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股神的財富槓桿股神的財富槓桿(12)

2013-12-26 10:15:02



  房地產抵押貸款業務也是巴菲特投資非常集中的領域,包括富國銀行和聯邦住宅抵押貸款公司。富國銀行成立於1852年,在20世紀經過一系列收購後已經頗具規模,巴菲特欣賞它的管理體系和良好的信譽,從1989年開始 少量買進該股票。在經濟蕭條和銀行危機時,巴菲特頂住了賣空的壓力,在1990年和1992年兩次以約3.7倍的市盈率大舉買進。在隨後10年中,富國銀行不斷並購加州的一些大中銀行和企業,並成為美國西部最強的銀行之一。在此期間,巴菲特也繼續增持,到2002年他已經擁有該銀行5500萬股,總價值超過20億美元,後來購買態勢穩步上升到7300萬股。截至2007年6月底,富國銀行已經成為美國第二大房屋貸款銀行,而巴菲特對此投資已達36.97億美元。盡管受到次級債券引發的金融動蕩的影響,巴菲特還是計劃再增持富國銀行11%的股權。聯邦住宅抵押貸款公司是1970年由美國國會特許、政府贊助成立的,1988年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的控股企業購買聯邦住宅抵押貸款公司4%的流通股。1991年巴菲特增加該股的持有數量。到1992年,巴菲特的持股已占該企業9%,在此期間該股股價也上升了182%。目前,它已是美國兩大住宅貸款抵押公司之一。

  3.長期持有

  巴菲特持有股票的時候,從不是為了滿足自己低進高出,迅速撈一把就走的致富欲望,而是希望能夠陪伴這些公司走過漫長的歲月,一起成長。

  “低位買進,長期持有”一直是巴菲特的重要投資策略,他就像一位馬拉松運動員,耐心地分析著各種報表資料,當投資機會真正來臨時,他便睿智而機敏地實時出擊,攻下一城又一城。通過大約10次的重大投資決策和投資行動,他為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成功地創造了一半以上的淨資產。巴菲特幾乎總能在經濟困難時期慧眼識金,以低廉的價格收購企業並長期持有。一般而言,在財務報表中,長期是指大於等於一年。然而,巴菲特現在持有的許多投資品種時間長達數年、數十年,無論牛市還是熊市、無論企業低落還是景氣。當然,作為長期持有的結果,就是他們的價值增長了幾十倍到一萬倍不等。

  巴菲特之所以要長期持有,因為他堅信長時間内,市場會對企業價值做出真實反應,這至少應該有4年之久,而如果某位投資者還能比其他市場參與者更好地評估企業業績,及時地識別出暫時處於困境的優秀企業,他將能在長期内獲得巨額的收益。企業穩定增長帶來的收益,就如以複利計算的資金回報一樣誘人。要知道複利的巨大力量,我們不妨看看如下例子。

  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與其說是一個控股集團,倒不如說更像是一個成長起來的私募基金。現年76歲的巴菲特執掌它已經40餘年,使得它由從前的落魄紡織品制造企業發展成為目前市值高達17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且旗下業務涉及保險、珠寶、餐飲和公用事業等多個領域。在2002年,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成為獲得穆迪信用評級AAA級的美國八家公司之一。而巴菲特則不愧是100年來最優秀的基金經理,其投資業績達到年均24%的複利增長率,假如1956年我們把1萬美元交給巴菲特管理,到目前這筆錢已經價值5億多 美元。

  巴菲特無疑為中國的私募基金指出了發展方向,私募基金經理也逐漸開始崇尚巴菲特,而且價值投資也逐漸成為私募基金經理的座右銘,而且很多私募基金也逐漸成為行情的主力。但是,仍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一,現在處在大牛市,很多股票好做,很多人都自以為能成為巴菲特,而一旦步入熊市,考驗就會接踵而至;二,當前的制度性套利的機會較多,也成就了一批暴發戶,而一旦市場成熟,平均利潤就會大大攤薄;三,上市公司的成熟規範和經理人市場的培育還路途漫漫,而私募基金經理的心態也遠未成熟;四,當巴菲特的範式逐漸為大衆接受之後,再依靠價值投資還能賺錢嗎?是否意味著新的投資範式也會產生呢?



本文摘自《巴菲特之非常道》


   巴菲特的中國式智慧:巴菲特之非常道 本書從巴菲特的身世、生平出發,以巴菲特的創業歷程、事業發展為線索,以巴菲特的投資經歷為主要素材,結合巴菲特的家庭生活和對財富使用的態度,提煉出這位世界頂級投資大師的人生哲學、投資觀念和財富觀。本書旗幟鮮明地倡導價值投資理念,詳盡地講述了巴菲特投資實踐的過程,向讀者滲透理性投資的觀念。書中引用了一些名人逸事,諷刺了股市黑嘴、並深刻揭示市場預測的不可靠性;通過巴菲特的語言對華爾街的本質有了一個更高的認識,對經濟發展中的現象有了更明白的了解。因為我們認為,老子的智慧可遍及全球。所以書中以巴菲特故事為經,以《道德經》原文為緯,用老子的智慧提煉巴菲特投資理念和處世哲學,也是以巴菲特故事來诠釋《道德經》。使讀者可以加深兩個方面的理解。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