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絕非童話:迪士尼帝國的傳奇(4)

2013-12-26 09:45:32



  在艱苦求索的漫長路程中,華特始終堅持“第一個吃螃蟹”。他向來對創新有一種難以遏制的熱情,聚焦空白領域,發掘新商機,力争快人一步,並且為此不惜破釜沉舟。

  他是一個真正的甘於寂寞的“狂想者”。

  迪士尼公司推出經典動畫形象米老鼠之後,在好萊塢一炮而紅,其制作的短篇動畫成為行業標桿,無出其右,也為公司帶來了滾滾財源。當時,動畫片時長僅有8分鐘,被當做“附片”來放映。華特不甘心動畫片長期處於仆從地位,毅然決定籌拍第一部長達80分鐘的動畫長片。此消息一出,可謂是石破天驚,打破陳規是比想象中更艱難的事情。苛求品質、不計成本,求好心切的他把大量資金用在置辦新設備、引進新技術、挖掘人才上,以至於拍攝成本連翻幾番,甚至把迪士尼制片廠都抵押給了銀行貸款。但凡好萊塢有點名望的人都不看好華特的這次嘗試,影評家將此稱為“迪士尼的蠢事”。華特頂住巨大壓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力排衆議;面對質疑,任爾東南西北,他決意前行。終於,動畫史上第一部長篇動畫《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問世,並獲得空前成功。“迪士尼蠢事”幫助華特邁上了事業巅峰,事實證明了華特的卓越眼光。

  華特作為迪士尼公司的締造者,始終保持著一種氣貫長虹的姿態,籌建迪士尼樂園是他的另外一大賭註。當時,迪士尼公司已經在影視領域如日中天,除了華特外,其他股東都認為沒有必要投資這樣一個生死未蔔的“無底洞項目”。華特執意堅持,甚至自掏腰包創立WED公司來籌資興建迪士尼樂園。歷經重重磨難,世界上第一個迪士尼樂園——加州迪士尼開業迎客,創造了客流神話。這一次背水之戰,事實再次證明華特的敏銳洞見力。

  華特?迪士尼是一個擁有天才般創意的人物,在他盡情揮灑的同時,必須承受旁人的不解和嗤之以鼻,必須忍受孤家寡人的無奈和孤獨感。但無論是落寞之際還是輝煌之時,他的血管裡都奔騰著不甘人後、勇於冒險的熱血,他的每個毛孔裡都發散著不畏甘苦、奮發進取的熱度。

  華特是一個天生的“狂想者”,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義無反顧的韌勁,正是這種築夢的執著精神才開創了“娛樂王國”迪士尼公司的百年基業。

  印象迪士尼

  迪

  士尼公司誕生於1923年。時至今日,近百年的商海沉浮,迪士尼公司鑄就了自己徵戰商場的天條法則,“品牌”、“圈地貴族”、“利潤乘數模式”三位一體,可以說是迪士尼無往不利的“撒手锏”。

  迪士尼公司“肖像畫”

  迪士尼公司正式創立於1923年,全稱為華特?迪士尼公司(TheWaltDisneyCompany,TWDC),取名自其創始人華特?迪士尼。

  走過百年流金歲月,迪士尼公司已經幾易其主:

  華特?迪士尼——天生王者,靈魂人物,迪士尼“娛樂王國”初具雛形;

  卡德?沃克——唯華特馬首是瞻,蕭規曹隨,迪士尼公司遭遇夢魇;

  邁克爾?艾斯納——商業奇才,“華特?迪士尼再世”,迪士尼公司輝煌無限,卻因其“暴君”本性,埋下隐患;

  羅伯特?艾格——行仁政者得天下,銳意改革,迪士尼公司重溫盛世年華。

  從一個藉藉無名的小工作室到俯視群雄、笑傲好萊塢的“娛樂王國”,迪士尼公司在漫長的發展之路中,也經歷了不為人知的沉浮歲月:

  有磨砺——兩次創業受挫,數度遭人背叛,投石問路四處碰壁;

  有失敗——巨額投資血本無歸,服務戰争幾近破產,險遭收購之滅頂之災;

  有競争——“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之間的恩恩怨怨,與“程咬金”夢工廠的劍拔弩張;

  有合作——借力“動畫新貴”皮克斯,攜手蘋果公司;

  有探索——變革管理之道,致力於傳統媒體的轉型;

  有輝煌——堅持創新名利雙收,屢屢斬獲奧斯卡金像獎,“圈地貴族”業務日趨多元化、迪士尼品牌享譽全球;



本文摘自《迪士尼百年沉浮》


   白手起家到好萊塢巨頭:迪士尼百年沉浮 迪士尼之父華特R26;迪士尼被稱為“歡樂英雄”。他一手打造了充滿傳奇色彩的娛樂帝國華特R26;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簡稱迪士尼公司。迪士尼公司1923年由華特R26;迪士尼與兄長羅伊R26;迪士尼創立,其業務涉足影視娛樂、主題公園、媒體網絡、玩偶商品等多個領域,是現今全球第二大傳媒娛樂企業。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