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追尋正確的領導力(3)

2013-12-24 11:44:06



  在第六章“沉靜領導與道德領導”中,領導力學者小約瑟夫?巴達拉科提醒我們在英雄式的領導者之外,要註意“沉靜領導者”,那些運用謙遜、克制與執著來解決特別困難的問題的經理人。巴達拉科還提醒我們,容易的道德問題是在對與錯之間抉擇,而艱難的道德問題是在對與對之間抉擇。

  在第七章“領導力與價值觀”中,領導力學者尼廷?諾瑞亞說:“如果沒有倫理和道德,你不可能真正擁有領導力。” 諾瑞亞是有道德的領導力的倡導者,現在許多商學院都在實施的“工商管理碩士誓言”活動,其靈感就是來自諾瑞亞合著的一篇論文。以哈佛商學院院長的身份回答我的問題的諾瑞亞說:“倫理道德是我們在哈佛商學院所教的一切的根基,我們相信可以構建一個如何作出符合道德的決策的框架,而且像教財務或者戰略那樣來教給學生。”諾瑞亞談論的大概是理想。實際上,諾瑞亞在哈佛商學院的許多同事,以及在其他商學院的許多同行,私下裡對商學院的價值觀教育是很擔憂的。

  在第八章“工作中的真善美”中,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跟我探讨了經理人如何在工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問題。加德納認為,經理人要把工作做得卓越,當然需要求真,如果還能讓工作成為美的體驗,當然更好,但許多工作體驗並不一定是美的。加德納區分了兩種類型的善:鄰裡道德與角色倫理。加德納說:“所有職場人士對鄰裡道德的内容都不陌生——不要撒謊,不要欺騙,不要傷害他人,尊敬長者,等等。當然,經理人也應該身體力行這些行為,對於不遵行者給予輔導或懲罰。”然而,“如何對待倫理則更加棘手。在工作中出現的許多倫理問題沒有容易的答案”。商學院中的倫理課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因為主要是社會,自然也包括商學院這樣的小社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在教倫理。

  多姿多彩的領導力

  在本書中,透視領導力的角度比《領導力沉思錄》一書更加多樣化。除了前面已經呈現的許倬雲的歷史學的角度、成中英的哲學的角度,以及加德納的心理學和哲學的角度之外,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又展開了領導力的三個新的角度。

  在第九章“沙發上的領導者”中,歐洲領導力學者曼弗雷德?凱茨?德?弗裡斯談論了“領導力的臨床方法”。他是管理學者,也是執業的精神分析師,曾經讓許多領導者躺到了自己心理咨詢的“沙發”上。凱茨?德?弗裡斯強調領導者要理解自己的内心舞台:“内心舞台與這樣的問題相關:哪些事物激勵你?哪些事物對你很重要?你對哪些事物充滿激情?你對某些特定的事物是如何感受的?你對你是如何影響他人的懂得多少?”他還指出,領導者不能忽視領導力的陰暗面,尤其是處在一個權威位置上會引起的移情反應:“你一旦獲得領導職位,人們就開始將他們的幻想投射在你身上。不幸的是,這些投射的接受者可能會相信他們。”最終,處於權威位置的人會自以為是,脫離現實,走向失敗。因此,領導者需要有可以告訴自己真相的朋友或者教練。

  在第十章“營銷領導力”中,被譽為“營銷學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從營銷的角度區分了四種首席執行官。他贊賞第四種首席執行官,強調營銷領導力:“有時我稱做‘ME式 首席執行官’:ME代表‘營銷就是一切’(Marketing is Everything)。執掌寶潔的雷富禮發表了這一觀點,說營銷,或者至少顧客,就是一切。”科特勒還指明了營銷與戰略、創新、品牌、定位之間的關系,而且暢想了營銷的未來,點評了發生在中國的毒牛奶事件。

  在第十一章“管理幸福”中,在芝加哥大學任教的華人心理學家奚恺元介紹了他所研究的幸福學。在社會的層面,“幸福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發展經濟到底能不能提高幸福”;在企業的層面,“從小的地方講起,就是怎樣在花最少的錢的情況下提高員工的幸福感,從而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以及績效”,還有“研究商家怎樣能夠使消費者更願意買自己的產品”。領導力的主題並未在這個對話中直接出現,但是,領導者的一個主要使命,難道不就是增強員工、消費者乃至全社會的幸福感嗎?

  對話與虛擬對話

  對話是向大師學習的最古老的方式,很可能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中國的《論語》、柏拉圖的對話錄、印度的《薄伽梵歌》,這些塑造東西方文化的經典,都是對話錄的形式,不是偶然的。在本書中,與在《領導力沉思錄》一書中一樣,我與這些管理大師們一一對話,並盡可能在這些書面文本中保持原有的對話的氣氛。在生動的對話中學習,是本書的核心。

  不過在形式上,本書與《領導力沉思錄》還有兩點不同。一個是本書沒有再單獨地對每位大師的主要著作進行思想概括。這一方面是為了追求本書的獨創性,為讀者在一定的空間内提供更大的價值;另一方面是因為我相信,如果你對某位大師的思想還有進一步的興趣,你應該去讀他的原著。

  另一個不同就是本書的第十二章“領導力的難題”。這是我在大師思想指引下的一些思考,相當於?彼得?德魯克、詹姆斯?馬奇、沃倫?本尼斯等大師們的“虛擬對話”。比如,我對跨文化領導力的探讨,是對德魯克的應和、對本尼斯的質疑、對比爾?喬治的批評;我對黃光裕與陳曉之争的分析,是對馬奇的致敬;我通過“阿裡誠信危機”對馬雲的領導力的解剖,則是在吉姆?柯林斯、諾爾?蒂奇、凱茨?德?弗裡斯等大師和馬雲之間進行傳話。

  以“領導力的難題”作為本書的結束,也是告訴大家:領導力是個難題,沒有容易的答案;對領導力的追尋也是一段艱難的旅程,沒有終點。讓我們不要停下腳步,堅持走在追尋正確的領導力的道

  路上……



本文摘自《領導力沉思錄2》


   零距離聆聽大師思想:領導力沉思錄2 繼廣受歡迎的《領導力沉思錄》之後,中國著名管理學者劉瀾推出的又一本與全球管理大師的精彩對話錄。這些大師來自中國、印度、歐洲、美國等多個地區,從組織、歷史、哲學、心理分析、營銷等多個維度來看待領導力。這些深入淺出的對話引人入勝,呈現了領導力多姿多彩的多維視角,既能啟迪管理研究者和實踐者的思想,又是各級經理人提升領導力的權威的行動指南。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