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喬治·索羅斯管理日志(21)

2013-12-27 09:35:53



  ——摘自2009年6月11日索羅斯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演講發言

  背景分析

  在金融危機面前,當索羅斯準備說些什麼的時候,人們一定會洗耳恭聽。2009年6月11日,索羅斯第二次走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演講台,發表了題為“理解金融危機”的演說,解讀了2008年危機的來龍去脈、與歷次危機的異同以及對未來的影響。

  2008年的金融危機,在索羅斯眼裡,是錯誤的流行觀念導致的結果。索羅斯認為過於依賴自由市場的陳舊模式累積出了大量的泡沫,將如今的世界經濟拖入困境。他認為人類不加限制地追求自身利益的行為會導致資源的最優配置,市場最終能達到均衡點。但實際情況是,不管是供給面還是需求面都會受到市場的影響,理想中的均衡常常並不存在。今天,美國金融危機的出現就是這種錯誤認識的生動寫照。

  行動指南

  當所有的參加者都習慣某一規則的時候,遊戲的規則也將發生變化,而這時候,需要做的,就是用各種方式認清市場。

  3月4日金融危機不是投資者引發的

  中國走出危機獲得複蘇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出現之後已經展現出了一種比較強的活力。

  這場金融危機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席卷全世界,是自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的一場金融危機。值得註意的是,它不是由一種所謂的極端主義思潮所引起的。引起金融危機的是來自於金融體系本身的一些弊病或者漏洞,這些導致了整個世界經濟的衰退,這是前所未有的。

  一個處於主流位置的觀點是:世界金融和世界經濟的秩序正在獲得一個自我的調整,而且促成這些金融秩序的調整必須來自一些外部的力量,才能使内部的因素獲得重組。我們的金融市場和金融體制也再一次證明,一個有效的市場管理和運作體系對於未來的市場複蘇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一個金融市場不斷走向情緒化的時代。

  ——摘自2009年6月7日索羅斯在複旦大學管理學院的演講發言

  背景分析

  一貫反對“市場原教旨主義”的索羅斯認為,讓市場進行自我調整、盡可能放松管制的觀點在金融產業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美國和英國都從中受益。尤其是,英美兩國中有1/3的企業利潤來源於金融性投資,統計顯示,英國和美國金融市場的價值甚至已經超過了兩國的總產值。

  巨大的金融投資利潤,誘惑了政府,並令其對金融系統過度放縱缺乏監管,逐漸將這個金融泡沫越吹越大,並最終走向破滅。這就是索羅斯所說的“我們正經歷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起因。但從另一方面講,任何一次規模巨大的金融危機,都集中暴露了世界金融體系的缺陷,類似索羅斯這樣的反思為改進金融秩序提供了機會。

  行動指南

  正確的反思是必要的行動。只有通過反思,充分認清市場,才有可能讓自身的價值不局限於賺取利潤。

  3月5日在前進中自我教育

  我們對所處世界的理解天生就不完整,參與者的看法、期望和事情的實際狀態之間總是有差距,有時候差距很小,可以不理會,但是有時候差距太大,甚至會變成決定事件過程的重要因素。歷史就是由參與者的錯誤、偏見和誤解造成的。

  1966年的時候,我對美國證券了解不多,想找個方法進行自我教育。我用公司的資金設立了一個10萬美元的模型賬戶,並且把這些錢分成16份,用其中的一份或者兩份投資在我認為特別有吸引力的股票上。我寫了一篇簡短的報告,解釋我買每一種股票的原因,並且用月報繼續追蹤,檢讨這個投資組合,讨論其中的發展,我同時還提供一份每月績效記錄表。

  我用這個模型賬戶作為銷售工具,開發投資機構的業務。這個模式很成功,它讓我重新接觸投資圈。現在我可以用投資者來測試我的投資理念。如果我得到的回應良好,那麼我就明白我的構想很好,如果得到的是負面回應,我就必須認真質問自己是不是走在正道上?結果,我得到了一些很有價值的信息反饋。



本文摘自《喬治-索羅斯管理日志》


   世界著名企業家:喬治·索羅斯管理日志 喬治R26;索羅斯是華爾街最著名的對沖基金“量子基金”的創始人、赫赫有名的“金融大鳄”、以特有的“反身性”哲學理論融入到投資理念中去,創造了金融界的神話。本書是世界著名企業家管理日志系列中的一本,以管理日志的形式,對索羅斯的成長經歷、獨特個性、充滿神秘色彩的投資理念、以及他對世界與人類極端的看法與價值觀,都作了深入探讨和剖析,從而展現出一個矛盾而又睿智的金融巨人的一生。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