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自制力:“有所不為”比大膽冒險更難得(19)

2013-12-24 11:47:29



  根據高爾夫球比賽的規則,他本可以將球擊落到落水點。這會使他再打一個切球,確保他至少打出高於標準桿一桿的成績。而他卻走了幾步,然後另一個球又落水了。再一次,他的擊球前的常規動作有所變化,揮桿後他看到他的第四次擊球也落到了水中。當高根在他站的位置再次將球擊落到水中時,我也感覺很尴尬。那一擊球,也是他的第六次擊球(包括罰桿在内)落在旗桿的後面,然後滾到離洞口只有幾英寸遠的地方。他打出了高於標準桿三桿的成績。他將再打一個高於標準桿一桿的球,最後成績為高於標準桿四桿,排名在144名選手中第133名。賈迪比他領先兩桿,74桿,而在前九洞看起來沒有希望的梅費爾,卻成為熱議的焦點,他打出低於標準桿兩桿的70桿的成績。

  “高爾夫球比賽,像其他體育項目一樣,靠的是勢頭。”林奇說,“如果你打出好幾次低於標準桿一桿的球,你獲得低於標準桿四桿的成績,那麼你是相當出色的。問題是不要等待這種結果到來。選手們都不可避免地試圖強迫自己做些什麼,這樣他們就遠離了他們既定的比賽計劃。”

  這就是高根連續三次擊球高於標準桿一桿的原因。他偏離了林奇一直強調的在重大比賽中要像常規訓練時那樣打球,像訓練時在果嶺推桿那樣,像在球場和朋友打球那樣。這也符合高根的信仰,每次只全身心打一個球,這使他能夠投入到比賽中。但是高根那天犯了一次錯後,失誤就一個接著又一個。錯失的低於標準桿的那一桿可能使他有些慌亂,但是真正讓他發揮失常的是,很明顯推桿是他的一個弱項,這也影響到他比賽中的其他方面。正像林奇說的那樣,對於弱項缺乏信心使高根瞄準目標時覺得目標更小。他不得不將球擊落到離球洞非常近的位置,使他有機會推桿。所以到他打第十三號洞時,他感覺自己不得不打出120碼遠,好讓球落到洞口1英寸遠,這樣他可以打出低於標準桿一桿的成績。這就是為什麼他不能打好球,反而將球一個又一個擊落到水中,也是他在同一位置推桿三次的原因。他覺得自己必須將球盡可能打得離球洞更近,但他也要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到。

  這種像滾雪球似的接連發生失誤的情況在高爾夫球比賽中經常出現。進入週末賽的球員如果在當月比賽的第一輪打得一團糟的話,可能會驚奇地發現自己同上週五苦苦掙紮希望晉級的專業選手有些共同點。當然,如果職業選手成功晉級,就會得到一張提供給以後4天比賽用的巨額支票。能參加這個層次的比賽,即獲得美巡賽參賽卡的選手,獲得的獎金是非常高的,足以保證你過上舒適的生活。在2008年美國職業高爾夫巡回賽中,沒有贏得任何比賽的高根還獲得了將近200萬美元的獎金,即使是參賽選手中的最後一名,即第125名,當年也能獲得662 000美元的報酬。因此在這個層面上比賽,獲勝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就像是打敗一位朋友或是打出個人最佳擊球成績對於業餘選手來說非常重要一樣。一旦任何選手開始驅使自己參加比賽,強迫自己創造什麼成績,結果可能會變得很糟。“從教練的角度來看,你要給他們競争的工具”,當高根在週五以77桿的成績錯失晉級後,林奇說,“但是球員的責任就是要從自己的失敗中學習。他們需要作出必要的調整,以做好準備在世界舞台上競技。”

  什麼樣的訓練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鑒於高根在高爾夫球員錦標賽上的表現,他相信自己贏得美國職業高爾夫巡回賽似乎是不切實際的,而且林奇的訓練方法看似也存在問題。也許林奇需要在訓練中少花些時間,在運動心理學家的咨詢中多花些時間。但林奇訓練的另外一個球員傑夫?奧格維贏得了美國高爾夫公開賽,否則人們也許會批評林奇的訓練方法。

  奧格維已經持續停留在高根曾經的排名達4年之久了。他的高爾夫球打得很好,但是在巡回賽上的名氣並不大。每當他在比賽中表現出色,都會讓球迷們感到震驚。這種情況在2006年發生了改變。奧格維剛開始參加比賽時,他的世界排名是第49位。在本賽季打了6個月後,他的排名升至第七位。這種跳躍式的升級可以說完全歸功於他在美國公開賽上的勝利——一場被菲爾?米克爾森的最後一洞慘敗的陰影籠罩下的勝利,他是當時世界排名第二的選手。米克爾森肯定是在壓力下發揮失常了,但在那天所有有機會在翼腳高爾夫球場獲勝的球員中,只有奧格維在最後一洞打出標準桿。

  在墊底組的比賽中,奧格維沒有用平常的方法打第十八號洞,他把球打得離洞口很近,然後看著它滾下果嶺,進入球道。第三次擊球時,他打出強有力的切球。他知道他需要打出什麼距離的推桿,才能使自己有機會進入季後賽。但他的頭腦裡當時並不是像普通高爾夫球員想的那樣。“在訓練中我們各種擊球都練習過很多次,”奧格維說,“我只是回顧了訓練時我是怎麼打的。我努力讓自己不在這種情況下出醜。這是美國公開賽的最後一個洞,我確實想讓球上上下下跑,想像平時訓練那樣打好這個切球。”奧格維跟我描述這個時刻是“高度緊張中有些許厭倦”。

  他必須集中註意力,給自己一個獲勝的機會,但他又不能太專註於贏得比賽。“當你在週四打出一個切球後,你會想要讓它上上下下跑。但如果你不這樣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他說。“週日的比賽結果會被白紙黑字記錄下來。”在翼腳高爾夫球場獲勝3年後,他開玩笑似的說起,那次距離只有6英尺的推桿是他勝利的保證:“承認這一點確實很不容易,我只是想結束比賽。坦白地說,我只是想擊球。我已經打過這種推桿很多次了。大腦的一部分在告訴我‘請打這個推桿,讓比賽結束吧’。”



本文摘自《臨場發揮的技術》


   關鍵時刻脫穎而出指南:臨場發揮的技術 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經歷商務談判、談薪水、面試、開會發言、作簡報、考試、比賽等讓你倍感壓力的事情。你自認為胸有成竹,可到了關鍵時刻卻漏洞百出:該講的沒講,該做的沒做,腦袋一片空白,出盡洋相。為什麼會這樣呢?心理學家沙利文認為,你缺乏在關鍵時刻獲勝的能力與心理素質。這種能力有助於你在重大的壓力之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達成目標。具體包括:專註的能力、自制的能力、應變的能力、活在當下的能力,以及危機感和渴望成功的心態。另一方面,他以曾經失敗的過來人的經驗,加上對多位知名人士的第一手訪談資料,並深入剖析微軟壟斷案、2008年金融危機等經典案例,找出了關鍵時刻發揮失常的三種内因——怨天尤人、多慮、自以為是。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