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戴手铐的總統米洛舍維奇(5)

2013-12-24 19:40:44



  3月17日,前南國際刑庭公佈了針對米氏屍體檢查所做的初步毒物學化驗報告,報告稱,死者的血液裡沒有毒藥或者非醫生處方藥的迹象。

  3月18日,米氏數以萬計的支持者聚集在貝爾格萊德市中心,向其遺體告別。米氏被安葬在波紮雷瓦茨他自己家的後院裡,其遺孀以及兒子擔心對他們的通緝令,沒有回國參加葬禮。

  一場大幕終於被拉合上,一世豪雄終於走進歷史,。

  斯人已逝,但蓋棺未定論。

  在前南地區,許多人認為他是民族英雄,也有許多人認為他是"屠夫",還有人認為他是分裂南斯拉夫的歷史罪人。

  在中國民間,一些人會用"老米"這個呢稱來稱呼他,因為他們認為米氏能夠堅決頂住北約的壓力,是民族英雄,甚至由此生出一種與米氏同仇敵忾的感覺,尤其是在1999年發生了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被北約軍機轟炸的"五·八事件"以後。記得那時我還在上外讀書,有一位外國學者在"五·八事件"之前到校園與學生對話,簡直是"雞同鴨講",雙方的觀點是絕然對立,更不用談"五·八事件"之後了。

  可是,在歐洲,許多人一提起米氏馬上就聯想到大屠殺,聯想到上世紀90年代流傳到西方的一張張令人頭皮發麻的集中營和"百人坑"照片。

  歐洲的政治家和學者在研究:米氏本人對南斯拉夫最終解體要負多大的歷史責任?歐洲能從中汲取哪些教訓以避免人道主義危機重演?歐洲該如何讓前南斯拉夫所在的巴爾幹地區融入歐洲……

  斯人已逝,米氏案的審理也就戛然而止,留下諸多謎團待後人破解了。

  多年來,前南國際刑庭總是每週給我發郵件,告知刑庭的工作安排和新聞發佈活動。不過,在米氏去世後的某一天,我默默地把前南國際刑庭的郵箱拉入垃圾郵件的位置--再也不用理它了。



本文摘自《歐洲真相》


   資深新華社記者歐洲觀察:歐洲真相 駐歐六年的資深新華社記者,闡述他眼中的歐盟、北約、申根、歐元、福利、移民、伊核、卡紮菲、巴羅佐、默克爾、米洛舍維奇、馬英九、達賴等。書中記錄了卡紮菲默克爾等新聞人物的交往;也記錄了親身經歷了當時諸多的重大事件;在冷觀歐洲篇中,寫出了作者對歐洲的觀察與思考。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