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中國和倫敦金融城的淵源(6)

2014-01-05 16:48:00

  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許多因素都能在上海找到。如,首先,倫敦十分國際化,在這裡有來自世界各國的金融人才,如經紀人、律師等,從事交易活動,香港也是如此,上海現在也越來越國際化了。其次,同倫敦一樣,上海也駐紮了一批在金融領域的頂尖人才,這有利於他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第三,集中的金融區域(浦東陸家嘴)。打個比喻,如果某人想和一個銀行家談話,就只需要到浦東,敲開他辦公室的大門,就可以和他見面會談了。其他還有如多國語言匯集、健全的交通、股票市場等。

  在許多歐美人的眼中,上海並沒有什麼劣勢。它的交通方便快捷,無論是以前的虹橋機場,還是現在的浦東機場都離市中心不遠。上海的酒店、餐飲及相關行業的服務質量也很高。這對於國際商務客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上海的黃浦江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當歐美人在外灘散步時,覺得浦東對岸的建築景致迷人。和香港一樣,上海現在的城市交通也很發達,新建的地鐵系統更是加快了整個城市的節奏。

  目前,中國已經明確了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實行“雙組長部市合作機制”。組長分別由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上海市市長韓正雙擔任。2005年年末,浦東有許多的具體措施出台:

  ●    2005年8月10日,央行第二總部在浦東挂牌;

  ●    2005年9月17日,浦東新區政府與中國建設銀行簽署銀政戰略合作協議,中國建設銀行貸款100億元給浦東;

  ●    2005年10月22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宣佈了在浦東試行跨國公司外匯資金管理改革試點的“九項措施”;

  ●    2005年11月5日,浦東新區政府和國家開發銀行簽署銀政戰略合作協議,國家開發銀行投向浦東300億元巨額貸款,並以浦東為平台展開金融創新。

  ●    2005年11月7日,海關總署新的便捷通關措施在浦東率先試行。

  ●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一期正式開港。

  ●    2005年12月20日,上海國利貨幣經紀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幾個月前,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了這個浦東金融界呼喚已久的專業從事貨幣經紀業務的公司。該公司由上海國際集團旗下的上海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和英國德利萬邦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

  倫敦金融城第678任市長——白樂威先生,於“中國經濟發展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研讨會上的演講

  白樂威先生,倫敦金融城第678任市長,剛剛結束了他任期内的第一次訪華,回到倫敦。2006年3月15日,在“倫敦金融城女子學校”(City of London School for Girls) 舉辦的“中國經濟發展對全球經濟的影響”(China: Its Impact of Global Economy)研讨會上的演講中,白樂威市長提到,中國的經濟發展令人矚目,同時,中國與倫敦和倫敦金融城的金融服務業和貿易往來也日益頻繁,為此,倫敦金融城繼在北京、上海設立代表後,計劃在深圳設立代表,進一步加強兩地的溝通和聯系,以便拓展與中國經濟發達地區及其週邊地區在金融等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白樂威市長強調,中國經濟一直保持高速發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在國際經濟舞台上的地位也日益顯著。2006年2月底3月初的中國之行是白樂威市長的第103次訪問中國,他對香港、深圳、成都、重慶等4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和卓越成就表示欽佩,並將率領倫敦金融城暨英國經貿代表團於2006年9月到沈陽、天津、大連、北京和上海進行訪問。

  同時,白樂威市長還鼓勵與會學生學習中文。他說,盡管很難學,但是,掌握世界上變化發展最快的國家的語言很有用。

  當天,參加研讨會的還有中國駐英大使館官員徐飛洪、倫敦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週守晉副教授、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琳達R26;嶽(Linda Yueh)博士也到會。

  最後,來自倫敦金融城女子學校、倫敦聖保羅女子學校(St. Paul Girls School)、倫敦金融城男子學校(City of London School for Boys)、聖保羅學校(St. Paul School)的學生就人民幣匯率、中國經濟發展對環境和社會影響等問題進行了分組讨論。

  其實,在2006年3月白樂威市長訪問深圳時,白樂威市長已經同深圳市市長許宗衡表示,倫敦和深圳兩地在金融服務業等各領域都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配合2004年雙方簽署的《深圳市與倫敦金融城金融合作諒解備忘錄》,可以進行下一步兩地有效的合作。而3月6日,“倫敦金融城深圳項目籌備小組”的揭牌意味著深圳市政府與倫敦金融城的金融合作進入了落實階段。

本文摘自《倫敦金融城》


   現代世界經濟中,金融的地位極為重要。金融業是否發達是區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顯著標志。金融業的不斷發展能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從以制造業為主的工業時代邁向以服務業為主的後工業時代創造必要條件。倫敦金融城被世界金融界巨頭奉為“全球的力量中心”。了解倫敦金融城的運作與特色對於我國從粗放型商品經濟轉變為以金融等服務業為重要支柱的集約型現代化經濟將會大有裨益。希望讀者通過本書吸取倫敦金融城的發展經驗,為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