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歐盟對華軍售解禁為何“難產”(6)

2013-12-24 22:21:18



  為了澄清日方疑慮,索拉納專門赴日本做解釋工作。出發前,索拉納專門把駐佈魯塞爾的日本記者們找來,說明歐盟的想法。當時,一位和我相熟的NHK記者喊我去他辦公室,將索拉納赴日"說貼"--主要是最新版《歐盟出口武器行為準則》的摘要,複印一份給我。其實,這個材料的核心意思就是:解禁只是一個政治信號而已,不會帶來實質上對華軍售質量和數量上的增加。

  台灣當局時任"外交部長"陳唐山投書《金融時報》,為反對解禁造勢。此後,台灣當局還向歐盟發出一份正式的"立場文件",以"人權"和"地區穩定安全"為由表示反對。2005年上半年,台灣當局甚至出錢在佈魯塞爾頗有影響力的《歐洲之聲》週報上做整版廣告,反對解禁。

  歐洲議會也出來攪局。2005年4月14日,歐洲議會以431票贊成、85票反對、31票棄權的結果,表決通過一項要求歐盟"不要取消禁運"決議。盡管歐洲議會對歐盟的決定沒有絕對法律約束力,但其在政界、媒體和公衆中的影響力不容小觑。

  在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歐盟在2005年6月這個"自我設定"的時間點上沒有邁出突破性的一步。"我們對歐盟首腦會議未能履行承諾解除對華軍售禁令感到遺憾。"中國外交部當時這樣表態。

  8月31日,我到歐盟"外長"索拉納辦公室進行專訪,索拉納對著鏡頭依然說:"解除對華軍售禁令依然是歐盟的目標"。但此時,索拉納和我都有默契:話雖可以這麼說,但解禁的最佳機會已過,大幕已經收起,只能靜待下次機會。

  掐指算來,不合時宜的歐盟對華軍售禁令已經二十餘年,我這個當年的懵懂少年也步入了中年。如今,中歐經貿合作一浪高過一浪,但軍售禁令問題卻從"何時"問題倒退到"會不會"問題,如此反差令人唏噓。

  ■背景鍊接

  《歐盟武器出口行為規範》不規範

  按照歐盟自己的計劃,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後,將以加強和修訂後的《歐盟武器出口行為規範》予以替代。這個規範並非具體針對對華軍售,而是針對所有歐盟成員國對外武器出口。

  目前的《歐盟武器出口行為規範》於1998年6月8日正式生效,該規範要求歐盟成員國在給武器出口發執照時要考慮8個標準:尊重國際承諾;武器出口目的地國要尊重人權;武器出口目的地國的國内形勢;保持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對歐盟其他成員國以及盟友、友好國家的國家安全的影響;武器出口目的地國與國際社會的關系,特別是對恐怖主義的態度、結盟情況和是否尊重國際法;出口武器設備有沒有被改變用途或被轉口給第三國;武器出口是否對武器出口目的地國的可持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本文摘自《歐洲真相》


   資深新華社記者歐洲觀察:歐洲真相 駐歐六年的資深新華社記者,闡述他眼中的歐盟、北約、申根、歐元、福利、移民、伊核、卡紮菲、巴羅佐、默克爾、米洛舍維奇、馬英九、達賴等。書中記錄了卡紮菲默克爾等新聞人物的交往;也記錄了親身經歷了當時諸多的重大事件;在冷觀歐洲篇中,寫出了作者對歐洲的觀察與思考。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