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讓投資演A 角,保險演B 角

2013-12-27 23:59:32

  作為人生的總導演,我們應該讓投資演A 角,保險演B 角。即左手投資,右手保險,從而讓人生更加無憂無慮。

  投資演A 角

  人生的計劃有很多,如送孩子上大學、過一種舒適的退休生活,或者購買一輛漂亮的新車。你可能已經為這些計劃設定了未來的理財目標,但或許你並沒有考慮怎樣達到這些目標。我們說,理財的目的是為了創造多姿多彩的生活。而要達到理財的目的,就需要利用儲蓄與投資。所以說,投資就是達到目標的手段。

  什麼叫投資呢?投資有一個定義,就是犧牲當前利益,博取將來收益的一筆資金。

  比如我現在有100 萬,當前的利益是存在銀行有本有息。但這樣好不好?不知道。因為有人希望最好能博取更高的收益。因此,投資就是放棄無風險的保本保息的利益,去博取有風險的收益。請記住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利率是資金的風險定價。

  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假設你有一個哥哥,他跟你說:“小妹你手上閑著30 萬沒什麼用,哥哥要開公司做生意,你借給我吧!”請問你借不借?當然借。但哥哥二話不說就把你的30 萬拿走,風險都由你擔著,你不太開心,於是不做聲。

  哥哥看你不做聲,就說:“你放心吧,我會給你利息的。”這個時候借不借?應該借了,但你還會問:“哥哥你是給我存款利息還是貸款利息?”哥哥想想後說:“我給你貸款利息吧。你存在銀行是無風險利率,可是做生意是有風險的,所以要高一點利息。”

  現在有一個人不是你哥哥,說給你貸款利息借他30 萬,請問你借不借?不借。這是為什麼?有風險,這個人要是不還怎麼辦呢,他可不是自己的哥哥。所以我們還要記住一句很重要的話:利率是資金風險的定價。凡是高於存款利率的利率都是有風險溢價的。也就是說,在你的無風險利率上再加一個風險溢價。

  投資為什麼會有機會達到更高的目標呢?原因在於你儲蓄的資金會因投資而有更高的收益率,還可以得到複利。複利是針對原始投資及其收益的回報。舉例說,如果你最初投資10 000 元並且有10% 的收益率,那麼你第一年的收益就是1 000 元,第二年的收益是1 100 元,其原因是按複利計算,你第一年所獲得的收益1 000 元也將獲得10%的收益。

  總之,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財目標,需要在特定的時間準備一筆金錢。而投資是在了解了可以準備的時間以後,回答如何準備的問題。一般來說,如何準備包括了需要多少本金,需要什麼樣的投資方式,期初投資(一筆投W0)或每期定期定額的投資(定投PMT)是多少,以及通過什麼樣的投資回報組合(R)來實現。如果一切正常,那麼投資就幫我們解決了資源和目標之間的關系。我們希望通過投資和增長,以及充足的雪(本金)和足夠長的坡(時間),讓人生積累出一個大大的財富雪球來滿足我們的需要。

  但是請註意,這是在一切正常的情況下,即經濟不會大幅波動,資產不會大幅縮水,人生沒有大的變故的情況下。這些重大變故包括重組家庭、生下更多的孩子、遭受重大的疾病或者意外事件、失業等。總之,你的收支結餘都很穩定。如果一切都如常,投資就是人生的A主角。

  保險演B 角

  在戲劇舞台上,一個角色通常會預備兩個演員:A 角和B 角。電視連續劇《青衣》中徐帆飾演的筱燕秋就是舞台上的常青樹A 角。對她來說,青衣就是她的命,她的魂,她把靈魂寄托於舞台上的嫦娥。為了找到藝術的傳人,她不惜下跪懇求天資聰穎的春來做她的學生。可盡管如此,她也依然不願放棄每次上台的機會,而春來也只能默默做幕後的B 角。然而某天,筱燕秋因為生病耽誤了演出,春來作為B角代替她上台表演一炮而紅。是的,燕秋不願春來替代她的A 角人生,卻不得不一手培養了替代自己的B 角。

  人生如戲,人們都在各自的舞台上主演著自己鐘愛的A 角,追求他們熱愛的事業和生活,希望收獲一個圓滿而燦爛的人生結局。然而,人生並不是一場獨角戲,如果希望幸福延續下去,為了家人,無論我們多麼不希望被人替代,也要為自己準備一個B 角,以防在A 角缺位時及時替代我們的角色。

  現在,讓我們從家庭理財的角度考察A 角和B 角。誰不希望自己主演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呢?可誰又能完全掌控人生中那麼多的未知和不確定性?無論多麼不情願,我們還是要為自己準備一個B 角,以便在不確定性事件發生時,可以確保我們平靜地面對。那麼,這個B角究竟是什麼?也許你已經猜到了,沒錯,它就是保險。

  我們首先從不確定性與風險的區別開始說起。當一個人不能確定將來會發生什麼時,就存在不確定性。風險即不確定性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關系到人們的福利。因此,不確定性是風險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任何一種存在風險的情況都是不確定的,但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也存在不確定性。

  例如,你要召集聚會,請了12 位朋友。你認為最好12 人中有十人能來,但這裡存在著不確定性:可能12 人全來,也可能只來八個人。然而,只有當這種不確定性大大影響了你召開聚會的計劃時才有風險。如果知道了確切的客人數後並不會改變你的行動,那就只存在不確定性,不存在風險。

  在為聚會作準備時,你必須確定要準備多少食物。如果你已經確定了十位客人會來,你會為那十個人準備足夠的食物,不多也不少。如果實際上來了12 位客人,食物就不夠了,你會因此而心中不快,因為有些客人會餓著肚子,不滿意你的招待。如果實際上來了八位客人,那食物就過多了,你也會不高興,因為你把有限的資源浪費在多餘的食物上。在這裡,不確定性產生了影響,存在風險。

  反過來設想,你已經告訴你的客人舉辦的是家常便飯式的晚餐,請每一位客人自己帶足夠食物參加。那麼,不管來的客人多於十位還是少於十位,都不會影響你準備聚會。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不確定性,而不存在風險。

  在許多有風險的情況下,可以用一種簡單而直接的方式將可能的結果分為損失或收益。例如,假定你投資於股票市場,你持有的股票價格下跌,這就是損失;價格上揚,便是收益。人們通常將損失增加而非收益上漲的可能性看作風險。

  但是也存在沒有明顯下降或上升的情況,你計劃的聚會就是一個例子。出席聚會人數的不確定,即出席聚會的人數多於或少於預計人數,都會產生風險。這樣,無論朝哪個方向偏離,都是令人不快或者代價很高的。

  各種各樣的風險總是充斥在人生中,為了躲避風險或者減少這些風險帶來的損失,就有必要對風險進行管理。通常,風險管理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風險回避:一項有意識地避免某種特定風險的決策。考慮到風險太大,人們會決定避免從事某種職業,公司會避免從事某些經營活動。但風險是不可避免的。

  預防並控制損失:是為降低損失的可能性或嚴重性而採取的行動。這種行動可以在損失發生之前、之中或之後採取。

  風險留存:指承擔風險並以自己財產來彌補損失。這種情況有時是因為過失而產生,例如某人沒有察覺到風險的存在或沒有對風險給予足夠的重視。但也有人可能是有意識地決定自己承擔風險。

  風險轉移:指將風險轉移給他人。比如將帶有風險的資產賣給別人或購買保險,就是這種風險管理的例子。實現風險轉移有3 種基本方法:套期保值、分散投資和保險。

  我們都不希望發生什麼意外事件,但人的一生常常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風險。當意外發生時,你是否能夠抵禦這些風險並安心從事自己的工作?保險轉移風險就是通過訂立保險合同,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保險人)。我們在面對風險的時候,可以向保險人交納一定的保費,將風險轉移,一旦風險發生並造成損失,就可以得到保險人在合同規定責任範圍内的經濟補償。

  通過保險來轉移風險是最常見的風險管理方法。保險可以用來管理你生活中出現的風險,應付可能的意外事件,幫你解除後顧之憂。如果事先安排,則可以將意外事件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從而達到規避風險、保障生活品質的目的,而保險規劃則可以幫助客戶採取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這樣一來,當風險來臨時,你就可以從容面對人生了。

  《青衣》中的筱燕秋,那個“人生如戲”的“嫦娥”,那個在戲校培養弟子的老師,終於有一天面臨跟弟子争“A 角”的困境。那麼,在人生的戲台上,我想讓每一個“你”演“A 角”,讓保險演“B 角”;我祈禱你能夠演繹多樣化的人生,讓保險充當“風險者”一直陪練下去,永遠不要面臨角色困境。

  在資產管理的舞台上,最好讓投資演“A 角”,去創造財富,去創造新生活;讓保險去演“B 角”,默默地保全財富;讓我們做導演,編導自己無憂而又多樣性的人生。

本文摘自《金錢與命運》


    ?在毛丹平博士看來,人生是一幅在時間之軸上展開的畫卷,生活猶如潘多拉的魔瓶,金錢與命運交錯在時間之軸上揭開謎底,風險是其中埋伏的人生黑天鵝事件,而保險是一個可以與時間同行的理財工具。那麼為什麼有人需要更高額的保險呢?
  因為資產貶值、通貨膨脹。當消費的需求越來越高,早年購買的保險產品的保額已無法滿足目前的財務需求。因為人性弱點是投資的天敵。為了減少逐利貪婪的天性對風險的忽略,需要將資產分散配置,並將足夠的資金投放到具有契約功能、保本保息並且能夠強制儲蓄、延遲消費的保險產品中。因為複雜的人際關系。保險可以幫你走出困境、讓金錢服務人性、因為它有指定受益人和指定給付方式的特點。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