。他的漫畫線條流暢、輕松活潑,逐漸嶄露頭角。沒多久,他就成了《言論》的美術編輯了,被同學們戲稱為麥金利中學的“小漫畫家”。“好言一句貴千金”,這段經歷給予華特極大的鼓勵,他對漫畫的熱情完全燃燒起來了。此時剛好聽說芝加哥藝術學院招收夜校生,便迫不及待地報名去上課,在那裡,他接受了較系統的訓練——圖像解剖、繪畫筆法和寫作,也接觸到了一些令他受益終身的老師,包括芝加哥《論壇報》的漫畫家加瑞?厄爾(凱裡?奧爾)和《前鋒報》的漫畫家雷諾?戈西梯(來瑞?高西),他們很欣賞華特,允許他到辦公室去拜訪他們。

  伊利亞斯不明白兒子對漫畫的迷戀和執著,對兒子想成為一名漫畫家的雄心壯志也毫不贊成。為了支付夜校班的學費,華特不得不申請多種工作。他在果醬工廠做過雜工、守夜人,在鐵路線做過警衛……郵局的一次招工,條件之一是18歲以上,華特穿上父親的衣服,用鉛筆在臉上畫了幾條線,謊報已經18歲,費盡週折才得到那份工作。工作的艱辛並未消解華特對漫畫的熱愛,只要拿起畫筆,面對畫紙,他心中的奇思妙想就開始澎湃起來,會忘掉一切不愉快和疲憊,完全沉浸在漫畫的奇妙世界裡。

  艱苦的日子,華特唯一的寄托就是漫畫,這也是他終其一生不變的初衷。從接觸漫畫,到之後歷盡磨難,最終成功打造“迪士尼神話”,可以說,漫畫是華特生命的“支點”。



本文摘自《迪士尼百年沉浮》


   白手起家到好萊塢巨頭:迪士尼百年沉浮 迪士尼之父華特R26;迪士尼被稱為“歡樂英雄”。他一手打造了充滿傳奇色彩的娛樂帝國華特R26;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簡稱迪士尼公司。迪士尼公司1923年由華特R26;迪士尼與兄長羅伊R26;迪士尼創立,其業務涉足影視娛樂、主題公園、媒體網絡、玩偶商品等多個領域,是現今全球第二大傳媒娛樂企業。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