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管理的陰陽之道:與成中英對話(5)

2013-12-24 13:59:30



  劉瀾:一般說“仁”包括“忠”、“恕”這兩點。

  成中英: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般人講到這裡就完了,沒有想到怎麼從“仁”推出“義”的概念。“義”者,宜也,做合宜的事情,do things right,甚至更進一步說,do the right thing in the right time in the right way with the right purpose,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為正確的目的而做正確的事情。

  劉瀾:所以對於“仁”,你更強調的是“正確”?

  成中英:“仁”是内在的,一種同情心,一種關懷,一種情操。“義”是一個反思,對外在事物的判定。其實它也是發於内,所以還是内在的。孟子跟告子辯論,告子說你這個尊敬長上屬於外,但是他沒想到是我來決定他是不是長上。“仁”裡面已經包含了這個因素,所以孔子認為“仁”是很重要的一點。倫理並不是一種情緒,也代表對外在事物的認識,所以說格物致知。

  劉瀾:我們再說說“智”。我認為要區分智謀與智慧。智謀是你知道怎麼利用各種資源和技巧完成一件事情,但是我們還應當講智慧。

  成中英:對的。講智慧。關於智謀,我跟哈佛商學院一個教授也談到這個問題。哈佛是一個模範,一個標桿。你看他們講什麼,講企業家精神,怎麼開拓,創建。我覺得企業家精神很容易違反作為人的基本倫理、道德。我很早就跟他們提過,沒人理。我是很早就提倡把倫理學引入管理學的。

  《三國演義》裡早就有這個問題。曹操講智謀,諸葛亮實際上也是講智謀的,掌握情況,定計,就是讓你中計,就好像一個八卦陣,你中了我的計,變成我主動,你被動。於是有了三十六計,這裡面完全沒有倫理因素,而且就是要反倫理的,比如說李代桃僵啊、釜底抽薪啊。計謀就是完全以主體的要求來達到目標。

  智慧是對人生和宇宙真相的認識,但是智慧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

  劉瀾:智慧也可以為惡?這跟我想的智慧不太一樣。

  成中英:我們一般認為,有智慧的人就認識到人生的價值、宇宙的意義,自然就導向道德與倫理的善。智慧為善,因而是正常的。但是由於我們並不擁有完全的智慧,有時或有人自恃智慧誤導別人,這也是可以想象的。當然我們就說他智慧還不足,或不夠大、不夠深。

  劉瀾:你舉一個有智慧而反倫理的例子?   

  成中英:歷史上很多奸雄甚或帝王,不能說沒有智慧,比如三國的曹操、唐代的玄宗,但所作所為不一定合乎倫常。違反倫理是一種行為,說它有智慧卻是從整體的與重要的決策來說的。當然也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會做出違反倫理的事,但這卻是少之又少的。包括孔子說管仲,一方面稱贊他,另一方面說他“不知禮”。我們能說管仲沒有智慧嗎?

  劉瀾:那智慧跟智謀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

  成中英:智慧是人的心智認識外面的事物,能夠決定自己人生方向的能力、洞見。有人不一定有很多知識,也可以從經驗當中找到處世做人之道。你可以擁有智慧,但是有時還需要作出選擇,比如說是否遵守道德的需要,是否犧牲自己。智謀就是把你的智慧,包括你的知識、自我理解、對人性的理解,用在一個特定的目標的設計上。而這個設計往往是成功的設計,別人沒有這種知識就不能達到。這種設計也是一種成功,把它變成一種具體的可行的可操作的計劃。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有智而無謀,有謀而無智。所以“智”跟“謀”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慧”有個“心”在那裡,知識沉澱在我心裡面叫做“慧”。

  劉瀾:我們再說說“勇”。勇氣的重要性好像是不言而喻的。另外,我們中國人講“中庸”,你是哲學家,非常清楚亞裡士多德其實也強調“中”,他認為勇氣有兩個反面,一個是懦弱,另一個是魯莽。

  成中英:孟子也談兩種勇。一種是蠻勇,是情緒誇張、不怕一切,沒去想做的事情是不是具有正當性。在儒家來說,“勇”是一種道德勇氣,而不是匹夫之勇。雖然有時候我做不到,但是我還要去做。這種勇氣很重要。

  劉瀾:你所說的道德之勇,就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我明白了,所以“勇”是建立在“智”和“仁”之上的。有“智”有“仁”,才能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該勇敢去做。

  成中英:對了,他知道是正確的,所以去做,並不知道最後是不是有結果。智、仁、勇,有這三個能力的話就是一個很好的領導人。因為領導是面對未來,面對很多不可知的情況,他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不智不足以預知未來,不仁不足以凝聚群衆與團體,不勇不足以堅決行動。

  劉瀾:我們談到管理和領導的區別,但是既然一陰一陽謂之道,管理和領導也就是陰、陽兩面吧?

  成中英:對的,因為他要有承諾,要有頭腦,又能夠帶動群衆,提升群衆的素質。領導者既胸有成竹,又能夠通過群衆、推動他們來實現有價值的理想,然後又能夠團結大家。所以領導力就包含推廣力、凝聚力、創造力、改革力,以及自我超越、自我創造的能力。



本文摘自《領導力沉思錄2》


   零距離聆聽大師思想:領導力沉思錄2 繼廣受歡迎的《領導力沉思錄》之後,中國著名管理學者劉瀾推出的又一本與全球管理大師的精彩對話錄。這些大師來自中國、印度、歐洲、美國等多個地區,從組織、歷史、哲學、心理分析、營銷等多個維度來看待領導力。這些深入淺出的對話引人入勝,呈現了領導力多姿多彩的多維視角,既能啟迪管理研究者和實踐者的思想,又是各級經理人提升領導力的權威的行動指南。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