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德魯克與領導力:與威廉·科恩對話(2)

2013-12-24 16:44:33



  他還說過這樣的話:沒有什麼自由放任的領導力;領導者不是拉拉隊長或者與之類似的角色;每個組織都必須有人負責,而那就是領導者。因此,他想要作這樣的區分。

  劉瀾:你在《德魯克論領導力》一書中說,德魯克對管理和領導作了這樣的區分:“管理是正確地做事,領導是做正確的事。”但是你沒有註明出處。也有人說這句話是沃倫?本尼斯說的。你確定是德魯克說的嗎?

  科恩:我記得他說過這樣的話。斯蒂芬?科維說,德魯克和本尼斯都這麼說過。不過,是沃倫?本尼斯首先那麼寫的,在他1985年出版的跟伯特?納努斯合著的《領導者》一書中。據我所知,那是第一次有人在出版物中那麼寫。我想大概就是在那以後,每個人都開始這麼說了。

  劉瀾:那是第一次有人清清楚楚地那樣寫。

  科恩:我認為是德魯克第一個產生這個想法。不過,如果證明我錯了,我會糾正過來。

  劉瀾:就我所知,德魯克寫過的最近似的話是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他寫道: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做正確的事。不過他沒說:領導者做正確的事,管理者正確地做事。

  科恩:我確信兩者都得要。你需要作決策的那個人既做正確的事,又正確地做事。你想要他既有效率,又有效力。

  劉瀾:我跟領導力大師吉姆?庫澤斯談過這個話題。他引用了德魯克的話,不過我也不知道德魯克在哪兒這麼說過。他說,德魯克不想區分領導和管理,因為德魯克認為管理者和領導者是同一個人。

  科恩:我不反對。這個區分也許有用,也許沒用。它有用之處是幫助我們理解效力(而非效率)的重要性。這是領導者的重中之重。

  德魯克為什麼贊賞軍隊領導力

  劉瀾:你寫了本新書《英雄領導力》。我好奇的是德魯克對這個標題有何反應。他沒說過領導力是否是英雄式的,但是他清楚地寫過:領導力是“世俗的,不浪漫的,乏味的”。聽起來,他很可能不會贊同“英雄領導力”這樣的說法。

  科恩:“英雄領導力”不是“商場如戰場”或者類似的說法,它是把軍隊領導力的概念推廣運用到其他組織。

  劉瀾:所以說不跟領導力中的“偉人”理論相類似?

  科恩:我不認為是那樣。“偉人”理論是指非凡之人做出非凡之事。“英雄領導力”是指領導者幫助和激勵平凡之人做出非凡之事。“挑戰不可能,成就非常事。”這個區別絕非小題大做,因為“偉人”理論指某人天生如此,而“英雄領導力”是後天習得的。任何人都可能成為一個英雄式領導。之所以把它和軍隊聯系起來,是因為戰場是考驗領導力的極端環境,要求在其他情形下並非必需的領導力品質。

  彼得很欣賞軍隊中的領導力以及軍隊的組織結構。我在當學生時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也許我本該認識到的,但是我當時沒有多想,而他在課堂上也沒有對此多說。直到後來的歲月中,我跟他多次交談,才發現他在戰略和美國内戰方面知識非常豐富。他還告訴我,“一戰”中德軍的最高指揮官通常來自貴族,但是二把手卻是個能幹的平民。他還說德國軍隊的理念是從美國内戰中學到的。他舉了鐵路的例子,可以用鐵路快速動員軍隊。德國的整個動員體系都是建立在來自美國内戰的理念之上。那時我才開始深讀他寫過或者講過的相關内容。

  很久以後,弗朗西斯?赫塞爾本改編了軍方的《陸軍領導力手冊》,寫了一本書《品格,知識,行為》。她的合著者是埃瑞克?申塞基將軍,前陸軍總參謀長,現在是老兵事務部長。彼得為這本書寫了這樣的推薦語:“軍隊訓練和培養的領導者比其他所有機構加起來都要多,而且傷亡率要小得多。”他的這段話道理深刻,語言機智,典型的德魯克

  風格。

  我終於認識到他對軍隊的領導力模式有多麼偏愛。一個例子是軍隊提拔人的方式不是基於個別人的喜好,而是建立一個正規的按實實在在的業績晉升的系統,把辦公室政治、任人唯親等因素減少到最低。另一個例子是他多年來一直在談的,就是首席執行官和基層員工之間的薪酬比。他說在美國之外大概是20∶1,在美國當時是200∶1,而且還在上升。他說這是個悲劇,有一天我們終將付出代價——後來出的事正是如此,現在美國的金融問題也與之相關。



本文摘自《領導力沉思錄2》


   零距離聆聽大師思想:領導力沉思錄2 繼廣受歡迎的《領導力沉思錄》之後,中國著名管理學者劉瀾推出的又一本與全球管理大師的精彩對話錄。這些大師來自中國、印度、歐洲、美國等多個地區,從組織、歷史、哲學、心理分析、營銷等多個維度來看待領導力。這些深入淺出的對話引人入勝,呈現了領導力多姿多彩的多維視角,既能啟迪管理研究者和實踐者的思想,又是各級經理人提升領導力的權威的行動指南。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