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是個人實現幸福的工具

2013-12-27 09:21:13

  要了解企業這一社會組織創建的目的,需要先從一個更大的社會視野,去觀察國家這一特定組織構建的基本邏輯。

  一個為人們所熟知的有深遠影響的宣言——美國《獨立宣言》,闡述了國家管理體制構建的機理。《獨立宣言》以詩意的語言闡明了其政治哲學:

  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幹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治理者的同意而產生的。當任何形式的政府對這些目標具破壞作用時,人民便有權力改變或廢除它,以建立一個新的政府;其賴以奠基的原則,其組織權力的方式,務使人民認為唯有這樣才最可能獲得他們的安全和幸福。

  很明顯,美國《獨立宣言》的政治哲學,是人們追求民主、自由和幸福的哲學,它闡明了國家這一組織存在的目的是為了保障每個人的權利,國家是個人實現自由、幸福的工具。

  我認為,既然企業存在於國家這一社會組織之中,而國家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每個人的幸福,那麼企業存在的目的理所當然也是為了企業人個人幸福的實現,這是一個基本的邏輯推論。

  從微觀上看,企業内部人員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企業的創建者和雇員。

  企業的創建者很自然地會把企業看做實現個人目的的某種工具,否則他們完全沒有必要費盡心機,承擔巨大的風險去創建企業,這是不難理解的結論。

  那麼對於企業的雇員來說,到底他們是企業的工具,還是企業是他們的工具,或者兩者互為工具呢?

  我認為,企業是雇員的工具。原因有以下兩點:首先,人們是否加入一個企業,他自己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成為企業的員工,是一種自願的利己行為,這種利己行為的背後,必然是將企業視為自己實現某些目的的工具。其次,人們有權退出一個企業。如果他認為企業已經不是實現他個人目的的最佳選擇,那麼他有權選擇退出。

本文摘自《創建幸福企業》


   幸福企業理論由《北大商業評論》副主編嶽川博先生首次提出並加以系統闡述,該理論的標志性成果為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嶽川博專著《創建幸福企業》。幸福企業理論認為,將企業定義為功利組織是一種狹隘的和有害的認識;相反,企業是一個生命的世界,一個人為的創造物,一個人們共同創造幸福的工具。同時,嶽川博幸福企業理論提出了創建幸福企業的系統策略和方法。 幸福企業理論的提出源於三個時代背景,其一是人類工業文明發展模式的現實困境;其二是功利主義的當代中國需要做出重大改變;其三,是越來越多的陷入困境的企業需要用一種精神的、文化的力量進行救助。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