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股神的財富主張(4)

2013-12-25 00:22:00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巴菲特這是在癡人說夢,就像還沒有中福利彩票便已經開始規劃要怎麼花500萬了。可是如果追問一下我們自己,即使是癡人說夢,我們說過這樣的夢嗎?如果我們沒有做好當富翁的準備,我們又怎麼可能富起來呢?巴菲特曾經說過:“準備是最重要的,諾亞不是下雨之後才開始造方舟的。”

  設想一下: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們被幸運之神捉住,一夜間陡然暴富,若不做妥善安排,“靠山吃山”,能夠維持幾年的富裕生活?

  榮升百萬富翁之列的巴菲特早已經意識到財富是來自社會的,他個人創造再多的財富也只能消耗其中的一小部分,剩下的財富應該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巴菲特尚未找到,雖然他已經開始向一些慈善機構進行捐款,但他尚不認為這是最好的方式。

  而立之年的巴菲特走到了人生的小高峰,他的認識也成熟了很多。他對財富的“杞人憂天”讓我們知道:不管處於什麼環境中,做好致富的準備並不一定會成為富翁,但如果不做就一定不能成為富翁。

  巴菲特是個理財高手,在他的眼中每一分錢都是財富的來源,而浪費每一分錢則都可能是浪費數百萬美元。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時間這一魔鬼在搗鬼。當然,我們也可以將這個魔鬼馴化,為己所用。那就是“省今天的錢,辦明天的事”。巴菲特最後的成功正是因為他把幾乎所有的錢都用來投資,他的財富雪球是從最初的一粒小雪花滾出來的。正是由於這種吝啬,才有了大財神巴菲特。

  五、錢必須回到社會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白話文:金玉堆滿屋子,是守不住的。那些過度積斂財富的人,必定會遭致慘重的損失。

  在對待財富的觀點上,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對他的影響十分之大。格雷厄姆認為“任何在自己名下有多於100萬美元財產的人都是十足的傻瓜”,他自己也把大部分的財富花在慈善事業上。在巴菲特走向巨富的路上,巴菲特漸漸看淡了金錢對自己的作用。他甚至把金錢當成負累,因為他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財產。巴菲特認為:財富來自於社會,早晚它還應當回報社會。他告誡子女不要期望在他身後獲得巨額遺贈,因為他不想讓他們坐享其成,更不想讓他們毀於財富。人世間毀於上一代留下的財富者,不計其數。巴菲特深有感觸,不忍重蹈覆轍,贻害子女。

  2006年,巴菲特將自己的大部分財產都捐贈給慈善事業。一年之内他總計捐款435億美元,其中最大的一部分是給好友比爾?蓋茨的慈善基金會,他捐贈了高達370億美元的股份。大家驚呼巴菲特從“鐵公雞”到“大善人”的轉變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次巨額捐款中巴菲特的過人之處。

  巴菲特年輕時便宣揚富人不能為富不仁,而應該具有社會責任感。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反對取消遺產稅,他認為這是對富人的縱容。但是當時的他卻並沒有將自己的財富拿出來做慈善事業。因為在他的觀點裡,如果一個人錢生錢的能力十分強的話,與其要求他第一年拿100萬做善事,還不如過幾年讓他交出200萬,甚至2000萬。他自己是一個投資高手,所以他也有理由將這筆善款捂這麼久了。

  而且,在他捐出財富做善事的時候,他並沒有交出現金,而是用自己在 公司的股票來捐贈。這樣的話,既不影響公司的運作,也可以為這筆善款再生些錢。而且在處理股票轉移的時候,他巧妙地避免了“出讓大部分股票而減少對公司的控制”這種情況的發生。

  很多人都懷有善良的心願,卻往往不能如意。或者是好心無法得到好報,或者是為了好心而背上了經濟包袱。同樣的出發點,巴菲特卻走到了另一個終點:他獲得了大慈善家的美譽;他要求基金會允許自己的子女在裡面供職,間接地安排好了子女後半生的生活;他的善款分期地註入到基金會中,他還可以繼續當他的大富翁……

  雖然巴菲特有心於慈善事業,但他對於已有的慈善機構卻頗不認同。他認為很多慈善機構只是將錢發到需要者的手中,並沒有將手中富餘的善款好好利用。而在巴菲特眼中,這些錢可都是賺錢的工具。他知道“這些錢必須回到社會中去”,因此他總覺得自己投給慈善機構的錢並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感到十分不值。



 

本文摘自《巴菲特之非常道》


  巴菲特的中國式智慧:巴菲特之非常道 本書從巴菲特的身世、生平出發,以巴菲特的創業歷程、事業發展為線索,以巴菲特的投資經歷為主要素材,結合巴菲特的家庭生活和對財富使用的態度,提煉出這位世界頂級投資大師的人生哲學、投資觀念和財富觀。本書旗幟鮮明地倡導價值投資理念,詳盡地講述了巴菲特投資實踐的過程,向讀者滲透理性投資的觀念。書中引用了一些名人逸事,諷刺了股市黑嘴、並深刻揭示市場預測的不可靠性;通過巴菲特的語言對華爾街的本質有了一個更高的認識,對經濟發展中的現象有了更明白的了解。因為我們認為,老子的智慧可遍及全球。所以書中以巴菲特故事為經,以《道德經》原文為緯,用老子的智慧提煉巴菲特投資理念和處世哲學,也是以巴菲特故事來诠釋《道德經》。使讀者可以加深兩個方面的理解。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